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大鲁油画风格

2019-10-18 09:18易俊杰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
关键词:激情趣味经历

易俊杰

摘要:通过对画家本人生平的深入了解,结合其艺术之路的经历,从多方面入手去分析画家的油画风格,如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素材方向、创作目的等。杨大鲁老师为中国油画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经历   趣味   激情   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39-02

从学习绘画开始,对于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绘画大师(与其说画家本人更愿意这样称),陆陆续续的多少都有了解,但对于杨大鲁是没有听说过的,更是完全不了解的。偶然的机会看梵高的人物肖像看到了《病友》去搜作者才知道“杨大鲁”这个名字。

“杨大鲁,六十年代生于山东省,199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教于福州大学美术学院,现任职于山东美术馆。近年来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画展以及学术性展览并获奖,应邀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博物馆以及画廊收藏,并在国内很多重要的刊物上发表。”如果只看这段介绍不去深入了解他的经历,可能对他的很多作品理解不了。在了解了他的各种经历之后,不仅理解了他的作品,也喜欢上了他的作品,而且更佩服这个人。被他对绘画的热爱,坚持以及面对挫折的态度所折服。

正如他的经历一样多,他的画涉及了西画、国画、民间美术、油画等。杨大鲁深受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他渴望透过外形看灵魂。他的国画作品有很多,作品形式半工半写,描绘的多半是北方的民间一些风俗,包括婴儿嬉戏图和市井的一些生活。画风轻松、诙谐、幽默、充满风趣!这些作品受到了中国的传统美术影响,人物矮胖,动作夸张。用色则受到日本浮世绘影响,十分高雅、唯美。代表作品包括《酸杏图》《闹学堂》《斗鸡图》《木偶戏》《拔火罐》等等。而杨大鲁的油画风格与国画风格恰恰是对立的。正如他说的:“用油画哭,用国画笑”。所以他的油画整体感觉比较阴郁,但是还是有太多人喜欢,而且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相对于国画和其他杨大鲁的油画更有自己的风格、内容,他的画风独特,线条扭曲,有独特的趣味性。这与杨大鲁上大学时没有学过油画,所以他的油画更能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有关,更与他的追求,生活经历,及对油画的不同认识有关。他的油画里有他炽热的灵魂,他喜欢热爱尊重梵高,他想让孤苦的梵高一生完美无憾,他送给他女人,朋友,他在后面给梵高提衣服,提着鞋子……杨大鲁把这一切安排在画布上就有了《欢乐挽歌》这个作品。这副画景,梵高有女人,有朋友,本该表达的是欢悦的场景,可画面淡淡的蓝白色调与暗紫、灰橙的结合让整个画面都显得阴凉,画面上眼睛的对视,又让整个画面感觉神秘。

与其说杨大鲁对梵高是喜欢倒不如说是痴迷更贴切。他不仅操心梵高的生活,还把烧伤的自己和割耳后的梵高安排在了一个病房表现在画布上,就诞生了《病友》。这也是杨大鲁很重要的代表作。看整个画面内容,受伤的两个人,挂着疗伤的药液,而药液是调色油。作者床边有手枪和子弹,而梵高抱着骷髅头笔筒,看两人的眼睛,各有心事,给人阴郁的感觉。(病房,病床及两人的衣着是暗,冷色)而两人中间的向日葵却开的茂盛,向日葵的花瓣与椅布却又是亮,暖色。整个画面也是意味深远。

同时杨大鲁也是一位比较有激情的绘画大师,他对艺术有别样的理解,有自己的见地。虽然梵高离世100多年,却丝毫不影响杨大鲁在画中跟他一起骑车、住院、狂欢,一起播种、画画甚至自杀。他的画把生活与艺术相结合,比如艺术之路可能比较艰辛,孤单或者死亡正如梵高一样。于是有了梵高,自己与死神坐在一起吃土豆的画面,即作品《吃土豆的人》可能他们两个在精神上是一样的,梵高用生命去画画,经历了艰辛、贫苦和孤独。而他画画也经历了孤独,艰辛。再看这幅画面整体是比较淡的色调,梵高与死神的对视,作者本人的眼神,整个画面安静的让人不敢喘气,虽然坐在吊灯下面却也没有把整个空间照亮。背后模糊的背景让人对他们所在的地点充满遐想,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

再如油画《大撒把》作者与梵高一起骑车,人物的线条感特别真实,好友一起骑车画面本应该是开心,愉快的。但看梵高的面部表情及眼睛却没有一丝的轻松愉悦。地上人物的眼神凝视及面部表情也让人感觉不到开心的氛围。人物后面的十字架紅色与白色更让人联想到受伤与死亡。加上背景黑色的鸟群与暗黑色的背景让人感觉压抑。但作者自己坐在车后面完全放松的状态,透漏出一种轻松的感觉。

杨大鲁年少时父亲让每天50张速写,画不完不让回家,以及大学时翻窗户进教室画画,还有之后的将近20年孤单的隐居鼓浪屿大德记浴场后的山坡上,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的生活画画等这些经历也奠定了他扎实的绘画功底。正如这幅《鼓汉子》画面中的线条、用笔、力度及配色把壮汉们的肌肉、壮实、有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的一些小细节处理也别有用心,像图中人物拧紧的布腰带与头上系紧的头绳实则是静态却把人物团结一致用尽力气来打鼓的动态表现的恰如其分。画面色彩的搭配整体是红与蓝,背景是暗红与淡紫,这也让整个画面安静了很多,也没有节日那种欢快的氛围。这也是大鲁的油画作品风格。

杨大鲁对绘画的代价不只是虽然专业拔尖却年年报考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现在的中国美院)失利;更有在中央美院地下室草窝睡过头,错过入场时间而失之交臂的中央美术学院以及鼓浪屿的生活,让杨大鲁感觉到孤独,也正是这份孤独成就了他的作品。同时,他在艺术上是走极端的,追求用线表达强烈的情绪。他自己承认对于绘画“要么哭,要么笑”要么不画,要么就付上代价好好画,画外的东西更重要。就如这幅《带血的耳朵》画面表现的是梵高没有钱买静物,割下自己的耳朵当静物,梵高绘画时专注的表情表现出他对绘画的热爱,痴迷。而作者在旁边安静的思考,桌子上带血的耳朵,及梵高的鞋子,以及画的整个色调让整个画面笼罩着一股抑郁之感。但画面之外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表达的是梵高是用生命在画画。

在了解了杨大鲁的经历之后对于他的油画风格及所表达内容也会理解和明白。他对油画进行的试验跟研究,看似平常的形象却都蕴含别样的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用油画哭”他的油画所表达的阴郁,呐喊以及他对自己的释放被大家所理解、喜欢和认可。就如他的作品《追随2》梵高和自己都被白色布条紧紧地包围,甚至缠绕。作者在白布条上扭曲的线条,让人感觉画中两人被紧紧地捆住,不能动弹一样,而两个人也紧紧地闭着双眼,给人一种束缚、压抑之感。背景作者选用的是蓝、绿色调也给人阴冷之感,背景远处车轮上载着的似棺材又让整个画面被阴云笼罩。右上角背景处似有光亮,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光明。杨大鲁画面中的束缚之感,以及他跟梵高的孤独、是两颗心不期而遇后彼此取暖。在画面之外实则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他希望能冲破束缚,自由奔跑。

杨大鲁的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灵魂,绘画是他表达想法的一种语言。所以他也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油画和漆画作品先后入选了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甚至几幅作品同时入选。其他国家重大展示也从未间断参加。然而他并没有四处宣扬,他不想也不会利用这些为自己謀取什么。

杨大鲁自己认为自己是分裂的,冰与火都是他,实际上他这个人是比较沉静的,而他沉静的面孔下有一颗狂野的心。有的人之所以沉静,是因为能量都找到了适合的出口,而杨大鲁的这个出口就是他的画面,他把他的能量都用在了他的画中。杨大鲁曾觉得自己经历过孤独,而这份孤独禁锢了他,其实这份孤独不仅压榨了他,也养育了他,净炼了他。别人评价他:低调老实、不善言辞、不追名逐利、淡薄勤奋,画亦是奇,风格内容皆奇。人如其画,富有感染力。杨大鲁的任何一个经历对于平常人可能都是放弃的理由。但是他却在绘画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而且越走越远。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对绘画的执着、坚持,才成就了他一幅幅深受欢迎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他的油画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情感密不可分。扎根本土,融合世界,吸取民族与世界的绘画精华合二为一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绘画探索。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杨大鲁.杨大鲁油画作品集[M].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

[3]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激情趣味经历
画与理
萌动的激情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经历与感悟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