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表演性的探究

2019-10-20 07:32罗珣王玉洁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罗珣 王玉洁

摘要: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表演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发展历程,在表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身韵从单个元素走向身韵组合,反映出中国古典舞对于艺术表现的追求不断深化。为此,本文主要对身韵组合的表演性进行探究,希望能夠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表演性

所谓“身韵”,是指中国古典舞中身法与韵律两者的统称,其中,身法是指舞蹈表演者的外部体态身姿运用技法,韵律则是舞蹈表演者内部的艺术内涵表现[1]。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身韵”可用于整体评价一个舞蹈表演者的综合表演水平,反映出中国古典舞对于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探讨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的表演性,对于促进中国古典舞实现创新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身韵组合的构成分析

(一)身韵组合概述

身韵教学主要是指对于各类身韵基础元素(提、沉、移、旁提等)的教学,其核心在于只求形神一致、身心合一,将这些基本动作在组合中进行合理运用,充分表现出每一个单独动作的深刻内涵与广泛外延[2]。由于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的表演性以基础身韵表演元素运用为基础,因此必须对每一个元素进行充分把握,包括把握其运动轨迹(平圆、立圆等)、动势特点(闪、回、转等)、对比法则(逢开必合、逢冲必靠等),才能充分实现身韵组合的表演性。在运用各类表演要素的过程中,身韵组合的表演性会伴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实现身韵组合的表演性,目的并不是为了动作的华丽或是炫耀舞蹈技巧,而是为了打造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独特风格、即着力运用不同的肢体形态以及内心暗指与想象去表达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质与文化特征,增强舞蹈演员运用肢体语言的能力以及舞蹈艺术表现力。

(二)身韵组合的运用形式

身韵组合的综合运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强化型,通常使用各类基本手位进行组合,或者运用云手系列盘手动作进行组合;(2)综合型,比如青龙探爪组合;(3)变化型,即包含多种变化的类型,如大开大合云手组合、云手大揉球组合等;(4)情绪型,比如《驯龙》这一经典身韵组合。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表演性分析

(一)身韵组合的表演性

身韵组合的表演性并非是指某一具体作品中的表演个性,而是对各类身韵动作的普遍性生成、转化和应用[3]。在运用身韵组合进行表演时,必须将各个动作的表演要素和表演特征提炼出来,仔细规定不同元素在一般情形中的普遍性意义、在特殊情形中的具体性意义,从而对身韵组合的风格进行规范。作为中国古典舞系列课程中主要以增强学生表演能力为目标的核心课程,身韵组合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对于舞蹈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身韵中的各类不同要素,能够向观众传达不同层面的意义,取得综合性表演效果,并向观众传递某种情感,使观众获得沉浸式舞蹈欣赏体验。

(二)身韵组合分类

身韵组合本身可以分为三类,即功能性身韵组合、表现性身韵组合、表演性身韵组合[4]。其中,功能性身韵组合是基础,唯有充分掌握好这一类型的身韵组合,打好身韵组合表演基础,才能取得理想的表演效果;表现性身韵组合直接影响着身韵的风格;至于表演性身韵组合,其主要为身韵组合赋予形象性和情感性,直接关系着舞蹈艺术的舞台表演效果。由上述对不同类型身韵组合的分析可知,表演性身韵组合与其他两类身韵组合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否则就无法突出各个身韵元素的特征、无法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

(三)逻辑化的声韵组合

身韵组合虽然包含众多元素,但十分强调元素之间的逻辑性,要求身韵组合必须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系统。这种逻辑性主要体现为构成身韵组合的不同元素存在递进、渐变等关系。舞蹈艺术正是因为对不同的身韵元素进行了个性化组合和诠释,才具备独特的艺术张力。比如,在运用“燕子穿林”这一经典身韵动作时,如果表演者想要将其用于表现激烈的情绪,那么他就会使用快穿快收的方式来呈现这一身韵动作;如果表演者想要将其用于表现思绪万千,那么他就会使用快穿满收的方式来呈现这一身韵动作。其中,不同情绪的呈现,主要是通过对动作节奏加以控制而实现的,有助于舞蹈表演者表现内心情感。

(四)表演性声韵组合的情感传达功能

舞蹈艺术的根本表演目的是通过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向观众传达某种特定的感情[5]。表演性身韵组合因具有情感传达功能而对于中国古典舞在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和应用身韵组合的过程中,舞蹈学习者从单个身韵元素学起,接着学习某一类型的声韵组合,再学习综合性和情感性身韵组合表演,他们的舞蹈诠释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将不断提升。表演性身韵组合把单一身韵元素升华为能够传达情感的独立表现形式,使舞蹈学习者真正从形体层面达到身心合一境界。

(五)实现身韵组合教学向身韵组合舞台表演转变的核心要点

首先,舞蹈表演者必须掌握好功能性身韵组合,打好基础,提高肢体语言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其次,需要以舞台表演为目标强化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将情感表达作为充分掌握功能性身韵组合后的教学重点,增强舞蹈学习者身体表现力;最后,在真正进行身韵组合表演时,表演者必须实现身心合一、内外相融、神形兼备的表演状态。为达成这一目标,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之外,学生也应在学习身韵组合的过程中不断领悟和体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身韵组合的表演性,是区分于身韵组合的功能性和表现性的一种特性,强调在运用身韵组合的过程中完成具备真实性的情感表达。表演性身韵组合主要通过对各类基础性身韵元素加以综合运用而得,反映出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

参考文献:

[1]  吕微.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品鉴,2018(11Z):186-187.

[2]  代婷婷.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J].戏剧之家,2015(08):164.

[3]  谢丹.中国古典舞表演性组合的训练[J].剧影月报,2018(1):79-80.

[4]  陈静.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与意蕴[J].剧作家,2016(4):159-160.

[5]  曾明慧,张军.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40-43.

作者简介:罗珣,1999年8月出生,汉族,四川成都,西华大学,本科在读,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表演。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
对武术“雁形”导引训练法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