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

2019-10-20 07:32郭雷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污染

郭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重工业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多样性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关乎全世界人民生活的长治久安,笔者作为大二学生,对生态多样性的研究及其环境治理问题作出详细论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

关键词:生态多样性,污染,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前言:

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已十分严峻,若不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全球生态系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只有维持生态多样性平衡,致力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谐美好地发展,才能够真正落实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生物多态性的概念及生态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生物多态性的概念

生物多态性是指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通俗来讲生物多态性就是来反映一个地方物种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反之,则越差。它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

1.2生态多态性研究的意义

生态多态性研究直接关乎到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类的吃、穿、住、行都由生态多样性所决定,它所带来的价值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包括工、农业生产,医学,材料生产等方面,良好的生态多样性能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能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给人以一种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间接价值是指其具有生态环境净化功能,能丰富社会环境资源,其价值往往是长久并持续性产生的,它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可估量。总之,生态多态性事关国家长久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评判标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若生态多态性持续降低,必将给我们带来各方面的巨大风险,各种价值形式将会消失,地球家园也将会面临灭绝的威胁!

2.我国生态多样性概况及现状分析

2.1我国生态多样性概况

我国国产面积宽阔,生态多样性丰富,据数据显示,我国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十分之一;我国高等植物约有32800种,居世界第三。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也是生态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在南方地区,空气湿润,土壤含氧量高,植被丰富,原始森林众多,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在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变化较大,利于一些嗜冷,嗜干燥生物的生存,例如一些中草药利于在北方的环境中生长。总之,我国在世界有着丰富资源,各种生物多态性都十分丰富!

2.2我国生态多样性现状分析

毋庸置疑,我国生态多样性非常丰富,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人们渐渐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濒危动植物数量逐年递减,树木砍伐严重,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其覆盖量较改革开放前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17]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环境问题逐渐被党和国家所重视,党和政府下定决心花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控制,生态多样性有所提升,但我们的治理还任总道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我们全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我国生态多样性治理和环境保护而奋斗终生![18-20]

3.我国生态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3.1资源不合理的分配与使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生物资源生产量巨大,过度地生产导致供大于需,各种资源使用分配不合理,導致大量资源被浪费,虽然这样加大了经济流通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但这往往不能对国家的发展注入长久而有力的引擎,只有抓住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才能社会长久而持续的向前发展。

3.2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许多岛屿森林植被将被水覆盖,数以亿计生物会失去栖息的家园,动植物种类呈直线性降低,生态多样性被严重破坏。

3.3人类意识形式的缺乏

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十分欠缺,过度浪费水资源,大量挥霍生活用纸,对海产品的过度捕捞,对“冬虫夏草”等真菌的过度开采等问题已十分严重,人类只为了自身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已经对自己行为遭受巨大的恶果,如今生态多样性破坏,这种意识形式的缺乏使各种资源持续减少,人类正面临巨大的生存环境压力。

3.4智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智能工业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由此带来的却是,汽车的大量增加,重工业企业的不断产生,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这些问题使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生物多样性带来致命性的破坏。

3.5外来物种的侵入

各种的外来物种,如鳄龟等对我国生态链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一些生物体被攻击,外来物种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生态的整个大环境都被破坏。

4.生物多态性保护的策略

1).从意识形式根本上解决人类对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视程度,加强教育宣传和思想指导,只有让人们清楚地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家园,只有在意识上认真地去对待生活中点点滴滴,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大家园。

2).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惩对环境破坏和污染者,对违法犯罪行为严惩不贷,不仅要人们树立道德意识,还要使人们树立法律意识,要让所有人清楚破坏生物多样性就是违法犯罪。[26]

3).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一些濒危动植物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采用人工育种的方法对一些面临灭绝的生物进行人工繁殖。并且将所有稀有动物全都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的名单中,禁止任何人非法打猎和摘采。并且适当扩大保护区的规模,将一些植被丰富区域建立为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开采资源。[27-28]

5.各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层面的分析和指导

5.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联合国的领头下,世界各国逐步达到共识,对各国气候问题签订合约书,各国应无条件地对本国气候变化,治理情况和核心技术无条件地与全世界共享,以促进各国相互借鉴和学习。气候问题并非平白无故而产生的,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联,例如一些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虽然导致全球气温变暖问题的原因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人类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且联合国在2013年9月公布的第五次年度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5)中也阐明了“由于人类频繁活动所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地球冰川将会大面积融化,70%的陆地将会成为一片汪洋!

5.2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的治理也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项目,我们必须将综合治理和防治相结合才能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水污染治理方式是进行技术革新,建立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技术进行过滤污水源,这仅仅是从外部层面进行治理,而往往忽略了对水体本身内部因素的考虑,对水的源头防治考虑欠佳,如果源头出了问题,任何技术层面将无济于事。

6.总结

生态多样性和环境治理问题事关国家人民福祉,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向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永久宣战,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力量引擎。

参考文献:

[1]  李仕兵,赵定涛.环境污染约束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模型[J].预测.2008(01):09-11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污染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