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工匠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10-19 06:30张明亮刘维
企业文化 2019年35期
关键词:建筑业工匠精神高质量

张明亮 刘维

摘要:中国工匠精神自古流传,建筑业企业要实现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针,一定要从弘扬、厚植工匠精神文化,从培育中国工匠着手。作者从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三级管理”概念入手,结合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了两者与工匠精神传承、培育之间的关系,认为建筑业企业要在“突出系统策划,抓好理念引领”“突出中层把控,着力补齐短板”“突出一线管理,确保措施落地”3方面狠下功夫,方能弘扬中华工匠精神,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他们构成了国家的中坚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总值约22.58万亿元,约占全国GDP 的25.08%,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建设行业从事者作为四民中的“工”,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石之材,也是其实体建设的主要实施力量。

提到“工”,则不得不提工匠精神。中国工匠精神自古流传,指的是匠人们孜孜不倦的对自己的产品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的一种具体表现,需要做到敬业、专注、精益、创新。在我国历史中,从匠人鼻祖鲁班、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位桥梁专家李春,到港珠澳大桥总工林鸣、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等,都完美诠释了中华工匠精神,为现代建设行业从事者树立了优秀的标杆。

但近年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部分人为逐利不择手段,抛弃道德甚至泯灭人性。在工程建设领域,上海“楼歪歪”、江西丰城发电厂等案例,以及全国频频出现的一凿就穿的楼板、一吹就掉的外墙等,都在昭示中华工匠精神正处于“真空期”。近年来,部分舆论言“工匠精神”必称日本匠人、德国制造,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故此,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要“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可见,要实现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针,一定要从弘扬、厚植工匠精神文化,从培育中国工匠着手。

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有“三级管理”的概念,即企业领导、中层管理、现场实施三个层次。实际施工中,“三级管理者”层层紧扣,自上而下形成了立体的管理体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抓实“三级管理者”,大力弘扬中华工匠精神,传统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突出系统策划,抓好理念引领。从大的方面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要把握内在联系,遵循发展规律,加强系统策划,形成整体推进格局。“政策制定后,关键要看干部”。因此,要培育理念先进、踏实肯干的企业家,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实际掌控者,企业高层的发展理念和政治觉悟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若企业高层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拘泥于蝇头小利,不将“工匠精神”作为企业实施的准则,不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企业产品将难以得到市场信任,企业将得不到广大民众和社会的认可,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将会是一纸空谈。因此,要加强针对企业高管在发展理念和政治觉悟上的引领与指导,让企业高管拓宽思路、打开眼界,从源头将“工匠精神”的魂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让企业认认真真做事业、做实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中层把控,着力补齐短板。“工匠精神”不仅是作业者赖以生存的职业操守,更应是管理者职业生涯的精神支柱。要加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把控,着力补齐存在的短板,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企业生产质量和运营效率提升:一方面要“走出去”,鼓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督促其敬业、精业,并形成企业自成体系的适用性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引进来”,利用BIM+互联网、BIM+物联网等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和工具,实现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无死角监管,打造精品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一线管理,确保措施落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一线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粗放的管理模式、淡薄的安全生产意识、缺位的上层监督往往一瞬间便让工程项目全部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要尽快全面施行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狠抓基层施工人员的技艺培训、职业操守培育。一方面要将农民工学校和施工交底制度更好的利用起来;另一方面更要敦促践行“精作”理念。

中华文明璀璨辉煌,几千年来工匠群体们坚守着敬业和精业的行为准则,以对自身最严苛的要求和对手艺作品最高的尊重,一步一步积累着技巧和经验,形成了独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演化成中华工匠精神,构筑神奇东方的传世经典。抓好“三级管理者”、弘扬工匠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历程中写下浓重一笔,为中华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 (11):15-31.

[2]钟晖.关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8):23-24.

[3]高历红.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8 (05):212.

[4]吴兰.工程类企业质量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7 (11):236-237.

猜你喜欢
建筑业工匠精神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