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区县群文刊物魅力的断想

2019-10-20 02:22张俊
广告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江宁刊物群文

张俊

群文刊物一般是由群众文化单位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刊物,是群众文化单位,特别是文化馆的基础业务之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个前沿阵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由于区县文化馆是我国省市区(县)三级文化馆系统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有着上承庙堂下接地气特殊地位,因而区县馆办刊物在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引起广大群文工作者的关注。

《江宁文艺》创刊于1958年,是江宁区文广局和江宁区文联主办的文艺刊物,具体组稿、编排、发行工作由江宁区文化馆承担。五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230期,创作发表了各类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万余篇;培养造就了一批卓有成果的文学骨干和新人,为江宁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何提升刊物质量,彰显杂志魅力,办好这一份区级群文刊物,一直是江宁文化馆基层群文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习总书记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如是,办杂志也是同理。要办好一份群文杂志,让读者喜闻乐见,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统筹处理好刊物的风格、定位、排版、装帧、可读性、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要素。在这里,笔者想化用人的“視听味嗅触”五种感官,并结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江宁文艺》的办刊体会为根据,探讨办好富有魅力的区级群文杂志之路。

一、味绝:彰显地域特色,办一份有味道的群文杂志

一个饭店若想要让人记得住,除了饭菜可口,一定还要有自己的特色风味。办一份让人记得住的群文刊物,道理亦是如此。全国每年有浩如烟海的刊物发行面世,而其中优秀的群文刊物也比比皆是。作为一份区县级群文刊物,若想脱颖而出,办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这是区级群文刊物的生命力所在。而要想凸显杂志的地方特色,可以从两个方面做文章。

1、传承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缩影和文化亮点。区县馆办杂志要突显其地域文化特色首先要传承好当地的民俗文化,让群文刊物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一块阵地。这既保护了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文化,又赋予了地方群文刊物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

江宁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这些资源为《江宁文艺》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食材”,可以“烹饪”出浓郁地方风味的“佳肴”。为了传承保护江宁民俗文化,编辑部特别设立了《坊间拾韵》栏目,专门介绍展示方山大鼓、金陵金箔、石锁赛力等传统民俗文化。该专栏充满浓郁的江宁风味,成为《江宁文艺》的一大看点。

2、探究地方文史。要想让区办刊物彰显地方特色,编辑部还要在组稿中关注和选择那些探寻、考究本地域的文化遗存、历史流变的文章。这样,才能让地方性刊物不仅有地域特色,更具历史厚度。《江宁文艺》坚持用江宁的好声音,说江宁的好故事,特别开设了《文史博览》栏目。多年来我们通过向本地文史专家约稿,查阅研究地方史志文献等方式,整理推出了《江宁历史上消失的湖泊》《江宁花塘庙庙祀活动探源》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整理了江宁的历史故事,人文掌故,文化渊源,将江宁独有的历史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色佳:展示群文风采,办一份有颜色的群文杂志

群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群文刊物也应该让人赏心悦目。在杂志泛滥,刊物众多的当今社会,如何抓住读者的目光,并且让人爱不释手,这值得刊物编辑们认真思考。首届全国“文化杯”群艺馆(文化馆)优秀群文期刊评奖方案中,评奖标准的第三条是这样的:“封面、版式、内文等具有地域特色,形式新颖,为展示、宣传和弘扬本地区(本系统或单位)地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公认的宣传窗口”。从这一个评奖标准可以看出,要想让一份刊物“好看”,就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追求杂志的可读性。

1、内容尽善。群文刊物作为文化馆的馆办刊物,它与群众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它应该尽可能的展示五彩缤纷、十色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风采。

作为纸媒,展示静态艺术是最为便利的。《江宁文艺》每一期都会围绕一个专题,用大跨页刊登介绍区内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让读者领略到江宁文墨之盛、光影之妙。

除了静态艺术,动态文化活动的展示也是不可少的。在每一期的《江宁文艺》中,我们会将近期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纳入其中。比如春季会有“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的专题报道,夏季会有纳凉晚会和公益儿童夏令营丰富内容,秋季会有各种重阳节活动、文化惠民进基层、进军营等动态信息,冬季有三下乡活动、慰问敬老院、迎新春等一系列活动的图文展示。无论是静态艺术展示,还是动态活动呈现,《江宁文艺》都会精挑作品,细选照片,力求让读者感受到江宁群众文化活动的红红火火,让一阵阵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群文之风扑面而来。

2、编排尽美。区级群文刊物虽然是内部交流刊物,但它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因此在杂志装帧设计上也要注重审美。在立足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刊物的印刷和装帧要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传递出一份杂志对读者的敬意。在装帧质量上,《江宁文艺》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提升,目前为十六开本,48个页码,刊容量六万余字,全彩艺术纸刊印,版式美观大方、精美雅致。在美编设计上,《江宁文艺》追求既要突出地域特色,又能反映出办刊宗旨。封面通常为一幅高品质,且应时应景的摄影作品,它既要能反映江宁乡村之美,又要能展现江宁人文之雅,做到情景交融。封底则是我区知名书画家的一幅精品力作。封二和封三是区内重要文化事件的展示窗口,且图文并茂。中间彩页为宣传群众文化活动的园地,刊发区内比较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图文信息,以及书画展的作品展示。页面排版会结合文章风格,采用灵活多样的版式,或活泼,或磅礴,或诙谐,或隽永。文字与图片的搭配组合,讲究计白当黑、错落有致、富于韵律,让装帧设计更有格调,也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知音:助推人文交流,做一个有声音的群文杂志

群文刊物是群众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园地,办好一份的群文刊物,一定要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也就是说刊物要有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的刊物才不会是各种文艺作品的堆砌和拼凑,才能有价值、有高度、有意义。

群文刊物首先要有先进文化的立场。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服务事业单位,是我国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阵地,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馆的馆办刊物自然也肩负着弘扬真善美,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提出了“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因此,馆办刊物要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要有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高度,要有深入基层的群众立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担负着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双重任务。

群文刊物要有独特的理论观点。事业的发展要有理论的指引,而群文刊物则是群文理论建设的前沿阵地。围绕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服务效能提升,文化馆理事会制度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群众文艺创作经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群文刊物应该开辟园地,让不同的声音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鸣,启迪智慧,碰撞火花。《江宁文艺》重视群文理论的建设,开辟了《群文论坛》栏目,面向区内奋战在群文一线的工作者,敞开理论思辨的大门,让基层群文干部的创作经验得以总结和提炼,工作思路得以梳理和归纳,理论思考得以沉淀和升华。

作为江宁区内为数不多的文化刊物,《江宁文艺》在思考群文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将思想的根须延展到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生活领域。《我想我说》栏目中,一些关于文化、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在这里尽情抒发。

一份好的群文刊物就是要有文化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并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声音,这也是一种历史的态度。《江宁文艺》办刊已有五十几年,它像一部活态的地方文化志,生动地记录着在江宁这片热土上曾经、正在、和即将发生着的文化实践,并留下人们对于当时文化建设和发展所思所想的各种声音。

四、流芳:繁荣文艺创作,办一份有香气的群文杂志

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份好的区县文化馆刊物应该为基层群文创作搭建平台,助推优秀的群文作品的创作,培养具有潜力的文艺人才,为实现群文创作的“满园芬芳”提供肥沃土壤。《江宁文艺》既有面向少年儿童征稿的《小荷初出》,也有面向各界文艺创作爱好者征稿的《艺海泛舟》。多年来,一些优秀的群文作品在这里绽放花朵,蕴蓄芬芳。曾经在《江宁文艺》发表的情景快板《桃源四嫂》、小锡剧《花落谁家》、歌曲《大塘金》等优秀的群文作品,经过不断改稿和打磨,最终都登上了越来越大的舞台,获得了区级、市级,甚至是省级国家级的奖项。

区县馆办刊物也是一张文化名片。借由《江宁文艺》这个媒介和平台,江宁文化人可以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部门和文艺爱好者广泛交流,让更多的人通过《江宁文艺》这份杂志了解江宁人文魅力,让江宁文化芬芳四溢、香飘万里。目前《江宁文艺》每期发行2000本,其中有1662本是用于对外赠阅交流的。由于《江宁文艺》的名气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经常有新的热心读者请求赠阅,所以这个刊物交流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江宁馆也会根据这一趋势,择时向主管部門申请专项资金,提高发行量,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更多读者和文化人通过《江宁文艺》,感受到江宁文化底蕴的深厚,江宁人才的济济,江宁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江宁文化建设的蒸蒸日上。

五、好玩:密切联系大众,做一份有触感的群文杂志

这里想说的触感是指:区馆杂志要与群众心贴心,要广泛的接触基层群众、热心读者、业余作者、专家学者;要想民所想,思民所思,贴近群众,走进读者的文心世界。近年来,围绕办好《江宁文艺》这份杂志,编辑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以不断提高刊物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大家愿意参与到《江宁文艺》的征稿和办刊活动中来,一起“玩”文化。

每年召开改版座谈会是《江宁文艺》一个很好的传统。每逢岁末,文化馆都会邀请热心读者、街道文艺骨干、优秀作者、省市专家,还有文化条口的领导齐聚一堂,面对面地围绕如何进一步办好《江宁文艺》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会后根据大家的意见,结合实际,草拟出下一年的《江宁文艺》改版计划和办刊思路。好的刊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点一点提高,一点一点改出来的。

在《江宁文艺》这块园地“玩”好文化,不仅要密切联系群众,更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只有吸引凝聚广大的人民群众,杂志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文化引导人,优秀文化塑造人的作用。2013年我们曾经开展过戏剧小品的征文,当时来自全国的自然投稿有一百余件。同年我们联合摄影协会,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开展了“美丽乡村”摄影大赛。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区摄影爱好者的作品652幅。经过省摄影协会专家组的认真遴选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幅,二等奖4幅,三等奖10幅,优秀作品64幅。编辑部挑选了优秀作品刊登在《江宁文艺》上供大家交流欣赏。事实证明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而文化的宣传教化效果也更好。由是可见,我们应该以《江宁文艺》为展示平台,积极开展更多的摄影、征文、创作等比赛等活动,凝聚更多的文艺人才,激发广大普通群众参与文化、融入文化、创造文化的激情和自信。未来,《江宁文艺》可以围绕大家都关心的民俗民间传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文学创作困惑等话题,开展读者见面会,文化与生活论坛、文艺知识讲座等现场活动。总之,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江宁文艺》跳出平面的纸张,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可感。

六、时尚:拓展数字化平台,做一份有时代感的群文杂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社会的来临,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馆数字化变革中,馆办期刊数字化一定不能缺席。传统纸质期刊只有走数字化的道路,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和范围内彰显群文馆办刊物独特的魅力。在馆办刊物数字化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界面友好的电脑网页数字期刊。江宁文化馆目前建有江宁文化网站,网站上设有《江宁文艺》专栏,每一期《江宁文艺》的电子文档,我们都会上传到网上,供网民查阅。将来我们还要升级网站,完善网页功能布局,让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在网上查阅到《江宁文艺》。

2、方便快捷的手机端数字期刊。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用手持阅读器、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快。目前实现手机端数字期刊阅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开发数字期刊APP,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发成本。相比之下,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具体做法是打通电脑网页版《江宁文艺》和手机网页版《江宁文艺》,将电脑版网页和手机版网页结合起来,实现同步更新。这是江宁馆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未来将会把每一期的江宁文艺通过手机网页的形式,发布到江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读者可以通过关注江宁文化馆公众号,实现一键访问,及时阅读到《江宁文艺》电子版。这样既能扩大江宁文化馆公众号的关注量和点击量,同时也能让《江宁文艺》在更加廣阔的范围流传,发挥更好的文化惠民作用。

3、数字化体验的电子期刊。数字化文化馆不仅仅是建立网站和开设微信公众号,更要建立线下数字化体验区,让到馆市民体验“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无穷魅力。在这方面,马鞍山数字文化馆为我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江宁文化馆的办馆条件来看,虽然时尚大气的“数字文化馆”在短期内不能全线推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文化馆大厅设立触摸式阅读大屏的方式,初步实现“互联网+”的体验式数字化文化服务。届时我们也会将《江宁文艺》投放在阅读大屏中,让到馆的每一个市民通过点击大屏,方便查阅到每一期《江宁文艺》的精彩内容。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把精彩内容带回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将这种期刊阅读大屏投放到市民中心,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室等文化空间,以扩大数字化《江宁文艺》的影响力。

以上“味绝”、“色佳”、“争鸣”、“流芳”、“好玩”、“时尚”六项,就是笔者化用人的五种感官,并结合数字化趋势,对如何办好一份有魅力的区县馆办群文刊物,进行的一番思考和设想。文章希望从此“五感”的隐喻和化用中得到启发,同时结合时代对群文刊物的数字化要求,为办好区县馆办刊物提出设想,探索新路。群文刊物不仅是群文工作者自己的园地,更是业余作者成长的摇篮。群文刊物的价值和作用是其它文艺门类载体所不能取代的。“小小群文刊文化大看台,淡淡纸墨香氤氲好未来”。只要群文工作者重视群文刊物的重要性,有效抓好群文刊物的创编,就一定能让馆办群文刊物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江宁刊物群文
刘江宁作品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职业知识的实践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刘江宁作品
刊物贺词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读者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