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菜刺龙牙开发对策与展望

2019-10-21 06:38刘慧楠
种子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开发对策

刘慧楠

摘   要:当前,东北地区刺龙牙野生资源已日趋枯竭,有限的茎秆价格也居高不下,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此项产业恶性循环。因此,需要有步驟地进行人工开发,促使该产业逐步转向良性循环,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将这项产业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格局。

关键词:刺龙牙;栽培现状;开发对策

刺龙牙学名龙牙楤木,五加科,小乔木,高达1.5~6m,树皮灰色、不裂。小枝淡黄色,疏生细刺。叶大,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柄长20~40cm,无毛;嫩枝上刺较长,伞形花序聚生为顶生伞房状圆维花序;花白色,花期为6~8个月;果球形,黑色。多数生长于半阴坡的杂木林或次生林、林缘等地,东北地区特别是长白山余脉分布较多。

刺龙牙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具有补气、活血、治疗心脑血管、利尿等作用,属上等食用野菜,也是山野菜中的顶级食品。由于它的口感清香,风味独特,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刺龙牙的价位高、品质好,农民采摘野生刺龙牙茎杆作为反季生产的原料,使刺龙牙资源日趋枯竭。为保护野生资源的长久有续利用,有必要将野生刺龙牙进行人工繁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面积开发,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1   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栽培面积

就抚顺地区而言,从2002年开始农民对人工栽培刺龙牙有了认识,栽培面积有上升趋势。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清原地区人工栽培刺龙牙及野生人工管护面积约3333.3hm2,每年育苗面积6.7hm2以上,温室反季生产面积20hm2左右。

1.2   栽培形式

从栽培形式上看,有回归栽培(即将刺龙牙的小苗栽植到荒山上)、野生资源管护,山下有极少数农民从事刺龙牙的育苗、温室反季生产几种形式。

1.3   存在问题

人工回归栽培的面积小而零散,没有真正形成刺龙牙山、刺龙牙小流域。在野生刺龙牙人工管护方面,因刺龙芽自然生长单位面积的密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和效益,平地栽培刺龙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农民所认识,栽培的数量少。因此还没有足够的原料、茎秆,限制了温室生产的规模。从栽培技术上看,存在重栽植、轻管理、小苗成活率低、管护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没有形成规模的育苗基地;从技术支撑的角度看,科研、推广部门对刺龙牙的育苗、栽培研究探索较少,技术支撑显得薄弱,有些成熟技术农民还不太了解,从而限制了刺龙牙的大面积开发。而且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做拉动,也是限制大面积开发的因素之一。

2   开发对策

第一,建立刺龙牙种苗繁育、人工栽培的研究机构,投入资金、人力,对刺龙牙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农民发展此项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利用有性繁殖和根茎无性繁殖两种实用方式进行露地或温室育苗,培育壮苗,为大面积发展刺龙牙生产提供充足优良的种苗。

第三,建立刺龙牙茎秆繁育基地,利用荒山、林地、流域、耕地建立多处百亩以上的刺龙牙基地,精心栽培、细心管护,提高刺龙牙的成活率,使其在2~3年内形成规模,为建立生产基地温室冬季生产提供茎秆。通过茎秆繁育,保护野生资源,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第四,建立生产基地,随着刺龙牙林的形成,一部分可在春季采摘商品上市,另一部分可为温室生产提供原料,发展温室生产,提高刺龙牙的商品价值。

第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进行招商引资,建立龙头企业,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从而促进此项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地逐步形成产业格局。

3   主要的技术措施

3.1   品种选择

野生刺龙牙由于多年的天然变异,其形态也不相同。大体分为有刺型、无刺型、少刺型3种。一般无刺型的刺龙牙芽苞饱满肥大,这样的品种幼芽产量高、商品性状好,所以为首先应选品种。如果以露地生产收获商品为目的,可选择顶芽饱满的品种作繁殖材料,如进行温室反季生产的应选择侧芽肥大的品种。这样,经过多年的繁育逐步形成当地的品系。

3.2   确立增殖方法

目前各地采用最多方法是利用刺龙牙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此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繁殖系数高,但也有许多缺点。一是育苗的时间长,第1年成苗,第2年定植,第3年才能为温室生产提供茎秆;二是天然变异幅度大、品种杂。利用组织培养效果好,但成本高,科技含量也高,基层推广机构和农民很难做到。利用根茎进行繁殖,是目前最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的办法,此种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为20倍。因是无性繁殖,所以可以缩短育苗的时间,春季栽植根茎,当年的茎秆就能达到1~1.5m,茎粗可达2cm,当年就能为温室生产提供原料。

3.3   确立刺龙牙商品的生产方式

天然刺龙牙的商品采收季节一般在东部山区,为每年的5月份,采收季节较短,大约为20d。此时商品的价位较低,因此陆地或山上栽培的刺龙牙,如果没有温室不能进行反季生产的可采摘出售,如果能进行温室冬季生产,可在秋季收获茎秆,然后在温室内进行冬季生产,打时间差提高商品的价值。目前,群众冬季温室生产所采用的普遍方法是水生法,即将刺龙牙茎秆割成30~40cm,直立摆在水床里进行栽培。这种方法只能收获顶芽,侧芽全部扔掉,既浪费资源,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应采用茎段扦插法,将选拔繁育侧芽肥大的茎秆,顶芽按10cm切成1段,然后再按每个侧芽10cm切成段,这样1个茎秆可切成几段,利用木屑或珍珠岩、草碳作基质进行扦插培养。这种方法不浪费资源,利用率可达100%,而水生法的利用率仅为5%,成本也相差10倍。

总之,随着刺龙牙商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量的巨增,产品供不应求,价值居高不下的现状,将在辽宁的东部山区,出现大量刺龙牙山、刺龙牙林、刺龙牙小基地的特色产业新格局。

(收稿日期:2019-11-21)

猜你喜欢
开发对策
拉萨当雄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青海茶卡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探析
芜湖美食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开发与生态旅游
论非油业务在加油站的发展
武汉市工业旅游开发探讨
基于休闲视角的大庐山温泉旅游地产开发机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