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林 青年彦才重担当

2019-10-16 17:03梁正陈思琦
华人经济 2019年16期
关键词:林先生钟表华人

梁正 陈思琦

人物简介

沈慧林先生,万希泉钟表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全国工商联青委会港澳委员、青海省政协港澳委员、香港青年工业家执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政协青年联会常务副主席,获得2011年香港品牌发展局颁发“香港新星品牌”、2012年汇丰青年创业大奖金奖、2015年青年工业家奖、2016年全球华人傑出青年奖、FITMI“新一代”成就大奖、香港商业奖“青年企业家”奖、2019年香港名牌等殊荣。毕业於美国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康乃尔大学,获得了应用经济及管理硕士学位,曾在投资银行工作,後利用自家手表厂製造香港唯一陀飞轮品牌“万希泉”,至今产品销往全球二十多个国家。

而立以上,不惑以下,是人生中颇为关键的时期。於外界,他们逐渐接过上一代的重任,成为社会的栋樑;於自身,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胜任一定难度的工作,並且以更成熟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更理智的思维分析问题。稳重而不乏活力,激情与理性兼备的状态,让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彰显出特有的魅力。

如今,“80後”正值此期间,他们上承“70後”的踏实,下启“90後”之创意,並擅於从自己成长的时代发掘机遇,湧现出了一批成就不俗者。就如香港本土钟表品牌“万希泉”的创始人沈慧林先生,他在业界开辟天地、展露风采,传奇经历被许多人耳闻,因此经历、成就已无需赘述。然而事业之外,沈慧林先生对社会的关注、心繫公益的热情更令人敬佩。在他的身上,展现出“80後”企业家的职责与担当,反映出这个群体独特的境界与魄力。

只剩名利的人生是單调的人生需要多样的色彩

华人经济:沈先生,您好!很高兴能採访到您这位青年俊彦。大众可能比较了解您创办“万希泉”的故事,其实在社会服务方面,您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採访,让读者们更多地了解您这位“80後”企业家的风采。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加入的社团主要有哪些?

沈慧林先生:现在我的社会工作以服务浙江、青海与福建方面的同乡会为主,因为我父亲是在杭州出生的,在他的引导下,我很早就加入了杭州旅港同乡会,现在又担任了浙江同乡会青委副会长等职务,还参与创立了杭州香港青年会,至今已经运行六七年,发展向好。我也为促进了浙港两地的联谊而自豪。

我祖籍福建,所以也参加福建社团联会並担任了两届常任委员。我在社团中认识了很多前辈、朋友,接触到了不同的圈子,很感激他们的抬举,推荐我担任要职,鼓励我致力於促进闽港合作。同乡社团外,我也在香港青年联会任常务会董、菁英会任理事、省级政协青年联会任常务副主席,此外,还包括深圳、广西、云南等地的海外联谊会等等。我喜欢参与社会工作,因为我认为人生不止是追求名和利,它还需要多样的色彩。

华人经济:您参加了许多社团,也需要兼顾不同的工作,那麽您目前较侧重哪方面的社会工作呢?

沈慧林先生:青年方面的工作是我比较关心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幸运,很早就接触内地,小学时已到杭州学习画画、到福建学乒乓球,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也养成了爱国爱乡的情怀,对内地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但很多香港的年轻人只是通过媒体片面地了解内地,卻从未真正看到祖国的发展,因此产生了回避的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我建议年轻人要多出去走走,亲眼看看、亲身体会内地今日的环境,同时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为未来而奋鬥。

此外我有六年时间在美国深造,所以对中外的局势、关係也有一定了解。我认为接触不同的文化,经历不同的际遇,可以开拓视野,所以建议年轻人不仅要了解祖国,还要了解世界,明确自身的定位。我自创业以来,经常被邀请给年轻人演讲,八九年内已登上讲台三千多次,既是跟年轻人分享我创业的经历,让他们知道创业也是充满波折的,要有发愤图强的精神;同时也希望引导他们多接触外界,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华人经济:作为优秀青年代表,您可否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点,给年轻人一些建议?

沈慧林先生:我希望可以启发年轻人群体的思维,引导他们走出香港。特别“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都将为香港的年轻人带来无数机遇。所以要让年轻人感受祖国发展的趋势,体会厚重的民族文化,与祖国同频共振,一同进步。另外,我们香港的专业人士了解成熟的行业及市场架构,能配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发挥个人所长,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我认为这样的人生规划可行性很高,只要年轻人群体肯迈出第一步,学会客观判断时下局势,而不是故步自封地留在香港、偏听偏信外部信息,就有机会延续香江的辉煌。

生命的齿轮转动着 创造永恒的奇蹟

华人经济:您对於社会服务有着清晰的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服务者也会从受助对象得到回馈,从而加深对公益的看法。是否发生过让您难忘的事情,让您更加坚定了自己服务的决心?

沈慧林先生:一些得到我们帮助的年轻人会给我们寄来感恩卡,他们真挚的感谢让我感到窝心。对比部分同龄人,他们更加勤快,不埋怨自己生活的环境,这是很可贵的精神。

我也赞助过一些学生,用自己的故事鼓励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完成学业,努力工作,以後爭取到国外深造或创立自己的事业。我投资过一部励志电影,並邀请部分受助学生免费观看首映,也许是电影的情节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现场有的学生落淚了,有的老师受感动而抽泣了,因为他们了解到,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会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

华人经济:经常有人说,帮助他人其实是一个生命互相影响的过程,您亲身参与多次服务,收获了许多感动,对年轻人群也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机会和眼界,您还希望能给他们的成长带去什麽呢?

沈慧林先生:我认为人成长的先天环境是很重要的,但後天的栽培同样重要。我过去正是得到了祖父和爸爸的熏陶,较早地对公益和艺术产生了概念。例如乐善好施的祖父注重文化、哲学,喜欢收藏音乐盒和木雕,他的藏品还包括一两百年前的瑞士音乐盒,他让我也爱上了艺术,並养成了对工艺的追求。我之所以从事文化和工艺方面的工作,正是希望把传统的艺术传承给下一代,让年轻人可以欣赏到优美精湛的工艺,体会其中的内涵。

华人经济:谈到工艺的传承,会联想到您创办的手表事业。就目前而言,钟表市场受到手机和IWATCH等产品的衝击,不如过去兴盛,那您如何看待行业的发展,认为它的前景是否乐观?

沈慧林先生:钟表行业是香港製造业很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成为经济支柱之一。很多企业家都由钟表製作起步,而当时香港出口的钟表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如今由於受到电子表的衝击,加上零售业的下降、隐形消费的出现,钟表业面临的挑战增多了。但由於机械表拥有精湛的工艺,具有收藏的价值,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所以它还是有固定的影响力,不至於变得日渐衰微。我觉得现在的机械表虽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卻也可以当做艺术品,还是有不菲的价值,因此还是值得我专注发展的。

同时,在製作工艺上,我们一定精益求精,赋予每件产品灵魂,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突破固有的设计。例如增加手表的主题,把美国超级英雄、香港精神等元素融入产品中,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效果。相信它可以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並且进一步打响香港品牌的名号。

华人经济:您作为“80後”企业家,身上的优点值得大家学习,您对公益、事业以及人生的看法也显得中肯而睿智。您认为经营这份事业给您带来的最大收穫是什么?

沈慧林先生:因为经营钟表事业,所以我的人生格言是“生命的齿轮转动着,创造永恒的奇蹟”。而万希泉陀飞轮手表正有着相应的内涵——它的分针转一个圈,即代表时间的过去,也蕴含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很多故事,虽然短暂,但都铭记在当时人的生命中。人应该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为身边的人、为社会和国家作更多的贡献。

以時间记录人生,用生命影响生命。沈慧林先生的人生因此拥有了更辽阔的广度和更深沉的厚度,而在此基础上,是这个“80後”企业家奋鬥不息的意志,也是他力爭不凡的气势,同时也反映出这一代年轻人的追求和目标: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把社会变得美好而和睦。

猜你喜欢
林先生钟表华人
呼我
丽娜认钟表
忙碌的莫林先生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