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秀山县的建置及其原因

2019-10-18 02:27易念念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酉阳县酉阳秀山

易念念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阳 550001)

秀山于清乾隆元年建县,位于现今重庆市东南最末端,湘、黔、渝三省(市)交汇处,全称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古时秀山地列蜀鄙,百里阻荒,交通闭塞,开发虽早,但建置较迟,发展慢,历史上长期落后。宋元以前,史籍不载秀山版图,故不详其政区的沿革与变化。乾隆元年,析酉阳始置秀山县。至光绪十七年,王松涛、李稽勋等人修纂了秀山县的第一本专门县志,后人对秀山县开始有了宏观认识。秀山因地处偏远,少有学者对其政区建置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依据相关县志资料,梳理秀山县的历史沿革及其行政区划,并对清乾隆元年建置秀山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先秦至明末秀山地区的历史沿革

(一)先秦时期

禹贡天下,九州分治,“华阳、黑水惟梁州”[1],即从华山南部到怒江之间为梁州辖地,而今秀山区域亦在华山南部与怒江之间,故而秀山在大禹时当属梁州。春秋时,秀山属巴国南疆。《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曰:“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2]这是巴国疆域最早的文献记载。鱼复为今重庆市奉节县,僰道为今四川省宜宾市,黔指原属楚国、后属秦国的黔中郡,辖今湖南西北部及湖北、四川、贵州的临近地区,涪指汉代的涪陵县、后来的涪陵郡,黔涪也就是今重庆市黔江区及其以东以南地区[3]16。据此,今秀山疆域在春秋时应属巴国南极黔涪之地。并且,《华阳国志·巴志》记有巴国部落种族,“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2]。光绪十七年的《秀山县志》中,也有关于奴、獽、夷、蜑等民族的记载,而这些民族部落也确实属于巴国部族。由此可见,秀山之地在春秋时属巴国南疆无疑。

(二)秦汉时期

光绪十七年《秀山县志》载:“秀山于秦时,盖黔中之西鄙,故黔有五溪,县得其一,东北酉水是焉。汉高帝割黔中置武陵郡,而地乃入巴,为涪陵南境。汉县寥绝,涪陵广有千里之地……后析涪陵置丹兴县,所治益南乃全有今县地。献帝建安六年,涪陵谢本白、刘璋,求以丹兴、汉发二县置郡,因分巴置涪陵郡,领县五,丹兴第二。”[4]7从光绪版《秀山县志》得知现今秀山地区在秦时属黔中郡。秦亡以后,汉高祖刘邦为解决王权矛盾,解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以巩固王权政治。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汉王朝疆域内政区略有变化。高帝五年(前202年),分原秦黔中郡为巴郡和武陵郡,武陵郡领酉阳等十三县,秀山区域在当时属武陵郡酉阳县管辖。公元前84年,县地属巴郡涪陵县之南境。东汉建安时属丹兴县。建安六年(201年),分巴置涪陵郡,县地属涪陵郡丹兴县。

(三)晋至明末时期

从晋至明,秀山地区的历史沿革,清光绪十七年版《秀山县志·地志第一》记载如下:

晋武帝太康中,析酉阳置黚阳县,黚阳于今龙山地也。至梁,省黚阳置大乡,而酉阳之名,犹时见于载记。……隋高祖开皇中,置务川县。旧唐志称务川汉酉阳县地属武陵郡,按当谓蜀汉酉阳也。唐初,于务川置务州。贞观四年,改思州仍治务川。天宝中,以州为夷宁郡,寻复为思州。五代时,中原棼扰,地陷于蛮。冉氏既据土千里,兼有今县东北诸地。其西南延表百余里,则杨氏尽据之。宋政和中,始立平茶洞属羁縻思州。其后邑梅、平茶、石耶三洞并为土知府……元世清厘诸边,以平茶为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邑梅为佛乡洞长官司,石耶为顺德军民土知府……元末,明玉珍据蜀,改佛乡洞为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土知府。明太祖洪武八年,析溶江、芝子,平茶为二司,平茶洞长官司属酉阳宣抚司,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十七年,并改直隶四川布政使司,罢邑梅、石耶二土知府,并为长官司,领于酉阳。永乐初,改邑梅隶重庆卫,又分石耶地置地坝副长官司。寻省芝麻子坪一司。于是百里四司相沿无改。其东北诸地,先亦沦于洞蛮,有宋农、打袄、晚森三洞。……自明万历以后,数洞之地,尽入冉氏,置宋农洞长,仍以田氏为之,遂世为酉阳宣慰司东南境。明亡,桂藩子永明王由根建号称元,传檄溪洞,所在应之。[4]7-8

可见,秀山由汉到明清的历史沿革“三国汉为酉阳县,后没于晋,周及隋并属黔州地,唐及宋并属思州地,元为酉阳州地,明为酉阳宣慰司地,清雍正十三年(按:应为乾隆元年),始置秀山县”[5]93-94。根据光绪版《秀山县志》的记载,可整理出秀山从秦汉到明的历史沿革,见表1。

表1 秀山从秦到明的历史沿革

二、清代秀山建县后的行政区划

(一)秀山地名来源及命名规律

关于秀山之名的来源,据光绪版《秀山县志》记载:“置县曰秀山,取界内高秀山为名也。”“有高秀山,翠嶂丹崖,蕴灵表丽,县以受名。考县初治三合场,正对灵峰,宜所冯荫,环山左右。林巘嵯嵯,云岚俱秀,而此尤高竦。”[4]4《大清一统志》亦载:“高秀山,在秀山县西一百八十里,高立千丈,丹崖翠秀,色如图画,县以此名。”[6]可见秀山县名取自区域内景观特征,是符合地名命名规律的。关于地名的命名规律和地名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苏联历史地理学家热库林认为:“地名仿佛在一定景观中‘确定了’过去这一区域开发的特征和自然综合体的某些特点。”[7]83蓝勇、黄权生等也认为:“地名的产生受历史条件制约,而历史离不开时间,地理离不开位置或空间。任何一个横断面的地名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间、空间制约下产生的……大量地名是对自然界的粗犷描述……”[8]129秀山地处武陵山区,山间坝子众多,并且秀山地处偏远,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对秀山地区天然景观的影响较小,故而秀山境内绿水长流、青山常在,以秀山二字命名,生动而简洁地凝括了秀山区域的景观特点。

(二)建县后秀山的疆域界境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邑梅、平茶、石耶、地坝4洞的建置及辖地,由各自为政变为纳入朝廷管制。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清廷强大军事压力下,邑梅洞长官司杨正位、石耶洞长官司杨再镇、平茶洞长官司杨正乐、地坝洞副长官司杨胜均分别献土,归顺朝廷。清廷在秀山正式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秀山土司建置到此结束。清乾隆元年(1736),清廷划酉阳县东南境的宋农、石堤等疆域,连同邑梅、石耶、平茶、地坝4洞长官司辖地,在三合场始置秀山县。”[9]10据光绪版《秀山县志》记载:“首任知县夏景馥,以此偏蔽西山,允域非卜,少东烟麻坪居适中之地,既夷且旷,于是上状请徙县治。”[4]118次年,清廷便将秀山县的治所从原三合场迁至邑梅洞属地烟麻坪(即现今中和镇区域),改三合场营为绥宁营,并在城东建火药库、军器局,是为加强兵防,镇守边要之地。葺筑土城,高1丈1尺,厚6尺,周长2里,设4门:东门森秀,前门炳秀,西门钟秀,北门涵秀。此后,秀山县的建置逐渐完善,直至宣统末年(1911年),辛亥革命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清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结束,秀山宣布接受重庆军政府领导。至此,清廷在秀山地区的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自乾隆元年(1736年)置县,其县境位置“东西二百三十里,周七百五十里。经度准京师为中线偏西七度二十八分,纬度北极出地二十八度二十五分。全县五界:由治所东百二十里至张家坝抵龙山、保靖界;东南百三十里至保洞河抵保靖、永绥界;迤南百八十五里至洪安抵永绥、松桃界;西北八十里至阴家坪抵松桃、酉阳界;东北百四十里至分水岭抵酉阳、龙山界”[4]8。秀山从建县至清末,尽管政区易变,但其山川未改,县界疆里大体还是如此。

(三)建县后秀山的政区划分

乾隆元年置县时,秀山全县共划分为11里(内含4个大里,7个小里,大里中分上、中、下里),即南洞里、小江里、邑梅里、平茶里、石耶里、福森里、清平里、日旗里、地坝里、月旗里、九江里,以上11里,直至清末未改。依据光绪版《秀山县志》和现代版《秀山县志》,将建县后秀山县各里具体划分整理如下,详见表2。

表2 清代秀山建县后的区划

三、秀山建置的原因

(一)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所谓山川形便原则,就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清乾隆元年析酉阳置秀山便是山川形便原则的具体运用。秀山地处渝东南褶皱带,境内边缘有几座山脉。太阳山,位于县境西南部,是梵净山右隆起的北延部分,主山长35公里,平均底宽13.76公里,山体面积481.4平方公里,山体略呈八字形,山峰呈鱼脊形展布,西南山脊与贵州省松桃县相交处,主峰海拔1631.4 米。总岭,位于县境南部,主山在巴家乡与贵州省松桃县交界处,海拔945米;岭的主体向北有天堂坡,海拔713米;向西有老鹰岩,呈南转北向,与贵州松桃交界,海拔869米。八面山,古名荷敷山,位于县境东北角,在湖南省龙山县以及秀山县和酉阳县交界处,山体西侧一部分属秀山所辖,长约20公里,均宽2.6公里,最高处海拔1414.5米,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只有几条险径可登,山顶有小山丘,山势向西南延伸。木桶盖,呈南北向,矗于县西北与西阳交界线上,境内盖长约32.5公里,跨石堤、龙池两区3乡,平均海拔710米,最高峰1112米。盖向西北延伸,与八面山环抱着大溪、石堤一带低山丘陵地区。平阳盖,呈西北向横亘在县境西北部,总长67.5公里,跨经龙凤、溶溪、中和、龙池4区11乡,平均海拔769米,最高峰1663米,盖的支脉南北伸展。川河盖,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入湖南省保靖县境,总长65.9公里,跨龙池、石堤、洪安、石耶四区11乡,平均海拔1027米,最高峰海拔1255.9米[9]74-75。乾隆元年建置秀山,就是利用境内的自然山川,即太阳山、木桶盖、八面山、川河盖、平阳盖等几座主要山脉将秀山形成一个包围圈,使其西与酉阳隔离,南与贵州分界,东与湖南断开。县内海拔多在500~800米,由此形成一个西南高、东北低的包围圈,将中部山间小盆地围住。这些山脉两侧具有不同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由此造成秀山区域与酉阳其他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的农业区。对于清廷来说,要想巩固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中央政权,农业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的正常与否最主要还要依赖于自然环境,既要靠天,也要靠地。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显然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10]233因此,清廷将酉阳东南一角析出,建置秀山,是有意使其政区的划分符合山川形势。

(二)人口增长

清初,随着大量外来农作物被不断引入秀山地区,秀山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红薯、马铃薯等)不断丰富,人口不断增长,这就使得秀山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变大。乾隆元年置县以前,秀山地区领于土官,“民户大数芒忽莫纪”,“通志记四司旧管番民:石耶十户,平茶百户,邑梅八十四户,独地坝至二百二十户之多”[4]145。乾隆元年改县之后,对民户记载则较为清楚:“乾隆九年,计户一千五百七十,口入之。二十九年,户增四千五百六十八,口增六千一百三十八。六十年,户又增一千五百七十七,口增二千一百八。”[4]146尽管秀山在改县前因大多民户没有计册,后人不得其民户的具体数值,但从改县后乾隆年间秀山的民户数值变化以及全国人口动态,可以推测出乾隆元年时秀山的人口已经大为增长。当一定空间内的人口开始增长时,其对应的日常琐事也便逐日增加,而当时酉阳州领域过宽,且原酉阳治所离秀山区域较远,对秀山地区的管辖极为不便。如若秀山地区有突发事件,朝廷官员不能及时处理,恐事端滋生蔓延。为防事端滋生,最好的办法便是设置治所管辖此地。可见,清初秀山地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也是清廷将其从酉阳县析出单置一县的原因。

(三)清改土归流政策

明亡清兴,清沿袭明代改土归流的政策。清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从雍正四年开始的,雍正皇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专门负责西南改土归流之事,将世袭的土官制改为随时可以任免的流官制,从而铲除土司遗留下来的隐患。此时,秀山地区处于土流混杂、行政制度十分混乱的阶段,乃至土著民族受其鱼肉。康熙元年(1662年),疆臣疏请安定诸洞土官,兵部复准,石耶仍袭明制。雍正四年(1726年),西南地区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雍正十三年(1735年),邑梅、平茶、石耶三洞长官司及地坝洞副长官司,献土改流,请置流官。至此,清政府废除了秀山地区的土司制度,秀山土司建置至此结束。因为改土归流政策,朝廷在秀山地区掌管的实土面积大增,需妥善安置这些辖地的土民,故而清乾隆元年(1736年)政府将原属在酉阳县境内的邑梅、平茶、石耶、地坝四洞辖地与石堤、打妖、晚森、宋农等原土司据地,从酉阳县析出而另立县置,并以秀山命名。秀山地区原土司领地纳入清政府疆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深入西南偏远之地。

(四)民族因素

五代十国时期,秀山地区就已经由当地土著民族酋领制据,酋领据土称雄,一直到清完成改土归流,今秀山境内各土著民族首领自王其地,各自为政,相互争夺。各土酋首领管辖的土民归属土酋首领,土酋首领便是这一方领地上的土皇帝。这些土民以土酋首领的政治运行机制为主,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至乾隆元年时,尽管秀山区域的土司已被废除,但若将原来归属土酋管理的土民与归属中央朝廷管辖的百姓混合管理,二者可能会因为民族习性不同而滋生事端,造成混乱。基于这样的民族习性因素,秀山地区的“百里四司”——邑梅、平茶、石耶三洞长官司及地坝洞副长官司,在改土归流完成后理当析出另立治所进行统一管辖。

四、结语

秀山于清乾隆元年建县,已有近290年的历史,今全称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和东北与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县毗邻,南和东南、西南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连,北和西北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9]4。据史料可知,秀山春秋时属巴国南疆,秦时属黔中郡,三国汉为酉阳县,隋属黔州地,唐及宋并属思州地,元为酉阳州地,明为酉阳宣慰司地,清乾隆元年始置秀山县。秀山地处渝东南褶皱带,系武陵山二级隆起带南段,境内河溪纵横,河流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大,山脉、河流多顺构造线东北向布展,平坝、丘陵、山脉与溪流河水互相交错,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清水秀图,故以秀山二字为其地名,彰显了其地域的典型景观特征。此外,清廷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山川形便原则,使其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单元一致,以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社会治理和民族团结,故将秀山从酉阳东南一角析出另立治所。

猜你喜欢
酉阳县酉阳秀山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酉阳县“花田贡米”有机生产技术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酉阳县偏柏乡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酉阳县李溪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酉阳杂俎》中游仙故事的传承与变异
雪花
王秀山:协会的根本是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