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的配置分析

2019-10-21 17:24胡洋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9期
关键词:配置通信工程容量

胡洋

摘要:现阶段,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通信工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很多地方都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项工作的实施符合地方需求。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通信工程很多内容的实施有较高难度,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在问题的改进、解决过程中必须从长远出发,使每一项内容的落实都能够按照正确的路线来完成。因此,针对通信工程中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的配置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通信工程;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配置

引言

针对电力系统通信站中普遍作为后备电源使用的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在容量配置设计上不够精确的问题,根据国家通信行业规范要求及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探讨了通信直流电源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选取依据、蓄电池组容量的计算方法,强调了计算时要务必考虑到的几个重要因素(温度、负荷、安全系数等),以及蓄电池组容量配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通信工程发展现状

(1)整体数量、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在不同区域的部署和规划中,能够按照针对性的方法实施,可以妥善解决不同问题,整体成绩良好。(2)通信工程的建设过程正在不断创新手段,自身的硬件设备体系日趋健全,能够在很多基础设施较差的区域完成较高的工作任务,为通信的长久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2蓄电池组的选择及配置

在通信系统中,当交流电源中断时,蓄电池组是支持通信设备不间断工作的唯一后备电源。因此蓄电池的正确选择配置极其重要。通信蓄电池目前均采用免维护蓄电池,是因为免维护蓄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自放电低、寿命长、安全可靠、少维护、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免维护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一般是以10小时率放电容量为准。因此我们应根据负载电流、放电时间等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容量的蓄电池。明确了负荷的电流大小,确定蓄电池应满足的放电时间,电池容量可通过下式计算:Q=KIT/[1+a(t-25)];其中K=1.25(安全系数);I:负载电流;T:应满足的放电时间;:电池容量计算系数,可在表一中查询;a:电池温度系数,放电时间在1-10小时之间,可取0.008;t: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有采暖取15℃,无采暖取5℃。

3通信工程中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的配置对策

3.1直流电源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的取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规范YD5040-199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及电力通信行业标准(规范),在直流供电系统中,1台直流配电屏一般接2组蓄电池,每个直流供电系统设置2组蓄电池,在特殊情况下,1个系统也可设置多台直流配电屏和3组蓄电池。选择配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应符合设备规范中对通信站相应通信设备的放电时间要求,并适当考虑供电系统今后发展的需求。电力通信规程上的行业标准比较简单,只对变电站和中心局要求1~3h的放电时间,随着电力系统通信站不断向供电局、营业所延伸,其要求应不断补充完善。根据“设计规范”对市电类别的解释规定,通信用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设置

3.2完善配置方案

第一,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配置的初期阶段,必须加强调查和研究,针对通信工程区域性的工作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日后的工作成绩提升等,都要做出明确部署,阶段性地提高配置综合水平,及时改进和解决细小问题,减少损失。第二,配置工作的开展必须持续性落实。通信工程自身存在明显的特殊性,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配置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如果前期表现良好,中后期出现中断现象,很容易使未来工作的发展陷入较大的困境中,部分问题未得到处置,导致问题堆积,带来损失。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配置方案,努力在未来获得更好的成就。

3.3直流电源线径的计算与选择

直流配电屏到通信设备的电源线一般按被接机架设备的最大负荷容量计算。直流电源线径的选择原则一是满足回路电压降,二是满足导线的额定电流大于设计电流。直流电源线径的计算常用两种方法,分别是电流矩法和固定压降分配法。(1)电流矩法。电流矩法是按照直流供电回路所允许的电压降来计算导线截面积的方法。U=IR=IiLi/iSiU:导线电压降V;I:流过导线的电流A;R:导线的直流电阻;L:导线长度m;S:导线截面积mm2;:导线的电导率m/mm2。一个直流供电回路可能是由多段连接线组成,因此全程线路压降是由设备和多段线路的分压降的和组成。电力通信设备工作电压一般在-40V~-57V范围内,全程允许压降为3V。(2)固定压降分配法。固定压降分配法就是根据经验每一段回路分配一个固定值,然后分别计算导线的截面积。一般情况下最后一段分配的电压降按0.4~0.6V考虑。当某段压降确定后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电缆截面积。S=(I.L.2)/(.U)其中S:电缆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I:最大工作电流,单位安培;:电导率,铜57,铝34;U:最大允许压降,单位伏特。这种方法要使从蓄电池到通信设备的导线截面积从前到后逐级合理,使得前级导线截面积等于或大于后级导线截面积。

3.4放电小时数的取定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通信工程拥有的拓展空间非常突出,应注重对放电小时数的控制与处置,以获取更理想的配置效果。应注重配置的标准择取,不能选择低标准,因为低标准会造成大的漏洞和缺失现象,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还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在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的配置工作中,高度关注放电小时数的取定。直流系统中,通常1台直流配电屏应配置2组蓄电池,且直流供电系统也做同样的配置方式,当然,也可以配置多个配电屏和蓄电池。在具体的放电小时数取定时,应在相关技术标准基础上,分析通信设备的放电时间要求,结合具体的发展需求,预留相应的扩展空间。

3.5优化容量计算

在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的配置工作上开展有效改进,能不断拓展通信工程的发展空间,在很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过程中,都可以按照正确的路线来完成。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多方面挑战,应用加强容量计算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容量的优化与改进,进而符合实际需求,并努力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几种方式能够实现具体的计算:(1)规范中规定的相关内容,按照其提供的方式进行计算;(2)按照蓄电池厂商的相关数据展开计算;(3)结合蓄电池的额定放电功率,通过查表获取相应的数值,再进行后续计算。通过计算方式的效果比较,第一种计算方式更简便,结合获取的通信复核信息,可以保障计算的准确性,使得电池组总容量计算可靠。

结语

在通信工程设计中,对通信基础电源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正确选择及配置,是保证通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通过合理计算配置,不仅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机房安全,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给运行维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周贤培.分布式与集中式直流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4):167-169,172.

[2]张大宝,廖 渊.变电站智能并联蓄电池系统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9):148-149.

[3]余 杰.变电所直流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8):233.

[4]李世亮,刘耀辉,宋 琪.特高压换流站直流电源系统方案设计[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3):16-19.

猜你喜欢
配置通信工程容量
水瓶的容量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
鼹鼠牌游乐场
大脑的记忆力容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