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19-10-21 06:38刘晨晨
种子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森林

刘晨晨

摘   要: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不断提升。植树造林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防风固沙、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更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在促进林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开展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其中生物防治技术比化学防治技术更环保、较物理防治方式更高效,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虫害防治措施。故此,对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森林;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随着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无论在理论创新还是在实践探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新成就[1]。面对世界范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党中央对植树造林、促进林业发展工作重视度不断提高,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虫害防治工作效率与水平的过程中,应重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优势

1.1   更具“性价比”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产生病虫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树种育苗时忽视了虫害防治,有的则是由于环境恶化,森林生态遭受破坏,还有的可能是由于乱砍滥伐造成的等。面对复杂的病虫害问题,传统的防治技术以化学药剂的治理为主,其虽然看似见效快、成本低、节省人力,也会形成副作用,造成对土壤、水质、环境等污染。长期使用一种药剂,害虫可能会产生耐药性,而利用天敌制约害虫生产进行虫害防治,投放各种鸟类、昆虫,应用生物酶技术,其具有最佳的森林虫害防治“性价比”。

1.2   治虫“疗效好”

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虫害防治,更环保并且疗效好。其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原有森林资源的生态;另一方面也不用担心害虫会产生抗体,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方式。同时,其便于长期使用,有助于建立虫害的天敌防御体系。

2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意义

在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过程中,虫害防治工作是重中之重。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导致其林业工作开展水平的参差不齐。有的区域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有的区域还停留在传统的防治阶段。因对生物防治技术知之甚少,导致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效率不理想、森林生态被破坏等“故此失彼”的问题发生。重视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运用生物间的克制关系、对生物代谢技术的研究等进行害虫防治,将保障森林环境不受影响,以便实现无公害治理,而害虫防治工作朝着特色化方向

迈进[2]。

3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措施

3.1   微生物防治技术

通过细菌、真菌的防治方法,使其进入害虫体内,达到杀虫的功效。例如,细菌一般是伴随害虫采食树叶进入其体内,使其快速死亡,起到防治柳天蛾、美国白蛾及松毛虫等害虫的作用,且不会对人畜造成影响。真菌则是通过菌种进入害虫体内,以产生孢子的方式消灭害虫。当前我国应用较广泛的是“质优价廉”的白僵菌。但真菌式防虫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要求较高。例如,白僵菌的大规模应用需要森林中相对湿度较高,其应保持在90%左右,且温度需在18~25℃,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温湿度环境不符合要求的,可依据现实情况及害虫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真菌。

3.2   生物天敌防治技术

无论应用哪种病虫防治技,都需要深入森林之中,对其可能存在的病虫隐患具有较好的把握,进而提升工作的针对性,采取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在运用昆虫、鸟类进行害虫防治时,这一点便显得尤为关键。为了保护天敌昆虫、鸟类等生存,需要进行一定的提前部署,为瓢虫、蜻蜓、螳螂、赤眼蜂、食蚜蝇、蚯蚓等生存营造良好生态。在对鸟类引进中,也应对虫害严重的区域展开重点分析,进而使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更具实效性,让逐木鸟、杜鹃、山雀等健康生长、捕食害虫。此外,还需同步加强对引进、自有有益昆虫与鸟类的保护宣传,让民众具有初步的森林防病害意識,不去捕杀森林鸟类[3]。

3.3   生物酶防治技术

绝大多数生物的体内都会含有一定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保证生物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避免外界对生物体的破坏,保证其正常运转。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也更上新层次。其将对害虫的消化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使其难以进行正常的成长发育,最终导致害虫的死亡。从林业工作的开展形式来看,生物酶防治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具有较为理想的治虫效果,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是值得提倡的防治方式。此外,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高新科研成果的运用。为此需加强科研投入,适当提高林业管理工作中生物防治虫害的预算投入比重,促进现代化技术的融入,才能及时遏制虫害的蔓延,使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重视对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促进森林生态更加多样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引入、实施生物防治治理技术;另一方面应促进区域间的沟通、信息共享,让优质的生物防治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并依据当地的森林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技术应用的地域性特点,从而充分发挥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性,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柯亮忠.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1):24.

[ 2 ] 侯章艾.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9(5):25.

[ 3 ] 王珏.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6):25.

(收稿日期:2019-11-21)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森林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哈Q森林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哈Q森林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