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2019-10-20 02:05孙立双赵云锋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

孙立双 赵云锋

摘要: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是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和现代工业组织,对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和系统的整合,来达到建筑的标准化。

关键词:工地装配;预制构件;现代工业手段;现代工业组

1引言

装配式建筑,现在正作为一个我国大力提倡并广泛使用的建筑方式成为许多建筑工地的首选。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可以顺应我国关于绿色环保建筑理念的要求,它具有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大、强度高、自重轻等优点。它的应用与发展对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特征

1.1.1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地现场进行组装装配,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建成的建筑。

1.1.2特征

1.建筑设计标注化

2.部品生产工厂化

3.现场施工装配化

4.过程管理信息化

5.建筑装修一体化

1.2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其中经过发展与低潮。直到在1989年举行的第11届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的大会上,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中的八大趋势之一,才使得装配式建筑再一次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甚至可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呈现出新气象。很多专家规划出不同的阶段,个人认为:

第一,2000年之前,萌芽期

第二,2001年到2013年,推广期

第三,2014年至今,快速发展

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国家层面给出的建议都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看每个省份,每个地区的政策导向。直到现在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应用非常广泛。

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策

自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文件发布后,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发展装配式的政策在2016年相继出台,标准规范的编写和颁布也提上日程。2018年度,装配式建筑会是各地建设工作的重点。

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强化建筑节能:

1、编制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示范,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50%。

2、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 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正是这些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断的出台才使得它现在发展尤为迅速,现阶段PC结构与钢结构大量穿插于各个施工阶段。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房屋面积达到2.9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建房屋总面积的13.9%,我们有理由相信装配式建筑在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2.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认知开始发生了改变,使得现在许多年轻劳动力开始不愿意再干单纯的体力活了。建筑行业现在的年轻劳动力大大减少,劳动力的减少也凸显了一个更加明显的情况,那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开始增加成本变高。

2015年以来,中国建筑业农民工人数持续下降,2018年为5364万人,同比减少1.0%,较2014年峰值(6109万人)下降12.2%。伴随农民工数量下滑,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持续上涨,2018年月均收入达到4209元,同比增长7.43%。

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和成本的增加,也让建筑市场开始发生了改变,让建筑市场不得不适应这种情况而发生改变。一种对劳动力需求低、成本低、可以减少工期的装配式生产模式就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了。

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3.1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相对于传统现浇结构,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的推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装配式建筑简單来说就是将工地混凝土现浇过程移至工厂中,而生产完毕的各类构件被运至施工现场并经过吊装。装配式建筑相对于现浇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建校材料浪费与湿作业等,同时现场施工周期得到了有效的减少。

然而,虽然我国大规模推进装配式建筑,但是在对部分的装配式建筑的认知仍然存在问题。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经验主要源自国外,因此,无论是在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我们都缺乏相应人员,因此在推进装配式建筑运用的同时,我们还需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以更好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2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装配式建筑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需要政府发布各种规范政策来正确引导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应建立健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同时完善包含设计、生产、施工等通用标准。除此之外,还需重视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标准化。

3.3合理设置和选型

合理的设计首先需要我们更加准确的确定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装配率,然后通过和建筑结构的本身相结合,并且考虑预算、安全等要求,此外还需注意吊装的可行性。经过由专业设计人员合理的设计与计算来评审认定,合理可选后确认户型。

3.4质量控制

与传统建筑结构没有太大区别,装配式建筑的核心也是质量,所以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质量的把控,并且可以从以几个下方面对质量进行控制:

1.预制的分布范围广,构件多,工程量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2.施工精度要求高,因此必须加强构件,从设计、生产、运输、存放、吊装、节点区处理以及叠合层施工等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

3.进行工人系统培训

4.做好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的检验与验收

5.做好质量检验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6.不断学习国外较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与合作交流

结论

装配式建筑现在的发展趋势是有目共睹的,现各个工地对于预制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多,从预制板到钢结构大大小小的穿插于各个步骤中。

而且现在政策的发布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倾斜力度越来越大,同时可以满足各个工地的刚性需求,摆脱对于年轻劳动力的大力需求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所以我们应该贴和国情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使它走上一条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子腾.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51-52+56.

[2]  王洁凝,刘美霞,曾伟宁. 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的改进建议[J]. 建筑经济,2019,40(04):38-44.

[3]  刘康宁,张守健,苏义坤. 装配式建筑管理领域研究综述[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06):163-170+177.

[4]  本报记者  宋京平  整理.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发展大方向[N]. 中国建设报,2018-11-12(008).

[5]  黄小坤,田春雨,万墨林,李然.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实践[J]. 建筑科学,2018,34(09):50-55.

[6]  张仲华,孙晖,刘瑛,冯伟东,肖毅. 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3):47-52.

(作者单位:商丘工學院)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见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建议
混凝土预制构件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横移车组行走轨迹稳定性改进设计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方法
预制构件的需求与供应策略研究
伞式模具在大型预制构件中的运用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水运工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施工及技术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