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徐悲鸿国画艺术研究

2019-10-20 09:15付轩宇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徐悲鸿

付轩宇

摘要:在二十世纪初,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需要新鲜血液的输入唤起国画原有的生命力,作为“西学东渐”关键人物之一,徐悲鸿主张中西融合艺术,提倡把西方写实主义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促进了传统中国画的改良与革新,其独特的审美观念让国画艺术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效果。通过对徐悲鸿国画作品的研究,了解其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突出中西融合的国画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论述徐悲鸿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今国画领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徐悲鸿;中国结合;传统国画

一、徐悲鸿国画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恶劣的时代背景下,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陈旧的社会观念让国画艺术始终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气息,一味地重复,甚至是抄袭古人画作,创作作品风格单一,没有灵魂,丧失了国画艺术的魅力和内涵,这样腐朽的风气使中国画的发展停止不前,甚至在倒退,严重阻碍了国画艺术的发展。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国内社会出现了新思潮,与传统的中国艺术发生强烈的碰撞和融合,同时促进了中国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悲鸿主张中西结合的国画艺术,利用西方的绘画特点来改善落后的传统的国画艺术。

(二)求学背景

徐悲鸿自幼喜爱绘画,具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在父亲徐达章的教导下,很小的时候就学完《论语》《易》等诗经,奠定了理论基础。徐悲鸿虚心学习、勤学苦练,在绘画水平和绘画理论上得到极大的提升。平时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物,并进行描绘,通过临摹吾友如的作品,提升了自身的绘画能力。因家境贫穷,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与父亲靠卖字画为生,让年少的徐悲鸿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这些悲惨的经历也影响了他之后的绘画风格和绘画观念。父亲因病去世后,徐悲鸿只身来到上海,而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如意,求职无果的徐悲鸿在异乡越发穷困潦倒,随后在朋友黄警顽的介绍下,拜访了当地的名家,更是有幸拜康有为先生为师,在推崇绘画的写实风格方面有许多相同见解,让徐悲鸿的书法水平得到较大进步,也对其绘画思想和艺术道路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康有为的推荐下,徐悲鸿赴法留学,真切地体会到异国美术发展的盛况,目睹了国外艺术的理性和魅力。徐悲鸿艰苦的在欧洲度过了八年的求学之路,在艺术名家和世界名作的熏陶下得到启发,毅然选择回国,提倡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

二、徐悲鸿国画艺术的特征

徐悲鸿对于国画艺术推崇求真务实的态度,反对无形无体,随意玩弄笔墨的方式,同时也秉持这对于西方写实主义的科学性,他的中国画作品结合了形体、结构、敏感等西方绘画因素,体现了徐悲鸿独特的国画艺术特征。

(一)具有传统中国画的求真性

徐悲鸿在欧洲学习的八年,自身的绘画水平和艺术心得取得极大提高,在回国后,认清了当时国内绘画所存在的弊端,想要做出大胆的尝试进行革新,结合自己学习的西方写实主义运用到传统中国画中去,并用笔墨的方法表现出来。在传统国画中,强调笔墨与书法的共通性,特别是在文人画盛行的时期,书法观念对笔墨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理念,这一现象虽然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但是过度注重书画结合,导致了绘画形体方面的忽视,逐渐形成了当今国画艺术轻视形体造型的观念。徐悲鸿在此时大力推崇唐宋自然主义的绘画理念,因为自然主义的特点在于对客观物体造型描绘的准确性,以及求真务实的绘画精神,与西方的寫实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徐悲鸿在改革中国画的尝试中,合理的把造型严谨和求真观念融入国画的创作中。

我们可以从徐悲鸿的国画作品中看出,其写实、求真的创作特点,并借鉴和传承了传统国画中的骨法用笔,在刻画对象时,用笔墨的干湿、浓淡、轻重来表现形体的结构和质感,这也是徐悲鸿在写实主义画法后的主要创新之一,加上先前在书法方面的深厚功底,更是做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也形成了他后来国画创作的一大特点。

徐悲鸿 《愚公移山》,纸本设色,144×421cm,1940,现藏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在1940年所创作的《愚公移山》,是典型的结合了多种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方法,去描绘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人物和景象都是骨法用笔进行绘画的,人物表情夸张,人体动态幅度大,在创作的过程中,是相当有难度的。整张画以笔墨为主,徐悲鸿精通各种笔法,利用手的轻重对形体的起伏轮廓进行表达,利用笔的停顿对形体的结构、骨点到位的刻画,既扎实有力,又流畅自如,加上写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展现出的绘画内容更具真实性,这是在传统中国画中前所未有的。

由此看出,徐悲鸿在传统中国画骨法用笔的基础上,合理的结合了西方写实主义的创作理念,让西方绘画的写实特点很好地融入了中国画中,这也形成了他在国画艺术的创作中,展现出最具特色的风格之一,在以往中国画中所看不到的,通过中西融合,更具真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作品有了新的体现。

(二)具有西方写实主义的科学性

传统中国画里,画家多以居家创作,脱离现实生活,具有“画于南窗之下”的弊端,绘画题材一味地效仿和重复,缺乏自主创新性。徐悲鸿所提倡的西方写实主义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其绘画思想和创作方法都更具科学求真性,想要改变传统中国画创作的不足,须将写实主义的特点灌输于中国画的创作中,主张“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只局限于传统绘画中固有的、落后的理念,应推陈出新,展现出国画艺术新的时代面貌。

除了人物画,徐悲鸿的山水画也是如此。他在1938年创作的《贺江景色》(图1)也是运用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观念和方法,画中描绘的是广西贺州的美景,徐悲鸿触景生情,用水墨的绘画方式描绘了贺州当时的美丽景象,重点在对于当地具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在画中依然清晰可见,例如灵峰山、马头山等代表性地点,对比如今现实生活中的贺州景象,仿佛再现一般的相似,不仅可以在画中找到真实对应的静物,还能以画中山和树的方向,大致推测出作者当年的创作地点。体现了徐悲鸿创作对于客观事物观察的细致,和造型思维的严谨,充分说明了西方写实主义科学的、求真的创作精神。

三、徐悲鸿国画艺术的成就及其影响

(一)徐悲鸿中国画艺术的成就

徐悲鸿引进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方法,不仅让自身创作拥有了崭新的艺术气息,甚至还影响了国画艺术的发展方向。传统中国画长期弥漫着落后的复古风气,创作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对于这种衰败的情形,主张用写实主义科学的、求真的精神替代传统封建的绘画思想,让创作的作品更能尊重客观对象,放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特征,徐悲鸿的出现扭转了传统国画衰败的局势,为传统中国画指引了新的方向,不仅丰富了国画艺术的绘画技法,而且还扩宽了国画艺术的绘画领域。徐悲鸿所取得的成就,是对传统中国画的扬弃,是中西融合的创新。

(二)徐悲鸿对当今国画艺术的影响

作为中西结合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认为美术教育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他引进西方美术教育的学院制,在中国创建了正规的美术学校,把学院式的美术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和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把素描当成必修内容,认为学习素描能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提升其造型水平和观察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今的美术课堂中,依然广泛沿用着徐悲鸿的素描课程。除美术教育外,徐悲鸿对于国画创作的创新思想也对之后的画家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促进当今国画名家辈出,更多新人新作的不断涌现。还有他在国画技法方法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把笔墨的运用修炼到了极致。在国画创作方法方面,逐渐形成写生化的模式,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更加尊重客观对象,这都能够体现徐悲鸿对当今国画界的重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四、结语

本文对徐悲鸿的国画艺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画中的笔墨能够与西方写实主义融合进行创作,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既继承了传统国画独有的笔墨技法,又能真实的描绘客观对象,达到了创作方法与绘画内容的统一。在徐悲鸿的国画作品中,没有墨守成规,而是推陈出新,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还对后来的众多画家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悲鸿.徐悲鸿谈艺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冠中.永无坦途[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3]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黄土画派文集[M].石齐艺术研究会,2012.

[4]张曼华.徐悲鸿倡真求实的艺术观[J].美术,2003(06):75-78.

[5]张小鹭.论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与方法及其现实意义[J].艺术教育,1996(02):29-32.

[6]康凯.论徐悲鸿的美术观与中国画教学[J].新美术,2014,35(07):123-126.

[7]华天雪徐悲鴻的中国画改良[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8]李公明.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与新中国画改造[J].中国美术,2016(06):60-62.

猜你喜欢
徐悲鸿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盖着邮章的假邮票
《墨猪图》
徐悲鸿:走投无路,幸有“黄扶”
徐悲鸿笑对侮辱
徐悲鸿谦卑
宽宏成就徐悲鸿
徐悲鸿的底线
不能送人
徐悲鸿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