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组织人员配置系统优化初探

2019-10-19 06:30蔡惠萍
企业文化 2019年35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优化

蔡惠萍

摘要: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国有林场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外部职能,首先要从组织人员配置着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按照系统方法实现个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保证组织持续不断的拥有合适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文章以福建省建瓯市林业试验林场的组织人员配置为例,通过探索人员配置的含义、组织人员配置系统的组成要素,分析国有林场人员配置中存在问题,制定优化方案,强化组织人员配置系统的管理,努力推动国有林场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场;组织人员配置系统;优化

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着组织中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员配置,完善的人员配置系统,能在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同时,让组织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企业发展。

一、人员配置的含义

人员配置是指为了对组织效能产生积极影响而从事的获取、安置和留任充足数量与质量的劳动力的过程。

(一)人员配置数量的水平

组织必须关注人员配置的水平及充足性,拥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员工对于稳定有效地完成工作是必需的。

(二)人员配置质量的人员与职位匹配

人员与职位匹配是把个人特质和工作职位进行结合,尝试达到理想的人力资源结果。个人与职位之间进行匹配存在着必然需要,匹配率越高,人力资源结果越好,尤其是对工作者的吸引力、工作绩效、留任、出勤率和满意度。

匹配过程也存在着双重匹配:工作任职要求对KSAO(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质)的匹配、工作回报对个人工作动机的匹配。忽视了动机与回报的匹配,组织有可能遇到难以让员工接受工作录用或难以在长时间内让员工留在企业,便无法确定哪些人属于高绩效者。

(三)人员配置质量的人员与组织的匹配

组织通常要求个人不但要与工作相匹配,还要与组织相匹配,包含组织价值观、新工作职责、多样性工作和将来的工作。随着技术进步,工作任务也在快速变化,新创造的岗位或将之前的分布式任务合并成新岗位,这样,人员与组织匹配比人员与工作匹配更重要。

二、组织人员配置系统的组成要素

人员配置是一个过程或系统。人员配置系统开始于求职者和组织之间的接触,组织可能起到支配作用,求职者也可能处于支配地位,大多数情况下,人员配置包含组织和求职者之间更为平衡自然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贯穿整个人员配置过程。

人员配置的最初阶段是招募,包含组织和求职者双方的识别和吸引行为。随后,转入选拔阶段(重点是测量与评价),用各种不同选拔技术来测量求职者的KSAO和工作动机,之后进行对照人员与职位匹配程度,同时,求职者也在对工作和组织进行测评。下一个核心要素便是雇用,包括组织和求职者的决策及最终的匹配活动,在求职者接受工作录用之后,伴随着匹配最后阶段的结束,雇佣关系正式成立。人员配置要素可以同时适用于内部和外部人员配置。

三、组织人员配置系统优化方案

(一)林场组织人员配置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部门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不健全,人员配置系统难以发挥整体效能。其次,人员配置不当,领导层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人员不足的同时使用人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人员配置规划与相关政策,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林场组织人员岗位配置的方法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釆用核定工时定额并结合工作分类的方法配置。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全面评价的过程: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由于战略的调整,业务的发展,使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工作分析。2.确定参与人员,有: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的实际承担者以及直接主管组成。3.选择分析样本,选择有代表性的职务进行分析。4.收集并分析工作信息。5.编写职务说明书。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中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预测法、集体预测法,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劳动定额法、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散点分析法。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一定要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在很多情况下,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是依靠经验进行估计的,即使运用了逻辑严谨的数学模型,也需要借助经验的判断对结果进行修正。

(三)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人员配置,优化林场组织人员配置系统

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人员配置,使得拥有不同能力、素质的員工和具有不同要求的岗位进行有效匹配。林场内设部门和人员配置情况(包括:部门、岗位设置、工作量定额核定、人数、岗位人员配置求):

1.办公室:

(1)综合管理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10年相关工作

(2)行政事务岗;工时定额,日需 8 小时;1 人;女性

(3)人力资源管理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人力资源管理

(4)驾驶员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16小时;2人;男性

2.综合项目部:

(1)主办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10年相关工作

(2)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40小时;5人;林业相关专业

(3)数据接收、受理岗:工时定额,日需 8 小时;1 人

(4)数据整理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林业专业

3.营林生产部:

(1)主办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10年相关工作

(2)营林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16小时;2人;林业专业

(3)生产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16小时;2人;林业专业

(4)数据整理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林业专业

4.投资回收部:

(1)主办业务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10年相关工作

(2)业务岗;工时定额,日需24小时;3人;林业相关专业

5.护林管理部:

(1)主办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10年相关工作

(2)业务岗;平均工时定额,日需32小时;4人;男性

6.财务部:

(1)会计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财务专业,10年相关工作

(2)助理会计岗;工时定额,日需16小时;2人;财务专业

(3)出纳岗;工时定额,日需8小时;1人;财务专业

总计:人员配置104人,场长职数1人,副场长职数1人,工程施工队3个,护林员40人。

四、强化组织人员配置系统的管理

1.每个组织者需要为自己制定恰当的人员配置制度安排,以最好地与组织的人员配置战略及组织成員的偏好相匹配。

2.人员配置岗位多种多样,人员配置岗位的任务、职责的类型和范围也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岗位是专业型的,包括面试、招募以及校园关系等职能专长,通常也有一些初级的岗位,其他岗位可能更偏向于通才型。

3.政策和流程可以增强人员配置领域的战略重心。当具备了清晰的政策和流程时,就可以在战略层面上考虑整个系统的意义和功能。如果政策和流程能够满足所有感知公平的要求,对它们的应用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对公平的感知。

4.人员配置系统的管理包含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员配置活动需要收集并使用大量信息。岗位描述、申请材料、简历、回复、应聘者档案、申请者的跟进和追踪、报告等都是人员配置系统运行当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类型。随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配置过程中数据可用性的增加,也意味着组织能够精确地追踪政策和流程的效力。

总之,做好国有林场组织人员配置系统优化,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提高人员使用效率和效益,保持国有林场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减少人才流失,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赫伯特·赫尼曼,蒂莫西·贾奇,约翰·卡迈尔-米勒.组织人员配置招募、选拔和雇用(第7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马新建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