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019-10-20 02:05潘俊宏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施工控制高层建筑管理

潘俊宏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投资不断增长和扩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体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就是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文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根据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详细阐述了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以及施工中的一些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管理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一)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 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二)高层地下室。地下室深、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 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 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三)高层结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砼、钢管砼、钢砼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節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四)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五)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强度控制

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根据建筑要求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因此,为了保证建筑质量,提高效益,建筑施工中几点控制要点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疏忽,其内容如下:

(一)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三、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一)“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二)“抗”的措施: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③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

(三)“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一)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五、结语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作者身份证号码:210502199302170612)

猜你喜欢
施工控制高层建筑管理
公路工程桥涵过渡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路径研究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与质量管理
营销管理
浅谈小断面隧洞工程开挖爆破施工控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