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历史剧中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问题

2019-10-21 06:49罗朝威洪嘉浓管文杰张娉睿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剧意识问题

罗朝威 洪嘉浓 管文杰 张娉睿

摘要:在我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历史意识的传递、历史智慧的开发,很多时候是通过较为通俗的艺术形式进行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此篇文章通过《大秦帝国》这部历史剧来深挖当下历史剧中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问题。

关键词:历史剧;意识;问题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进一步为经典的历史正剧作品做了框定。他认为,历史正剧至少应该强化三种记忆:史实记忆、史鉴意义、史诗记忆。当下的历史剧创作难点既不在史,也不在剧,而在于怎么样变史为剧。《大秦帝国》在这些方面为历史正剧创作提供了不少可圈可点的经验。该剧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题材,讲述历史转折时代秦国的转型、上升、崛起。转型、上升、崛起,这些既是形容两千多年前那个时代的热词,也是今天时代的主旋律,因此该剧完成了一次今人跟古人的对话,让今天的观众产生共鸣。同时,该剧处处从大处着墨,坚持以宏大叙事反映历史真实,并且生发出新的历史想象,又有效地避开了历史剧容易偏向后宫、野史的陷阱,这都为历史正剧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如何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历来是历史剧创作的难点,也是历史剧创作中的永恒话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指出,历史剧要尊重历史,同时要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再现历史。所谓艺术真实就是通过艺术虚构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使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历史叙事有戏剧性,而虚构可能发生的事是对历史的补充和丰富,使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加具有戏剧性,使历史剧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较为完美地统一起来。只有怀着敬畏历史的态度,历史剧才能拍出艺术上的历史感,正如《大秦帝国》中兵器、酒杯、宫殿等道具以及人物的称谓、动作,甚至包括公子虔脸上戴的假面具,都尽最大努力为观众提供真实的历史氛围。又比如《大秦帝国之纵横》,全剧展现了秦惠文王在张仪的辅助下,纵横捭阖,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秦国强大基础的曲折故事。影像化的叙事再现了历史,而剧中通过细腻的戏剧虚构,把秦惠文王的日常生活、个人情感表现得栩栩如生,很有生活质感。

二、历史正剧的启示作用

历史剧不能是历史教科书,同时又不能回避对历史面貌的揭示和对历史观点的诠释,也就是要有正确的历史观。

正如《大秦帝国》给我们的启示那样,历史题材没有限制,可以做成王朝的演变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也可以做成历史传奇人物的故事,还可以用正剧、悲剧和喜剧的方式来讲述历史,甚至可以像《神医喜来乐》那样用人物传奇的方式呈现一段社会历史的状态,关键在艺术上要做到好看,要把所有虚构的人和事,甚至环境都放到一定的历史中去,使艺术历史化,使历史戏剧化。

虽然《大秦帝国》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但今天来看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鲜活的民族精神和强劲的现代意识。原因很简单,该剧所表现的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正是当下中国所需要的和正在展现的民族精神面貌。所以,这也是《大秦帝国》这样一部历史剧能够在当下产生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三、推广历史正剧的意义

观众追剧,可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些古装言情、仙侠、玄幻等高度类型化题材的确拓宽了古装剧的边界,安放了受众普遍陶醉的浪漫主义情怀,也给观众带去了多维别致的情感体验。但历史正剧作为古装剧单元中气度最为恢宏、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王者”,其创作者和播出平台有责任和义务秉承“创作自觉”,自觉以“资政育人”为担当,积极实践历史正剧的艺术创新,用历史正剧的创作标高给种种影视乱象打一针镇静剂,用历史正剧的匠心精神引领影视行业的创作风尚。

实际上,这一代青少年大多生活殷实,受过优良教育,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典型的“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对国家各个领域的进步发展都投之以热切目光,具有天然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他们眼中,璀璨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既闪耀着泱泱华夏的过去荣光,更昭示着巍巍神州的未来辉煌。可以说,年轻人活跃的网络空间,定然不是冲刷淹没历史正剧、主旋律作品等严肃文艺创作的汹涌浪潮,而成了其慧眼识珠、火力全开的时代推手。

四、如何保留传承历史正剧

尽管历史剧创作是时代的需要,但现实中不少播出机构不愿播出历史剧,很多制作机构也不愿染指历史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当时未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网络和地方台的播出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后,第二部《纵横》才得以登陆央视。因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建议,电视剧管理部门在制作公示环节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干預和把关,让历史剧始终成为未来电视剧创作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包括播出、评奖、舆论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都应该对优秀历史剧予以扶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当下的中国最需要像《大秦帝国》这样的历史正剧去帮助我们的民族提高整体的历史素养。在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式微的当下,全社会都应该支持培育像《大秦帝国》这样的创作集体,鼓励他们向历史学家吸取新鲜的历史思维营养,为他们创造一个较好的创作环境。只有这样,中国的历史剧创作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推出站得住、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历史剧创作的阵地才不会丢失。

作者简介:

罗朝威(1998——),男,广东广州人,汉族,2017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洪嘉浓(1999——),女,吉林吉林人,汉族,2017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管文杰(1999——),男,江苏无锡人,汉族,2017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娉睿(1999——),女,吉林吉林人,汉族,2017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国当下历史剧中的历史问题和历史意识》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历史剧意识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是非功过任评说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消防意识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