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党建”开启国企党建新时代

2019-10-19 06:30陈纲
企业文化 2019年35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党建战略

陈纲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要顺势而为,灵活有效的应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党建工作进行补充与创新。“互联网+”模式给国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在国企推进“互联网+党建”的必要性,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加速在向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智慧城市、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影响社会的生产、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党的执政环境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握时代发展脉搏,站在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谋划信息时代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党和国家最可依赖的可靠力量,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推动“互联网+党建”工作重要性,实现“智慧党建”。

一、“互联网+党建”的时代背景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党建”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以党建创新统领企业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加强党的建设。

(一)“互联网+党建”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在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为持续纵深推进从严治党工作提供了更多视野和渠道。运用“互联网+党建”模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借助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方位“云党建”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互联网+党建”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需要

党中央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企业的领袖,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的实现途径,不断创新融合模式,借力现代科技,更大范围、更有效率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而带动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三)“互联网+党建”是响应时代号召的需要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成为常态,这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方式,迸发出新火花。党建工作不可能再停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党建,打造党建工作的3.0时代,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增强企业活力。

(四)“互联网+党建”是拓展党建属性的需要

党建工作应积极融入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推动经济建设,服务广大群众,聚焦价值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在夯实执政根基、实现根本属性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二、“互联网+党建”的内涵

“互联网+党建”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各方资源,组织管理,提升服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平台、新模式、新形态,是党建工作的时代转型。

“互联网+党建”应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导向,持续深入地进行开放革命、思维革命、身份革命、方式革命,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局部与整体的融合、党务与服务的融合,使党建工作信息统筹、定向传输,既能明确责任,防止互相推诿,又节约执政成本,寓管理于服务中,从而使党的建设更具时代性、开放性、互动性、民主性。

三、国有企业推进“互联网+党建”的实践意义

(一)深度提升党组织的引领力。将“互联网+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领全局、多方联动,线上线下、无缝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效能最大化,使党建工作真正发挥企业“领头雁”的引领作用。

(二)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工作面。“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借力信息技术发展,把党的声音及时传播到每名职工,党的触手延伸到每个岗位,党的组织影响力不断扩大,夯实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全面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实时互动、立体运转,运用互联网+党建的机制,党建工作由过去的“结果检查”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实现了全过程控制,使企业的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真正实现了自行加压、自觉振作、自我提升。

(四)有效密切党组织的关系群。“互联网+党建”的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党组织服务广大职工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立资源下沉机制,横纵网格管理,工作力量投放在基层、政策落实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让广大职工感受到了更贴心的服务,党群关系犹若鱼水之情。

四、国有企业推进“互联网+党建”的途径

“互联网+党建”工作应以“四个一”为目标,即(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体系、一个渠道),实现企业党建“智慧新时代”。

(一)打造一个品牌,实现组织互联

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打造企业党建特色品牌为目标,把“互联网+党建”纳入党建工作未来3年构造计划。充分利用“1+N群组链”、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党建工作的动态延伸,以信息无缝传递来缩短党组织和党员的时空距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强化宣传引导,坚持典型引领,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党群工作水平的创新提升,带动企业向更高层次稳步发展。

(二)搭建一个平台,实现学习互联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如群组链、微信公众平台、党建APP等,打造一个以日常学习为核心的平台,开启“指尖上的党建”新模式。在这个平台,党员可以随时根据自身多元化需求获得针对性的信息和资源,建立“宽口径、双向、互通”的联系渠道,使得党建动态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广大干部职工。同时,在线学习交流,分享学习资料,延展了学习的开放性、主动性。

2019年,西山煤电集团党员全覆盖培训推广应用的APP软件“学习强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示例,企业可以以“学习强国”这样的APP软件为启发,打造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党建平台,从而推动国企创新发展、转型跨越。

(三)运行一套体系,实现管理互联

“互联网+党建”的深度融合,必然构建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它借助大数据分析,将党务管理、党员发展、党员学习、考核监督、娱乐互动、活动评选等融为一体,破解了日常数据统计难、学习成效检验难的问题,优化了党务管理工作,“将支部建在网上”,各支部可实时查看本支部情况,使党务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同时,开展主题活动,与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相互促进,如网络直播党建工作技能比武、在线答题、党建评选活动等,推动党建管理科学化、实效性。

(四)畅通一个渠道,实现服务互联

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快、反应快、解决快的优势,建立1+N创新“互联网+党建”的服务模式,畅通“互联网”这个交流渠道,缩短传播链条,在复杂的企业架构中提高党建工作交流效率和信賴程度;贴近职工、增强服务,给职工一个可以安心发声的场所,让党建工作“接地气”,建立互联互促合作机制,拓宽倾听渠道,实现服务互联;利用大数据分析,让党建工作成果可视化、分析化,通过考核,从而提升工作水平,强化监督功能。

五、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必须清晰意识到,“互联网 +党建”为我们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不容忽视,信息筛选难度大,平台功能有待完善,人才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在不断融合“互联网+党建”的同时,持续加强风险防控,确立应急机制,完善功能建设,是建设“智慧党建”的时代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毅.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 (28).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党建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