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10-20 17:54纪慧春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

纪慧春

摘要:农业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国家乃至农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饮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文阐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意义,分析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问题;对策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被视为我国的民生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还存在着较多的现实问题有待解决。这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如今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且结合政策需求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5点院一是推动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增长,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食物;二是选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推动农业经济进步,提升农民经济效益,改变农村落后的局面,从而实现城镇、乡村的共同建设,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四是增大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稳定发展;五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做到资源的永久利用。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资源消耗率较高、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生态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等,再加上我国水土资源贫瘠、利用率低等原因,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相关部门需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防止恶性循环,以此来保证农业经济的长久、稳定提升。另外,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阻碍了社会与生态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相关部门需有效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束缚,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满足奠定坚实基础。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現已超过了2.5亿个且多以承包农户的形式为主,与我国农业体量进行对比,其还处于小规模的范围内,相应的生产管理经验也较散乱、不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与先天不足有着很大关系。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虽然随着社会市场的发展有所提升,但缺少共同管理模式,承包户需要开展的工作事项相对较多且较为繁杂,农产品集约化、商品化的发展得不到显著提升,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缩小了整体发展空间。

3.2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低

种植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完善的生产结构体系,使得农产品在后续经营中得不到有效的扩展,很难满足现今激烈的市场需求。再者,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作业时,各自为政,很少进行沟通与交流,生产效率偏低,影响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平。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规模过小,阻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民难以获得较大的收益,进而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机械作业以及化学药品的使用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惯用的模式,但这2种方式的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院一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技术不当、节水意识差,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有效利用率低,我国水资源贫瘠问题更加严重。同时水资源短缺也会加剧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二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降低了土壤中养分含量,给水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大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三是随着化肥、机械的大量应用,使得土地板结,加重了土壤的盐碱化,抑制了农作物健康生长。

4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传统农业仅是单纯地进行种植和生产,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融合考虑,最后导致农业发展与实际需求不符。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对传统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增大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首先,根据区域内的优势特征以及市场供求关系,打造完善的生产加工产业链,将粮食、农副产品、林业以及林产品等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外观形象,进而树立品牌效应,扩展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其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业是实现农业与自然、环境有效结合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一方面,可以将区域内的自然文化景观以及历史特征展现在人们眼前,构建良好的休闲、度假场所;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效益,可以带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农家乐已经达到了200万家,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12亿人,带来的经济效益在3300万元左右,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增收目标。最后,促进农业服务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农业服务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尤其是种子繁育和农机服务方面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4.2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化发展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成果的应用,增大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农民实行技术指导,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使用规范和要求,全面落实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目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另外,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生态环境建设。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才有利于加强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农民还需结合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合理利用资源,从而提高环境建设质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破坏的基础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做好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如此,还需深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让其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污染的产生,提高环境质量。

4.3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部门需对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建立完善的生产结构体系,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农作物供应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相关企业和机构还应加强沟通,针对农业生产率低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政策的应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其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的优化和扩展,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前行速度。

4.4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优化农民的教育水平

如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在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也需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及时进行农业信息的更新和传递,确保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农业资讯,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助力。在社会需求基础上,增设针对农民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信息技术能力,转变传统固有思想的限制,加强信息技术使用的标准性、规范性,最终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鄄城县陈王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