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与异化角度看《红楼梦》饮食名称英译

2019-10-20 07:32王秀秀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归化英译异化

王秀秀

摘要:《红楼梦》饮食名称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从归化与异化角度出发,对比杨宪益和Hawkes译本,分析了茶、粥、菜肴三类饮食名称的英译,旨在准确地英译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特色的饮食名称,以使中华饮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归化;异化;《红楼梦》;饮食;英译

1.引言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不仅属于中国,更加属于世界。其英译工作从未间断,前前后后共产生了9个译本,其中以杨宪益和Hawkes译本最为权威。然而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对于饮食名称的处理手段也大相径庭,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来看,杨译本注重异化,将中华饮食文化的意境原汁原味地表达了出来;而Hawkes译本则更加注重归化,符合西方读者的饮食和思维习惯。自两种译本发表以来,学术界对这两个译本,即归化还是异化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将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并在对杨宪益和Hawkes译本中饮食名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的观点,以期有助于蕴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饮食名称的英译工作。

2.《红楼梦》饮食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在描写人物情节的同时,也穿插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占了大量的篇幅,林语堂在《饮食》一文中写到:“任何人翻开《红楼梦》或者中国的其他小说,将会震惊于书中反复出现、详细描述的那些美味佳肴,比如黛玉的早餐和宝玉的夜点。”(晓白、晓珊,1993)拒统计,《红楼梦》中涉及的饮食名称种类繁多,上至山珍海味,下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不仅反映了清代早期饮食生活的最高水平,更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研究中华饮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同时也为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理解中国饮食文化,不仅不能有效地传递小说中饮食名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会使得目标语读者也难以领略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不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输出,所以本文就《红楼梦》饮食名称的英译做了相关的研究。

3.归化与异化

文化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的一个难题,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恰如其分地实现翻译的对等困扰着许多译者,为此,中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翻译策略,而其中以“归化”和“异化”最为经典。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首次提到这一观点,他指出:“翻译只有两种方法:要么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让读者去接近作者,要么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让作者去接近读者。”(Andre,1977)韦努蒂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理论观点。《翻译研究词典》根据韦努蒂的见解,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使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 & Cowie,2004)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ibid,2004)这一理论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跨文化翻译的问题,但是归化和异化之争却从未停止。本文就以《红楼梦》杨宪益和Hawkes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的应用。

4.《红楼梦》饮食名称英译之归化与异化

《红楼梦》中饮食涉及范围广泛,本文将从茶、粥、菜肴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方面探讨《红楼梦》中饮食名称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4.1茶名称

“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茶源于中国,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品茶论茶更是文化和地位的象征,而作为封建文化贵胄家族的贾府更不可能离开茶。

例 1: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曹雪芹、高鹗,2005)

杨译:“I know,” replied Miao-yu smiling. “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the Yangs,1978)

Hawkes 译:“I know you dont,” said Adamantina with a smile. “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Hawkes,1980)

“老君”在中华文化中指的是慈眉善目的寿星,同时又兼有德高望重之意,如“太上老君”,在此则暗含着贾母在贾府中尊贵的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类似的意象,因此Hawkes采用归化的策略将其译为“Old Mans Eyebrows”,虽然此种译法更易于西方人的理解,但并不符合其中的文化语境;“Patriarch”有“家长,族长,元老”之意,显然杨宪益将其异化为“Patriarchs Eyebrows”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但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普通读者来说就会晦涩难懂。

4.2粥名称

粥是养生佳品,像贾府这样的贵族世家,更是注重养生,因此红楼美食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粥文化,例如奶子糖粳米粥、碧粳粥、香薷粥、燕窝粥、鸭子肉粥……这里以奶子糖粳米粥为例,分析红楼中粥名称的英译。

例 2:……(王熙凤)及收拾完备,更衣盥手,吃了两口奶子糖粳米粥,漱口已毕……(曹雪芹、高鹗,2005)

杨译:By the time she had finished her toilet,sipped some 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 and rinsed her mouth…(the Yangs,1978)

Hawkes 译:After having completed every arrangement for the day,she changed

her costume,washed her hands,and swallowed a couple of mouthfuls of milk.(Hawkes,1980)

在此粥名的翻译上,两位译者的翻译相差甚远,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此粥的原料及做法。“奶子”即牛奶,这是满族人对乳品的总称,糖即白糖再加上营养丰富的粳米(这种米是大米中的精品,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吃的起)。此粥的做法是将梗米烧至粘稠,再加入鲜牛奶与粥搅匀同煮片刻,吃时撒上糖即可。首先凤姐患有不足之症,再者她是贾府第一管家,食用这道奶子糖粳米粥不仅符合中国的药膳,又与她的身份相称,再合适不过了。白糖和粳米都属于中国特色的食物,西方人对其不甚了解,Hawkes直接将其归化为“milk”牛奶,而省略了其他两种原料,虽与原料不相吻合,但是符合西方人的饮食文化,更易为西方人所接受;而杨宪益则采用异化方法将其翻译为了“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 ”,将此粥名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4.3菜肴名称

例 3: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她。”(曹雪芹、高鹗,2005)

杨译:“Give her some fried egg-plant,” proposed the Lady Dowager with a smile.(the Yangs,1978)

Hawkes 译:“Give her some of the dried aubergine,” said Grandmother Jia.(Hawkes,1980)

“茄鲞”这一名称想必很多中国人都不甚了解,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茄鲞的原料和烹饪方法。首先,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茄子,那什么是“鲞”呢?其实“鲞”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腌制干的魚或块状蔬菜。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凤姐在《红楼梦》中有提及:“你把才下来的茄子皮削了。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和香菇、蘑菇、鲜笋、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切成丁子,用鸡汤煌了,用香油一收,再用糟油一拌,盛在坛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现炒的鸡爪子肉一拌就行了。”(曹雪芹、高鹗,2005)从原料及做法来看,杨译本倾向于其做法,属于异化译法;而Hawkes译本展现的是其形态,属于归化译法,两种译本各有侧重。

4.4小结

通过分析这几种饮食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杨译本更倾向于异化,而Hawkes译本更倾向于异化,虽然“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与归化译法取得平衡,甚至可能占据上风,”(孙致礼,1999)“但是,有学者在对 170 多年来十余种《红楼梦》英译本进行深入研究,并到美国大学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与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译本相比,杨译无论在读者借阅数、研究者引用数,还是在发行量、再版数等方面,都远逊于霍译本。而后者无论文化身份还是翻译策略,均非中国公众的一厢期待。”(胡安江,2010)由此可以得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归化或是异化,两者各有特点,在翻译时要根据译本的实际用途做出适当的选择。用于学术研究的译本,宜采用异化的策略,译出源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传播中国文化;而那些仅用于读者娱乐消遣,大概涉猎的译本则宜采用归化的策略,尽量向译入语靠拢,以符合西方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这样才更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吸收。

5.结语

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杨宪益和Hawkes两种译本中经典饮食名称的英译方法,发现“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目标读者的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会相同。”(郭建中,2000b)译者在翻译饮食这类的文化负载词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为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异化策略不能避免,但“我们采取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孙致礼,2002)

参考文献:

[1]  晓白、晓珊选编.名家谈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9.

[2]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Luther to Rosenzweig[M].Assen:Van Gorcum,1977.

[3]  Shuttleworth,Mark & Moira,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Z].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Yang Hsien- 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Z].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6]  Hawkes,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Z]. 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80.

[7]  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C].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8]  胡安江.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J]. 中国翻译,2010(6).

[9]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b.

[10]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1).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猜你喜欢
归化英译异化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