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待优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2019-10-21 07:03王振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8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文章

王振红

语文教学十余载,曾经的“痛”记忆犹新——任教的初一两个班级,一共48位男同学,语文入学考试只有1名及格,作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不会写” 。怎样才能提高待优生的语文成绩?思考再三,我选择重点从作文入手。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策略一: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

中国传统的文论是“文以载道”,历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德育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要文道合一,树立教书育人的总体意识。所以,无论继承传统还是依纲教学,我们都须把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提高德育修养放在作文教学的首位,使写作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待优生的思想和生活起到导向作用。

事实上,提高学生德育修养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古人强调“文章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又说“气大则声宏”。这“意”和“气”都是指思想修养,思想水平高,文章的立意、境界自然高。当代中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尤其是待优生,一方面改革大潮带来的万千气象让他们惊诧不已;另一方面社会上的阴暗面又给他们幼稚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这些在作文中都时时有所表现。教师应结合具体作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从而达到准确审题的目的,这要比空谈审题技巧有效得多。

除此之外,我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革命理论、正确观点和思想情操的教育,使他们受教于课堂,得益于作文。

策略二:在生活中扩大素材积累

“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调查发现:言之无物正是待优生作文的普遍现状。仔细分析,他们“无物可写”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缺少经验,对有些作文题实在是无话可说,我把它称之为——“真缺米”。对这种情况,要想方设法帮他们“找米下锅”,引导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扩大眼界。第二种情况我把它称之为——“假性无米”,很多待优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瞪着眼睛干着急;有一些则把作文看得过于神秘,觉得身边小事与写作无缘,宁可绞尽脑汁编胡话,也不愿写身边小事。这两种学生的共性是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使他们相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为此,我设置了课外实践课——“寻找不和谐音符”,带领学生到大街上寻找“错别字”,广告、标语、店名……找到了很多,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大家都高兴地说:“明察秋毫的确是有用的啊!”

策略三:在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

现行教材是综合型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三位一体,在具体体例上,又多以文体相同或类似的范文组成单元,以单元知识构成单元重点,以单元知识中的写作训练体现写作体系。这种体制的优点是便于讲读和写作相结合,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体现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作用,使课文和写作合为一个整体。

具体操作时,除细心体会教材单元意图外,应以课文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方面,切实掌握有用的知识,获得可以运用的技能,进而真正做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让教材的设计落到实处。如:在讲读的同时,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训练,以提高写作技能。这样教学,通过作文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我在教授完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后,马上让学生写一篇说明文,注意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可以从最简单的东西写起,写身边的东西,找到写作乐趣。

策略四:在讲评上开发本土资源

很多教师进行作文讲评的次数并不多,不是每次作文都讲评,而是多次作文后,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而且只是大致指出问题,也不给出参照文章,学生常常听过即忘。我的作文讲评次数很频繁,除了在作文课上进行,讲评学生文章中的优点,激起他们心灵的浪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外,我还专门设置了讲读课。在讲读课上,我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讲读的主体,他们自己分析文章的优缺点,评选优秀文章,每个人都是小老师。在审阅文章的同时,吸收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而且,每次作文评讲,我都要选取待优生的优秀作文进行点评,给他们鼓励,哪怕只有一句话或一个成语用得好。一次,金同學在作文中引用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我在课上表扬了他,课后他对我说:“王老师,我以后会多看课外书,多积累些好的句子……”其他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也很喜欢看课外读物,积累好词好句。每周一次的“佳句摘抄”(周记),他们都写得认认真真,还写了“摘抄感言”,都想在评讲时受到表扬。

策略五:在进步中激发写作自信

《走向新教育》一书中提到:“自信心和成就感比知识更重要,信心是一个学生成功的触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与成功的关键。”写作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正确的指导仅为作文的成功提供了条件,能否写好文章关键在学生一方。所以,我在研究作文教学规律的同时,更多的时间在研究学生:如何让待优生树立信心。

好的文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是智力因素得以开掘和发挥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应把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放在写作指导的第一位。待优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意识,就会在其心底变为练笔的激情,驱策他们调动意志的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克服困难,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信心自然建立起来了。

策略六:写作时牢记作文“三字经”

作文写作“三字经”——字数满,字迹清;语句顺,段落明;叙事清,辞藻精;主旨亮,分数赢。

这是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作的作文写作要求,根据多次苏州中考作文阅卷要求及自己的阅卷感受提的几点写作建议。“三字经”从作文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到更高要求延伸,由浅入深进行点拨、训练,在待优生及文学社学生中推广,几年实践下来,效果较好。

学生写作积极,文章纷纷发表获奖。2018届毕业的学生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作文有3篇,获苏州市及太仓市级奖项的作文有12篇。从教至今,指导学生在市级以上刊物及活动中发表文章、获奖200多人次。

总之,转化待优生是一门艺术,农村初中待优生作文提升策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始终坚信,如果能找准待优生后进的真正原因,补足“短板”,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真正做到“知彼亦知己”,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与信心,转化提升待优生,将“短板”打造成“长处”就不再是难事。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文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