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中安全监管策略分析

2019-10-19 06:30谢超
企业文化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安全监管石油化工策略

谢超

摘要:市场经济稳步发展背景下,对各类工程作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大多工程实践看,安全问题仍屡见不鲜,如石油化工企业,因企业工程自身的性质,致使安全问题发生可能性更高,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监管策略。本次研究将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对直接作业环节以及安全影响因素做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安全监管策略。

关键词:石油化工;直接作业;安全监管;策略

安全环保是当前各类工程作业中的主题之一,但如何付诸实践却面临诸多困难。以石油化工企业工程作业为例,因涉及较多化学危险品、炼化装置,致使整个工程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极多,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风险问题,成为当前工程作业安全监管的重点。因此,本文对石油化工直接作业相关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基本介绍

近年来,大多文献报道中均提及石化系统内事故发生每年都有百起之多,而这些事故大部分集中于直接作业环节内,虽然我国在工程安全监管上提出较多规定要求,但石油化工企業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风险仍较高。对于其中的直接作业环节,涉及的项目内容较多,包括设备维修、盲板抽堵、起重、临时用电以及用火等。再如加油加气站工程项目,该类项目需要考虑的要素较多,以防渗改造工程为例,一般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可采取单层油罐设置防渗罐池、双层油罐方式。这些作业环节中可能产生含油废渣、油砂、浮油、含油废手套等引起环境风险事故的物质,加之作业中面临工序穿插、区域狭窄多种不确定因素,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带来巨大损失[1]。

二、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影响因素

不可否认石化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特征决定其自身风险发生可能性较高,但综合分析石化企业事故发生原因,表现为多方面,具体包括:第一,企业未做好风险识别工作。直接作业环节中,因未能及时评估与识别风险问题,对于各类作业方案变更、违章指挥均缺乏风险判断,所以在实际作业环节中可能出现事故,且事故发生后无相应的应急预案。第二,作业相关制度缺失。直接作业环节涉及的部分较多,需有具体的规定作为依托,但目前大多作业环节开展中为节约时间,可能直接跨过办理票证环节,缺少配套的防护措施,未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增加风险发生可能性。第三,管理不到位。包括设备器材、人员管理等,缺少应急器材,作业人员缺少相关资质,且未对安全防护、安全培训以及监管等做明确规定,实际作业环节无据可依。除此之外,石油化工企业人员素质问题也是主要安全因素,职业作业环节中的人员流动性较强,素质参差不齐,成为安全隐患[2]。

三、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中安全监管策略

(一)风险因素评估

针对当前石化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风险问题,企业开展安全监管中,首先应在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方面加强,评估的要点包括多方面,如人员方面,涉及安全意识、作业行为等。而物的方面,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包括各类设备、化学药品等。同时,需考虑到管理与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又可细化为作业的空间与作业现场,而管理因素包括制度与执行情况。企业作业负责人应对上述因素做出识别、评估,并同管理人员探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最终的施工方案合理,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3]。

(二)作业审核与相关制度完善

直接作业环节中,需严格做好编制、审核作业方案,确保作业人员落实与执行方案。方案编制中,应以相关法规制度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融入风险识别、控制内容,保证其中安全措施针对性较强。而方案落实与执行前,需由相关人员或单位审批签发作业方案,在此基础上依照方案开展施工,若作业期间出现特殊情况需对方案调整,也应有相应的变更手续,这是提高作业合规性的关键。另外,企业应在各项规章制度上完善,如作业许可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减少职业安全事故、工艺安全事故,其要求企业在整个作业环节中,辨识与评估风险,在此基础上确认许可条件,完成申请、审批与落实等各环节。再如日常作业活动中,企业相关部门应针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规章制度,修订不合理的规范,这样才能真正筑牢职业作业的安全防线。

(三)人与物等因素的管理

除上述安全管理措施外,还需考虑人与物等因素的管理。其中在人的因素方面,涉及承包商、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等。对于承包商方面,企业需对其资质严格审查,强化招标与合同管理,并明确分包管理规定,使责任落实到承包商个体。从施工人员方面,要求持证上岗,并在各项作业开展前进行技术交底,针对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以及受限空间作业等,应做好培训工作。而监管方,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素质,在风险评估、应急处置能力上需进一步强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作业中存在的违章行为严肃处理。另外,在物的管理方面,如作业中的机具设备、化工材料,严格审查入场设备与材料,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禁止入内,并在作业环节做好分类分级管理,以此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近年来,部分石化企业在操作中也引入过程管理理念,该理念融入系统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在预防事故发生方面效果明显,所以企业也可考虑依托该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4]。

四、结论

安全监管是降低石化企业直接作业环节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实际开展作业活动中,应正确认识石油化工企业职业作业环节涉及的项目内容以及风险特点,明确作业环节安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策略,如风险因素评估、作业审核与相关制度完善、强化对人与物等因素的管理。这样在安全监管措施应用下,对于控制石化企业作业风险可起到重要作用,保证工程项目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何宗玮,刘春林,吕辉.浅谈化工企业如何实现直接作业过程透明化管理[J].化工管理,2019(17):9-10.

[2]程道昊.作业安全分析(JSA)在化工施工直接作业环节的应用[J].石油化工建设,2019,41(02):24-28.

[3]何永耀.石油化工工程工艺管道安装安全风险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9):85-86.

[4]肖洪庆.浅析如何提高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意识[J].石化技术,2018,25(05):217-219.

猜你喜欢
安全监管石油化工策略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分析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内河船舶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
网购食品安全监管策略
探析内河航道通航安全问题和安全监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