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造价管理研究

2019-10-19 14:43张入方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修缮古建筑造价管理

张入方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古建筑遍布各地,经年累月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各地政府一直在积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的修缮,修缮过程中必然涉及造价管理的问题。本文较详细的讨论了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特点,论述了其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管理特点,为古建筑修缮造价管理给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古建筑  修缮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a)-0168-02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古建筑遍布各地。宝贵的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科学的见证,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古建筑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在材料和施工工艺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以土木石三种原料组成,北京的故宫主要由木结构组成。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要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尊重历史,充分还原古建筑的原貌。这就使得古建筑的修缮过程变得复杂化,施工周期长,需要专业的人才、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变更,决定了古建筑修缮造价管理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复杂性。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用于古建筑维修经费逐年增加,以故宫为例,近几年,国家每年都为故宫古建大修工程投资1亿元人民币左右[1]。所以对古建筑修缮进行造价管理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1  古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勘察、设计是古建筑修缮中的重要阶段,影响项目总投资的一般在70%左右,所以勘察、设计阶段在古建筑修缮中,对造价具有重要影响。以故宫为例,故宫在在施工过程中,屋面挑顶后因屋面木基层、木构件等糟朽严重,使大修方案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更换木构件及木基层等做法,导致了大量的施工洽商的发生,使该中轴线西庞大修项目中的三个标段,根据合同价和增加的工程洽商价报审的古建大修工程结算分别达到:太和门西庞段合同价的5倍、中和殿西庞段合同价的4.87倍、后三宫西庞段合同价的10.3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项目确定后勘查不到位,设计、估算和实际情况,不一致[2]。所以,古建筑修缮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查看文献,积极听取专家、学者建议,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

古建筑的勘察主要考虑:古建筑的结构、保存状态、具体的损伤、病害,测量并做好文字记录。查明古建筑损伤、病害的主要原因,检测地质和水文地质,对所用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实验,做好环境检测。查询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古建筑的原材料、原工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分析评估,给出结论性意见,制定详细的修缮方案。

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和造价,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加强对古建筑修缮项目的设计图纸和依据设计图纸编制的概算及预算的审核,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可作为招投标编制标底的参考依据,或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工程造价。

2  古建筑修繕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古建筑修缮项目实行招标投标是我国建筑市场趋向法制化、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招投标确定出古建筑修缮的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节约维修投资,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古建维修项目工程造价。

招投标阶段要与设计单位保持及时沟通,确保工程量的准确。对于难以计量的工程量,可以在工程量清单中注明总价包干的形式,对于无法准确确定的工程量,可以先暂定一个量,明确施工中工程量不符合时的单价调整处理方案。

3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应该参与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管理部门中应包括工程管理、监理、造价、材料等各方面人员,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制定并审核施工方案,合理确定进度计划,协调施工现场保证严格按进度计划施工。控制好质量、进度和成本,需要完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落实合同条款、保障资金使用按计划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决定了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

可以将一个工程项目分为很多个阶段,对一个工程项目要实行分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提前做好下一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准备工作。这种提前预防性,可以更好地推荐按计划施工,节约人力、材料、机械等方面的资源。随着施工工期的延长,施工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有很大的影响,使具体的施工工艺随之发生改变。

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很多,所以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变更,出现的情况常常有:勘察不够深入,导致设计图纸深度不够;当前市场现有的材料不满足古建筑的材料标准和规格,需要定制;一些没有提前预见的需要修理的大量的隐蔽工程;这些都会给工程造价留下大量可变更因素,应尽量提前预见,提前处理,并防止返工、窝工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对人、材、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配备优质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好工期。

4  古建筑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工程竣工结算是最后确定保障房工程总造价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造价工程师和造价员要以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图和设计变更签证为依据核算实际完成工程量,要求逐步核算,要防止工程量的漏算、重复算和计算错误而使工程造价增加。

5  现代工程造价手段的应用

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市场的广泛需求,BIM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先进的新型技术,能够使工程集成化程度得到提高,能够促使工程项目得到良好优化,所以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BIM技术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科技含量,利用BIM技术提升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比如根据BIM模型可以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达到清单不漏项,工程量不出错的目的。投标人根据BIM模型获取正确的工程量,与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比较,可以指定更好的招标策略。

应当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建筑领域需要强化BIM的技术研究,发掘其技术潜在价值。BIM技术贯穿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收集整合各类数据,更好的服务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只有掌握好这项技术,才能游刃有余的穿梭在各个阶段,创造更多价值。

6  结语

古建筑修缮与新建建筑和现代建筑修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较详细的讨论了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特点,研究了其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在古建筑修缮中,要加大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力度,做好勘察设计,确保图纸编制深度,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必然会使工程建设各方面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和祥.在古建大修工程中应如何控制工程造价[A].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上)[C].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6.

[2] 褚悦,朱明霞.古建筑物修缮保护性工程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筑,2013(6):181,184.

[3] 王晨旭.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7):105.

猜你喜欢
修缮古建筑造价管理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