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19-10-16 08:49刘晓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安徽流域

刘晓莉

(亳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体育不仅促进体质健康,更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价值.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发展形势,以“八以”方略,主攻六大产业链,破解五大发展瓶颈,扎实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博览会的召开,为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平台.笔者以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实践基础为起点,以核心发展为目标引领,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面临困境,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提出具体改进策略,希望为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协同学是社会不断发展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系统内部相似性协同发展及序列转变的规律[1].其主要内容涵盖了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即协同效应、系统自组织过程(伺服原理)和具有内在性与自生性特点的自组织原理三部分核心内容.由于协同学的普适性特征,为解决新时代体育产业管理领域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和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逐渐趋向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势头,势必要求各区域间互存共生,协同发展.

涡河流域横跨安徽、河南两省,流经开封、周口、商丘、亳州和蚌埠五市,在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全长423 km的距离、丰富的体育产业项目和便捷的交通网,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区域间蚌埠市依托工业城市和便利的交通系统,重点打造了特步(安徽)有限公司(蚌埠)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竞赛旅游业协同发展模式;开封和亳州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构建了以体育旅游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五市间不同的产业发展特色,共同构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而在如何实现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7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时,安徽、河南两省五市可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背景下,以涡河流域为依托平台,充分发展体育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克难攻坚、共同发展的外在压力又为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预期的共建互赢优势.

2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

2.1 满足体育需求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正处于大规模有效需求期,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徽、河南两省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动并把涡河流域体育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幸福产业.一方面,健身已成为体育产业中人们最广泛的需求.2017年我国体育人口约5.5亿,规模庞大,但俱乐部会员渗透率仅占0.4%[2],呈现出有效需求低的现象.该现象将随着群众对健康需要的不断增加而得到较快改变.而纳入中考和高考范围的如游泳、羽毛球等项目的专业培训需求不断升温,成为当下体育产业培训市场的主流.另一方面,大众对职业体育的观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艾媒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网民在赛事观看方面有较大的需求,观看电视、网络和现场观看的比例分别为60%、48.3%和46.7%.亳州武林风、篮球三国邀请赛等比赛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一票难求,观赏性比赛市场需求较大;而参与性项目如亳州国际马拉松、健身气功交流赛等参赛队伍庞大,年龄层次不等,呈现出持续升温状态.因此,体育需求的不断膨胀,不仅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2.2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涡河是河南、安徽两省间重要的水运要道,体育产业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背景下,承载着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功能和引领作用.涡河流域各级政府在面向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时,要充分发挥其独特区域优势和显著的区域文化特色,借助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平台,以涡河为区域发展核心主体,挖掘沿河体育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资源集聚,进一步扩展区域体育消费,塑造区域特色产业,打造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品牌,逐渐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满足群众体育健身、健康需求.

2.3 构建创新发展示范和引领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当前迫切需要发展的是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高端体育服务业[3].涡河流域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发挥其区域优势,主动应对外界的各项困难.通过升级传统体育产业链,建设体育用品和器材设备中心,实现区域合作枢纽作用;充分挖掘区域内优势体育产业,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协同互补型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区;借助开封体育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优势,以“体育+”和“+体育”模式,推进科技、互联网、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体育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体育产业园,实现产业、技术、模式和制度的创新,促使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实现示范和引领.

3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3.1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和《关于加快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的下发,安徽省提出在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1 000亿元,2025年实现2 000亿元的发展目标,河南省分别提出了1 500亿元和3 000亿元的目标要求,两省分别为实现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第12和第9名的目标而努力.

表1 全国近三年及河南、安徽两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体育局、统计局;省体育局和统计局)

从表1获悉: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总产出和增加值处在稳步增长状态.从体育产业内部分析,体育用品制造、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4].体育用品及产品制造在产业发展中占比最高,近三年分别占总产出的六成以上,其中,河南、安徽两省分别占58.7%和67.1%.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河南省2017年增速最快,超出国家标准,高达65%,表现出体育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在体育服务业中,作为支柱产业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发展较为快速,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深层次反映出观赏性体育产业和参与性体育产业参与人数的持续增加.

河南体育产业发展优于安徽,2017年总产出与增长值比2016年分别增长了11.96%和13.43%[5].其中,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的产出最大,约占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的60%,体育用品及产品销售约占10%,体育培训与教育以70.10亿元位居第三位,而在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产业方面的产出比例则较小.通过数据分析及专家访谈获悉,安徽、河南两省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小、品牌少、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3.2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契机

安徽、河南两省因涡河而实现协同发展,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则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简称淮河经济带)的发展而快速发展.淮河经济带涉及涡河流域的安徽、河南两省,包含安徽省内的蚌埠、亳州两市,河南省的周口和商丘四市,及开封市部分地区.2018年,《国务院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为安徽、河南两省涡河流域区域体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协同发展的平台.

4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困境

4.1 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核心竞争力基础薄弱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南、安徽两省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和占GDP的比重不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9.32%,2017年,GDP占比首次突破1%,与发达国家2%~3%之间的差距明显[6].河南省2017年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比2016年分别增加了11.96%和13.43%,在GDP占比方面,仅为0.79%,低于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总占比.2005-2014年间安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变化不大,徘徊在0.55%~1%左右,远低于发达地区[7].纵观长三角地区,2015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占同期GDP比重为1.4%;江苏为1.17%;福建4.1%,居全国首位.通过上述对比,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匹配现象;同时也表明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核心体育产业塑造尚未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亟待加强.因此,在体育产业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如何提高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是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4.2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不明确

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均衡将给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制造障碍[8].从安徽、河南两省2018年生产总值比较分析,在年生产总值方面,河南约是安徽的近1.62倍,差异明显.在五市间,周口市以2 687.22亿元的生产总值居首位;亳州以10.1%的年增长率领跑其他城市,但整体状况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从数据获悉,两省五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将导致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定将再次加剧其发展差距.目前涡河流域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不明朗,存在各市自我发展、独自打造城市特色名片的现象.区域间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效应不明显,需要各级相关部门进行目标达成下的顶层设计;两省五市间体育产业发展系统自组织过程缓慢及各体育产业间具有内在性与自生性特点的自组织原理的合理运用等,都需要协同学的普适性特征来解决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表2 2018年安徽、河南两省五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百分比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五市政府工作报告)

4.3 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务实合作力度有待深化

随着国务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河南、安徽两省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体育产业的合作力度看,尚处于起始状态,相应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没有落实,而务实合作的具体方案和保障措施有待于继续深化.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对比发现,河南省的发展程度优于安徽,而五市之间差距将直接导致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着合作意识不强,组织松散,务实项目合作执行效果不佳,实际协同发展成效不理想等现象.因此,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不健全、合作深度不足,规模效应差的现实,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以改进和完善.

4.4 体育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特色不明确

对比安徽、河南两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现,两者在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培育方面基本相同,均把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旅游休闲业和体育产品制造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在体育产业结构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由于区域壁垒和经济发展与产业水平之间的实际差距,两省五市根据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虽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均未以涡河流域为出发点,形成区域内体育产业项目共享、产业优势互补以及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塑造等.而这种体育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恶性竞争,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产业升级.同时,区域体育产业特色的不明确,对体育产业的宣传、发展和品牌效应的发挥有不良影响.因此,安徽、河南两省五市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塑造产业特色,发挥品牌效应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5 具体措施及建议

5.1 构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保障深层次拓展

体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各级政府提高经济增收的重要抓手.为此,面对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困境,安徽、河南两省五市各级政府应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契机,以沿河区域独特的文化、历史、资源储备、市场需求等为依托,建立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成立领导小组,进行体育产业顶层设计,完善相应的监管、奖励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分工,践行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并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为有效促进涡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增收保驾护航.

5.2 完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研究表明,体育产业区域间的整体发展水平差异性决定了其发展模式[9].涡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一方面可实现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向发达地区集聚,便于区域核心体育产业发展及其产业链形成.另一方面,完善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可减少区域体育产业内部竞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体育产业经济价值最大化.而区域间的发展模式有平行型和垂直型两种,前者主要适用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而后者则适用于差异较大的区域.通过分析获悉,五市间,周口市、亳州市与其他三市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中应以垂直型发展模式为主,通过周口市领先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带动其他城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开封、蚌埠和商丘三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应以平行型发展模式为主,根据各市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实施区域协同健康发展.综上,这种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直接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同时为涡河流域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现实基础.

5.3 发展特色体育产业,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带动下,全国上下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结构的雷同,阻碍了区域体育协同发展的具体实现.安徽、河南两省五市应加快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充分挖掘本土体育产业项目,构建体育产业基地,分析产业特点,打造区域优势项目、特色产业,由点及面,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发展体育产业链,打造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文化旅游城市亳州依托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配套的旅游景点实现了“康体+养生”的发展模式,如依托华佗五禽戏展演、交流体验与参观华佗庙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拓展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传统健身气功交流赛、最具民族体育特色的国际马拉松赛事,满足了群众参加体育健身和观赏体育比赛的需求;而养生体育特色小镇的建立,更是最大程度深化了亳州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拓展普惠性、全民参与的体育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好、实施好区域协同发展体育产业特色,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以及核心产业的品牌效应,为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的特色发展做出实际效益.

5.4 构建产业联动机制,激发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是缺少政府层面上的联动机制,其次是处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家联动效益不足.前者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发展失衡、发展战略缺乏全局性、产业政策扶持与引导不力以及缺乏创新的有效机制等.而后者主要体现在处于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联动思想和联动实践,没有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目前,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为此,安徽、河南两省五市高层应在该方面加强政策层面的联动考量,以政策为引领,从涡河流域整体出发,进行产业政策扶持与正确引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相关管理制度,为体育产业集群构建和产业全局性发展提供政策引领.同时,还应加强体育产业间的联动,把区域体育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企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创新发展.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各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根基和水平各不相同.随着区域GDP的持续提升,体育有效需求持续,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区域间体育产业联动机制的建立等,共同为我国体育产业及涡河流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安徽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