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闹笑话

2019-10-21 10:23萧盛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雅言官话本地人

萧盛

话说有一位当官的,因书本中有些句子难以理解,便问书吏道:“此处有高才否?”说的是官话。旁边的书吏乃本地人,一时未明白过来,以为问他此处是不是有高裁缝,心想高裁缝没有,但裁缝定然是有的,忙答曰:“有的!”当下领来与官儿相见。

官儿问道:“贫而无谄,如何?”

裁缝当然也是本地人,且没读过多少书,哪里听得明白官话,再加上进来时自然而然地认为,问裁缝的除了做衣服,还能有什么事情,忙答曰:“裙而无裥?折起来,便可。”

官儿皱皱眉,心想這是哪门子高才,又问:“富而无骄,如何?”

裁缝回答道:“裤儿无腰?这也是极好办的,做上去便是了。”

官儿终于怒了,大声喝道:“唗!”

“唗”是何东西,裁缝自是不晓得。“唗”乃表示呵斥或愤怒的叹词,《西游记》里亦曾用过:“这和尚不知死活!你倒不肯与我,返问我要,唗!看打!”

裁缝见官儿一脸怒意,以为是衣服皱了,需要抖一抖,急道:“老爷莫恼,这也容易,只需取来熨斗烫烫。”

官儿气得跺脚,命书吏把那满口胡诌的裁缝赶了出去。

明崇祯年间,为抵御关外后金铁蹄,不得不调全国之兵力,以免为敌破关。各地精干兵力汇作一处,地域不同,方言自然也不一而足,怎生个交流?如若像那官儿与裁缝的对话,南辕北辙,将令难达,闹笑话事小,延误军机事大。总不能因了几句话,而毁了一个国家吧?

这时候统一语言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春秋战国有雅言,法、道、墨、儒各家各派,去各国游说,都使用雅言。要是孔子去楚国说的是一口正宗的山东鲁国方言,对楚国人道:“待我哈(喝)口水,再与尔等拉呱(聊,说话)。”凭他才学再高,也是对牛弹琴。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大明梦华:明朝生活实录》,从容荐)

猜你喜欢
雅言官话本地人
本地人
本地人
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本地人,外地人
诸子百家吉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皱眉人
俗话说,官话说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