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荣耀 续写博爱新篇

2019-10-16 17:04兰军邓丽云林思婷
荣誉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博爱大湾年轻人

兰军 邓丽云 林思婷

吴锦青先生

是博爱医院百周年主席,他视这为一份幸运,更知肩负的责任。百周年,在他看来,这是历史的传承,传承博爱为社会服务的传统;这也是新的开端,作出新的尝试和改变,走出香港,让博爱的服务辐射更广,惠及更多人。他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他将个人事业的成功归於社会的成全,並竭诚回馈社会。在年轻人教育方面,他认为应肩负起培养接班人的责任,並呼籲社会多给予年轻人成长以关注和引导,因为他们是香港进步和未来发展的依靠。

拓宽服务圈 相约百周年

伴随着2019新年的钟声敲响,香港最负盛名的慈善机构之一——博爱医院迎来了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节点。

一百年前,当时元朗为乡村市集,缺乏医院设立,居民求医无门,故当地热心人士发起筹建了博爱医院,最初一直扮演着元朗地区医院的重要角色;一百年後,秉持着“博施济众,慈善仁爱”的宗旨,博爱医院致力开拓中西医疗、教育及社会服务,现设有84个服务单位,遍佈港九、新界及离岛各区,而今每年受惠人次达百万。

一个世纪的时光,博爱医院伴随着这座城市走过风风雨雨,不断为香港市民送去关怀和温暖。服务百年,博爱医院赢得了社会的肯定,也成为了香港的一张慈善名片。

作为博爱医院百周年的主席,吴锦青先生的喜悦之情自不必说,他直言很幸运拥有这份荣光,内心更明白肩负的责任。谈到“百周年”,他认为,其一在於传承,传承博爱医院一贯的努力及为市民服务的热情;其二也是一个开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例如走出香港。

吴锦青先生介绍说,目前“走出香港”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实践中,2018年年末就迈出了第一步。12月20日,2018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粤港澳三地代表共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並举行签约仪式,共有4个项目现场签约。《中医戒煙科研计划》为其中之一,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指导下,参照香港博爱医院中医戒煙项目的模式和治疗方案,在大湾区开展中医戒煙科研项目。

这也标誌着博爱医院开始进入大湾区,进入内地,其服务将辐射更广,惠及更多人。“未来,我们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医针灸戒煙两个中心。目前已收到花都市邀请並签订了备忘录,拟为其建的老人院和中医院提供管理服务。”关於走出去,吴锦青先生认为,这既是配合香港市民的需要,也是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大湾区的建设,吸引了很多香港市民到内地工作和生活。”

在百周年之际,博爱医院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吴锦青先生迫不及待地分享说:“例如将举办香港首个大型电竞慈善赛事——博爱100周年香港电竞盃,这是新的尝试,旨在关注年轻人身心发展;四月份将发行博爱医院百周年纪念邮票;此外还有‘博爱·老夫子香港慈善跑、百周年慈善演唱会,以及屯门蓝地安老院舍项目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百周年庆典,这还得到了中央及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将派代表出席,届时特首亦会莅临支持……”

一百年,博愛医院从元朗到新界,再到全香港,做出了许多贡献;跨越一百後,将到大湾区,甚至全中国,吴锦青先生相信,服务还会陆续增加,机构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带着美好的期盼和祝愿,他会把手上的接力棒传好。

香港的未来需要年轻人应给予他们肯定与理解

社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服务是博爱医院多元化服务中的一个大项。自1979年起,董事局及历届总理联谊会便开始创办教育服务,至今拥有中学及小学共8所。

博爱医院一直很重视教育,而在与年轻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吴锦青先生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年轻人的教育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香港年轻人也和香港一起在成长,慢慢地有了一些改变。例如香港回归後实行‘一国两制,取得了稳定和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接受‘一国两制理念,並且成长得非常健康。以博爱医院的学生为例,他们基本上都爱国爱港,愿意为国家和香港做贡献,並且已经有一部分选择回内地读大学。”吴锦青先生呼籲政府、慈善机构及社会各界在关注年轻人成长方面多做一点。

在吴锦青先生看来,需要培养年轻人的国家观念,也要给予他们理解和肯定。他说:“就好比这几十年国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也发展迅速,皆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我们理应对年轻人的成长给予肯定。”他强调,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对社会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件好事,表示他们开始懂得思考,或许有些看法是反向的,这都是很正常的。

“此外,他们也需要社会引导他们成长,比如社会精英、领袖人物为他们树立榜样,引导他们确立爱国爱港思想。”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和活力,吴锦青先生也提到,香港的发展和进步还是要靠年轻人,而他这一辈正肩负着培养接班人的责任。

“香港年轻人更具国际思维,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要先理解和肯定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做法,然後再对他们加以引导。”培养年轻人,从肯定和理解他们开始,吴锦青先生对香港年轻人充满期望,也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四十年推广中国文化仍需努力

2018年刚度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关於改革开放,吴锦青先生可以说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事业上,他曾一直从事贸易,做钟表批发,後来也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如今其事业还延伸到了医疗保健等领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开疆扩土的同时,他也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当中的发展是惊人的,世界瞩目。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陆续建立和发展,其中离不开香港模式、香港经验的影响。最终,中国摸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吴锦青先生感慨到,並为祖国的成就而自豪。

如今,开放的大门将继续打开,並会越打越开,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对比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吴锦青先生认为,文化的影响力则稍显滞後,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还要多加努力:“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不只是产品上的‘made in China,也希望是从意识形态上的。”

吴锦青先生在内地接受教育,二十多岁来到香港打拼,凭借着不懈的拼搏精神取得了今日之成绩。他热爱祖国,也热爱香港,並报以一颗感恩的心,他说:“我能在事业上有一点成绩,有赖於整个社会的配合。”为此,为了回馈社会,他投入了大量心力在服务上,真诚地为香港、为国家出一份力。

站在百周年的节点上,吴锦青先生明白,所要做的无非就是八个字“承传过去,展望未来”,但真正要做好卻是任重道远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脚踏实地是他的选择,他相信,只要去奋斗了,将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猜你喜欢
博爱大湾年轻人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