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业风险管理及其路径选择研究

2019-10-21 08:03张尧路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去杠杆策略分析风险管理

张尧路

摘 要:我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稳定增长,实体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体现在生产者价格指数由负向正的变化。在市场预期基本实现的同时,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关键词:去杠杆;银行;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经济高速发展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泡沫化现象。金融去杠杆作为全球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受到各国青睐。在经济高速发展状况下,高杠杆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营危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经营,维护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银行应合理应用金融去杠杆。

一、金融去杠杆对我国银行的不利影响

安全性是银行的保障,是资金流动与盈利的基础,而资金的流动与盈利会对安全性产生促进作用,如资金流动性强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去杠杆背景下,银行应对风险最可靠的方式是扩大银行自身的资产规模,即保证资金盈利率、资本规模、资金充足率。据专业研究显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应对风险能力成正比。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如果银行无法对资本规模等进行合理调整,将会造成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去杠杆对银行的收益结构造成冲击,导致银行失去盈利机会。如银行贷款业务减少,银行的贷款利息收益就减少,且对银行的总资产造成冲击。各企业不断降低自身资负债率,在进行贷款时会更加小心翼翼,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将会造成商业银行整体资产收益减少,规模扩张减弱。

二、金融去杠杆给我国银行带来的益处

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如果对杠杆进行适度调整及利用,能够为银行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金融去杠杆会导致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的机会减少,使银行利用本应提供贷款的资金进行资金流动,从而减少实际贷款中的不良贷款,促进银行的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盈利性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减少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金融去杠杆能够降低银行的脆弱性,由于高杠杆特性,银行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脆弱性,即收益泡沫化发展,而金融去杠杆能够促进银行调整资产流动结构,减少负债资产流动占比,对收集的闲置资产进行多种方式的应用,从而促进银行结构多样化发展,业务更符合客户需求,促进商业银行合理控制资产使用的各项信息,对银行资金的使用进行精细化发展。在降低银行脆弱性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各项资产配置合理化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利用率。

三、新时期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风险管理与路径选择

1.回归服务实体本质。近期,对于金融去杠杆,“一行三会”出台的相应政策较多,其中就包括《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关于规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等等。若以上政策实施,也就意味着风险准备金计提、监管分类、通道缩减、去杠杆、MAP考核体系趋严。如此,对于银行监管而言,相应的套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关于新时期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风险管理与路径选择,应从回归服务实体本质、推进盈利形式转型、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分析。且以回归服务实体本质为例,从表面来看,若银行增加持有非信贷资产,可在短期内获得收益。然而,若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限,随着非信贷资产持有规模的扩大,后期管理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在金融调控的大环境下,银行应立足于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之上,回归至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以转变表外業务非常态发展、投资高于贷款的局面。故而,银行除却应降低资产扩张速度外,还应以此为基础,积极转变风险偏好,致力于业务的做优、做精、做特,以促进利润的增长。

2.推进盈利模式转型。近期,探析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额度,可知未来一段时期银行将面临企业违约所产生的巨大信用风险。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若企业的产能过剩且负债率较高,就有可能产生不良贷款记录,甚至放弃维护信用关系。在规模扩张层面,银行应坚持稳健经营理念,不仅要重视规模扩张及效益提升,还应有效结合风险管控能力,使三者关系趋于平衡与匹配状态。在银行成长状态考核层面,应以资产盈利能力的提升为考核依据。针对金融去杠杆,银行应建立新型的发展方式,且以“轻资本、重服务”为特点。简而言之,银行应转变业务单一的信用中介职能,致力于提供资产管理、金融市场、投资银行等方面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并保证金融服务的优质性及高效性,进而构建多元化的利润增长极。

3.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探析银行增加杠杆的手段,在久期较长的资产层面,其匹配性内容应为久期较短的负债,而风险较高的负债,其匹配性内容应为风险较低的负债。探析银行主动负债的关键工具,即是同业存单。然而,同业存单的久期相对较短,而其获得的其他资产的资产配置久期却相对较长,较容易产生期限错配风险。由于部分杠杆业务具有滞后性特征,银行应积极收缩规模,并致力于资产流动性的提升。立足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银行应转变扩充负债以匹配资产的逻辑,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资产定负债策略。简而言之,针对同业资产负债,银行应实行精细化管理。在负债端层面,银行应致力于负债端的定价差异化,可采取挂牌利率、优惠利率等多种方式。在资产端层面,银行应对风险资本回报率及经济附加值等指标进行精准核算。

4.对银行经营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应进行各类结构调整,以应对去杠杆对商业银行的冲击。首先,应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导致企业纷纷降低负债,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对银行规模扩张、资本使用现状、负债率进行平衡化研究,提高流动资产占比,改变银行规模扩张及发展依赖负债的思想,对银行的负债对象进行个性化业务定制,促进银行稳定低风险前进。其次,银行需要对去杠杆背景下的各项资产进行结构性处理。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会造成部分企业破产,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这部分企业资产进行正确处理,减少企业更新换代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损失。最后,积极促进业务创新发展,对理财、信贷等多种业务进行经营转型,如面对资本缺失问题,银行可利用合理的负债工具,寻找不同资本补充渠道,不断适应去杠杆趋势下的金融现状。

总之,银行应从市场发展角度入手,适度调整杠杆,促进银行运营结构转型,其路径应通过调整负债结构、推进资本转型、提高风险管理等手段,降低高杠杆及不良贷款等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晓冬.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潜在风险.2018.

[2]王明军.浅谈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业风险管理及其路径选择.2017.

猜你喜欢
去杠杆策略分析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运用
综合施策“去杠杆”
中国如何“去杠杆”?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