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创作发展方向探索

2019-10-18 06:56包龙英
记者摇篮 2019年8期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媒体

包龙英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新媒体进步与创新,新媒体的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且具有别具一格的发展优势。在此大背景下,县级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必须立足当下,优化创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潮流前进,为大众创作新颖、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以此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   县级电视台   新闻编辑记者   创作方向

电视新闻是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体系的基础节目之一,同时也是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前提,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县级电视台日常工作的开展中,采编工作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中,对于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记者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闻编辑记者创作发展现状

1.编辑记者整体素质、业务能力低下。编辑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认知误差,例如:有的记者会认为县级地区的新闻机构发展覆盖面小、影响度低、规模小等,同时,相比省级电视台,县级电视台的个人发展、福利待遇偏差,这些因素影响着记者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使得许多编辑记者都陷入了思想误区,严重影响着工作的有效性。

许多新闻编辑记者并非是相关专业毕业进入县级电视台工作的,有的是从其他单位调入,也有的是转业进入新闻行业,对此,许多编辑记者的专业知识十分匮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导致许多编辑记者在报道中,会出现语言缺乏吸引力、内容空洞、缺乏重点、缺乏逻辑性的现象。

2.编辑记者编辑方法滞后,缺乏人文关怀。县级电视台一般只有十几名编辑记者,主要编辑新闻内容,报道内容主要是领导访谈、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等,其中经济新闻、群众性和反映性新闻报道较少,因此,新闻报道缺少对于贴近群众生活事例的关注,缺少人文关怀。同时,在编辑过程中,大多数的文字编辑、编排缺少美感,过于单一,还会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影响了新闻的鲜活度。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资讯的需求也不断增多,然而,作为基层主流媒体的县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发布消息、宣传政策、上传下达的作用。对此,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提升编辑记者的创作创新能力,更好地完成新闻编辑工作,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编辑记者创作发展新方向——创新发展

1.更新思想观念。针对上述县级电视台发展特点的弊端,编辑记者必须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端正个人的行为态度,秉承热情、积极的心理态度对待自身的工作岗位,以做一行爱一行为工作理念,将自身的工作职责落到实处,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必须加强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并联系实践经验,转变思维,创新创作风格,与时俱进,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完成岗位工作。对此,电视台必须针对编辑记者开展定期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安排记者去上级机构学习或者进修,学习先进知识和能力,提升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

2.掌握主导价值与舆论导向,创新创作风格。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改变着社会价值观念。对此,新闻编辑记者必须掌握核心价值观,以此为理念展开报道,掌握现下主流价值和舆论导向,以全新的创作形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给大众带来全新的新闻观看体验。

首先,编辑记者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在采编、报道中都需要贴近大众,贴近实际生活,了解与掌握大众的需求与喜好,在保证新闻准确、公正、客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采编方式与特色,联系新闻的专业性、趣味性,创新创作方式,激发大众对新闻的兴趣,是确保采编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

其次,采用新颖、灵活、个性化的采编方法。就内容来说,将时政要闻作为重点内容,同时加强民生问题、深度新闻的动态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不论是对于什么类型的新闻,必须抓住重点、精简内容、合理控制时间,而对于民生新闻,可以根据大众当下的需求对应报道,为大众提供发表意见想法的平台。同时,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必须关注民生、贴近大众生活,促使新闻具备本土化的特点,变成大众与县级干部爱看、想看的新闻。

最后,创新采编方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审美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解读式、说教式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对此,编辑记者必须创新采编方式。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当下,编辑记者必须以开放的心理状态,洞悉时事发展,掌握大众需求,与时俱进,以现代化的独特、新颖、灵活的思维开展采编工作,促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采编方式应该具有创新的特点,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阅读喜好,帶来更多的受众群体。

3.利用新媒介创新新闻报道方式。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形式应运而生。由于县级电视台发射信号射程有限,而新闻节目的播放受到时间的限制,错过了时间或者离开县城难以获取最新报道消息,导致新闻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同时也会影响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对此,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网站、小程序等方式传播新闻,这样不仅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还能够将新闻的传播效果发挥到最大值,使得大众在有局域网、无线网的地方便能够获取新闻,有效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以及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新闻记者的思想观念应该更新,认识到传统媒体的优点与缺点,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性的地位。新闻记者应具有充足的自信,心理素质显著增强,运用新媒介来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学习更多的新媒体知识,自我认知能力也需提升,将各种真实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因此,电视记者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应该打造多能型的记者形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寻找出新的出路。

三、结语

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当下,编辑记者必须实现个性化、灵活化的发展,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采编技巧,创新采编模式,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方法、新思维、新理念置入编辑工作中,推动创作工作的创新发展,从而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

【参考文献】

[1]储昭宏.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技术[J]. 西部广播电视,2017(22):45-46;[2]朱文珺.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编辑的变革与发展[J]. 传媒论坛,2018,1(07):49+51;[3]陈东.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采编新观[J]. 中国传媒科技,2017(03):70-71.

猜你喜欢
县级电视台新媒体
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县级电视台的局限及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性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的创新
县级电视台少儿节目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