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长征》的叙事艺术

2019-10-20 10:24魏媛媛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长征纪录片

魏媛媛

摘要:“秋风瑟瑟,雁阵惊寒。1934年10月16日,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江西于都河码头,突然繁忙起来……”这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长征》,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的描述。本文以该纪录片为例,旨在探讨叙事艺术在历史记忆和新时代长征路的崭新维度下的呈现,从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纪录片;《长征》;叙事艺术

这一部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文献纪录片是如何真实地、有质感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又如何在“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间具有审美价值?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又如何通过纪录片实现其严肃、昂扬、奋进的气息与影响力?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长征》在观者心中留下的历史记忆与时代意义的最佳载体是叙事艺术。其叙事内容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即在纪录片《长征》中主题和意义的有效表达。

一、纪录片《长征》中叙事内容的分析

纪录片的艺术是永恒的,纪录片的创作更在于弘扬精神,坚持价值。叙事的内容,即导演所要讲述的故事,这是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前提。

纪录片通常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相册”,能真实地再现历史。纪录片中毛主席就长征作了总结,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革命力量的恢复、发展、壮大至取得全国胜利,群众基础的建立,长征精神的铸就……事件成为历史,但纪录片的“叙述”,获得了崭新的重構价值。

《长征》是一部代表性作品,多角度的叙事下历史进程的演进并非是简单的还原,以现在时空中的纪念长征胜利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叙事主线,同时在片中安排了大量的当年亲历者的讲述,并穿插史料镜头,戏剧因素使得纪录片的时、空维度得到更好表达,透过影片本身还带有体悟与反思。长征与新世纪的长征交替展现,片中第一集是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以及摄制组探寻长征足迹,长征并未远去的新意义被提出。第八集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长征精神的传递。2012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世界阐述“中国梦”,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格局。长征精神的诠释在影片人物回忆录、历史影像、访谈以及影视剧片段的加入和情景再现下都舒展开来。

建国之始到新时代,物换星移,两万里又在今天“重现”,旧曲重听,除了长征精神的洗礼,更多的是“新长征”之路该如何去走。代表我们国家、民族的影像志已让人深刻铭记,新时期的“长征路”也翻开新的篇章。

二、纪录片《长征》的故事结构分析

纪录片叙事的表现形态即为结构,如何进行叙事、讲故事,各个镜头或段落是否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的形象,这就是作品的结构问题。一部影片的整体布局层次分明且结构完整,各个局部的构成和衔接自然过渡且融会贯通是结构的基本要求。新颖独特的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观看的兴趣,从而保证节目收视率。完整、自然、新颖、严谨、统一的基本结构要求加之影片创作者的美学追求定会成就一部优秀作品。

在《长征》中,故事的实现效果是通过在时间线内,长征途中的典型事件和重大转折点来表达。战略转移开始迈出第一步,1934年11月27日部队渡湘江,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四渡赤水、顺利渡过金沙江掌握主动权;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坚持北上,翻过六盘山,11月初在甘泉会师。典型事件和重要转折点都在时间线上串联,长征的意义一直是整部作品强调的重点,还有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军民鱼水情交织成故事的辅助,传承精神和时代要求被提出,新时代更要赋予故事新的意义。

在时间的递进中娓娓道来的长征之路、长征精神、民心所向虽是组织故事的基本框架,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线分隔。《路在何方》和《民心所向》这两集采用预叙的方法,观众在时间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历史。《伟大转折》、《战史奇观》、《跨越极限》、《百川归海》都是倒叙的方式,如在《百川归海》中,美国记者埃徳加·斯诺向毛泽东提出一个问题“你一生中遇到的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以事件的结果和影响讲起,突出细节的表现,设置悬念,并加入鲜为人知的人物感受,引起观众的心理期待。时空关系的复杂要求叙事要流畅,以达到引领目的,每一集的结尾都会以上帝视角抛出问题,从而使段落自然过渡,预叙使结构趋于完整,为下一集的呈现埋下伏笔。

三、纪录片《长征》的叙事视角多样化分析

不同的叙事视角会有不同的观赏感悟,对于《长征》而言,宏观叙事与微观视角相得益彰。

在片中,描述工农红军长征的整体路线,直抒长征影响深远的笔墨是众多的,这源于纪录片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也是传递意识形态的工具。“中国的纪录片必须作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承诺,这是它的意义,也是它的力量。”这是吕新雨教授对“意识形态”的表述,由此表现在纪录片《长征》中的叙事视角也以宏观视角为主。解说词的表述为纪录片的宏观叙事树立标杆,《民心所向》中说到“走进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承载着5000年灿烂文明,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梦想……向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披波斩浪,胜利前进。”冷冶夫的创作观点提到“纪录片是最客观的主观记录,”在《长征》里即是最好的例证。

而微观视角体现在面对长征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创作者从细节出发,片中多次出现亲历者讲述途中艰险,大量的影像资料、动画特效、文献资料、回忆录还有外邦友人的著作手稿等一些符号性的事物,在片中每一次出现,创作者都进行了音画组合。在第一集中就有八位军人讲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极力突出红军行军途中的艰难困苦和长征的厚重感以及作品蕴含的深意。捕捉和抓取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细节也是纪录片导演意识的集中体现。

四、结语

纪录片《长征》,之于时间、之于影像、之于故事都承载着重量、力量与能量,在原有的“主旋律”基础上重新以“社会化”的意识融入,实现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长征》作为历史纪录片它不可能被摄录,重建的前提是故事化的创作方法,由此带来的便是叙事艺术的呈现,在这里包涵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通过画面组合强化故事性,一组油画做为新颖的视听元素,显示出其特有魅力。加上对立的人物情节综合运用,如在“两河口会议”上的严重分歧:中央红军主张北上陕甘抗日,张国焘却主张南下川藏地区,利用对立的人物组合故事实现戏剧化。第八集中的现代化建设选取了贵州遵义县花茂村,突出对扶贫的关注,用镜头对准人,获得的是真切感;前期拍摄和后期剪接的精心制作使作品精良工整,毛主席的诗词也被收入影片叙事,带给观赏者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正如江英说,“思想与情感对一个片子而言是相得益彰的,因为思想本身就能够促进情感,情感又能够促进观众对思想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田华.纪录片《长征》特点分析 [J]当代电视,2017(7):38-39

[2]  闫东.《长征》的新创作创作的新长征[J]当代电视,2017(3):36-37

[3]  何苏六,丰瑞.纪录片创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长征纪录片
Rough Cut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
以水墨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