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栽培亚侧耳的技术研究

2019-10-21 06:38辛树权张硕吴磊
种子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反季节

辛树权 张硕 吴磊

摘   要:利用东北6—9月份气温较高的时段,研究了4种培养料配方,对亚侧耳这种低温型食用菌进行反季节出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木屑100g、麦麸10g、白灰1g、石膏1g、豆面2g、玉米面2g)对亚侧耳菌丝、子实体性状有显著影响,并且生物转化率达35%,采收期达90d,是4种配方中最适合栽培亚侧耳的培养料配方。

关键词:亚侧耳;反季节;培养料配方

亚侧耳(Hohenb uehelia serotina)属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亚侧耳属真菌,别名冻蘑、黄蘑,是我国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等地[1]。野生亚侧耳以长白山地区的品质最好,是上品菇类之一,营养价值极高[2]。亚侧耳不仅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关文献报道,亚侧耳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3-5]。由于大量采摘野生亚侧耳,其存留量正在逐年减少,目前最常见的人工栽培就是大棚栽培。亚侧耳属于低温型食用菌,一般在10—11月份才可采摘。试验通过对亚侧耳培养基的筛选来进行反季节的栽培,以此来探究亚侧耳的反季节生产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不同季节亚侧耳鲜菇的需求[6-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采用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栽培基地分离保存的菌种“长师008号”进行试验研究。

1.1.2   供试材料

麦麸、木屑、豆面、石灰、玉米面、石膏、17cm×33cm菌袋。

1.1.3   培养料配方

配方的处理设4种配方(以A为对照)见表1。

1.2    试验方法

按照以上4种配方准备培养料,将4种配方的培养料搅拌均匀,将料水比调至60%,培养料闷24h后装袋。装袋采用袋装栽培,用卧式装袋机进行装袋。规格为高20cm,直径10cm,重1kg。常压灭菌100℃保持8~10h。灭菌完成,待菌袋冷却至20~25℃时开始接菌。将接完菌种的菌袋移入菇房进行发菌管理。

菇房条件:温度25℃,湿度60%,40d左右菌丝长满菌袋。后熟管理:菌丝长满菌袋后要经10d的后熟管理,此时的亚侧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原基形成后进行催芽,操作方法:将袋口棉花去掉,底部用刀横划2刀,袋口处形成芽体后经20d左右形成子实体,待长出袋口后经10~15d后实体长至5~12cm时采收。

出菇管理:出菇期菇房温度保持20℃左右,湿度80%~90%,每1h通风20min,光照200lx左右。采收后的新鲜亚侧耳的按菌盖直径、菌盖成熟厚度、菌柄直径、单袋产量等进行测量分类。

2   结果及分析

2.1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亚侧耳菌丝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培养料对亚侧耳的满袋天数、菌丝生长状况、菌丝整齐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满瓶天数配方B最短,其次是配方C和配方D,配方A的时间最长;从菌丝生长状况来看B是最好的,其次是配方C和D,配方A最弱;菌丝整齐程度配方B最整齐,配方C和D较为整齐,配方A不整齐。配方B中含有加富的碳源和氮源,所以菌丝生长的最快且菌丝浓密、粗壮、整齐,相对于其他配方性状最佳;配方A碳源氮源缺乏,生长缓慢,菌丝性状最差,配方C缺乏碳源,D缺乏氮源这2种配方,比A的菌丝生长状况较强但比B差,相比之下配方B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2.2   不同配方培養料对亚侧耳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4种配方对亚侧耳子实体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从菌盖直径来看C最大,纵径D最大,菌盖成熟厚度B最大。但总体来比较,B的子实体性状最佳。由此能够得出结论:氮源能够增加亚侧耳子实体菌盖直径,碳源能够增加子实体菌盖纵径。因此,合理补充氮源、碳源能使亚侧耳子实体性状达到最佳状态。从对亚侧耳子实体性状影响方面来看,配方B更适合栽培亚侧耳。

2.3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亚侧耳生物转化率和采收期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4种配方培养料对亚侧耳生物转化率和采收期有明显的影响。配方A采收期最长(105d),生物转化率最低(12%);配方B采收期最短(90d),生物转化率最高(35%);配方C和D生物转化率和采收期一样,为18%、97d。不同配方产量也不同且差异明显。综合分析配方B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料配方,B中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适于亚侧耳的生长。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对亚侧耳菌丝、子实体性状、生物转化率的和采收期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配方B(木屑100g、麦麸10g、白灰1g、石膏1g、豆面2g、玉米面2g。料水比1∶(1.2~1.5),即水分60%~65%)的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性状最佳,生物转化率最高(35%),采收期最短(90d)。综合各方面分析,配方B最适合栽培亚侧耳的培养料配方。试验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培养料的筛选要严格进行,培养料对于亚侧耳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②严格进行灭菌以免感染杂菌;③栽培过程中管理技术要到位,对感染杂菌的和生长不良的菌袋及时处理掉,避免污染培养室和出菇室,感染其他菌袋。

参考文献:

[ 1 ] 辛树权,赵骥民,沈永.不同培养条件对元蘑菌丝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10):140-142.

[ 2 ] 李晓东,金乾坤,金明姬,等.长白山野生食用菌的功能性应用现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24):265-268.

[ 3 ] 全雪丽,张美淑,黄世臣.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和温度的测定[J].辽宁林业科技,2008(6):15-16.

[ 4 ] 田杰,张大方.亚侧耳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4):63-64.

[ 5 ] 江海霞,赵海,张大方.亚侧耳人工培养工艺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2):59-60.

[ 6 ] 王海英,姜广玉,盛喜德,等.大棚栽培元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56.

[ 7 ] 李宏伟,宋文正.元蘑简易棚栽培方法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6(4):55-57.

[ 8 ] 韩铁均,王志学,周延辉.元蘑的大棚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7):45.

(收稿日期:2019-11-19)

猜你喜欢
反季节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反季节‘四季蜜’龙眼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探讨园林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零污染、反季节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