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论宣讲怎样接地气

2019-10-21 23:20佘斌义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佘斌义

【摘 要】自从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上宣讲舞台至今,近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来,我从事理论宣讲在3000场左右,仅今年二月以来,八个月就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达上百场,并且受到听众的普遍好评。

【关键词】理论宣讲;了解听众;内容接地气

自从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上宣讲舞台至今,近三十年过去了。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我认为,理论宣讲要想赢得听众,接地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学习在前。理论宣讲要接地气,首先必须解决用什么接的问题。我们讲理论课,就是要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讲党章党规,特别是要首先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就需要宣讲者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步,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掌握。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思践悟上多下功夫、下真功夫,那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假如你自己都还昏昏沉沉,怎么能讲得让听众清清楚楚?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学党的创新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自己的宣讲。

二是必须了解听众。理论宣讲要接地气,必须要解决与谁接的问题。我们在基层宣讲,主要面对的是广大基层的干部、党员、群众,是工人、农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要多关注这部分群体的所想、所盼、所急,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用老百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们所爱听的语言去讲解。在这里,只讲“高大上”是不行的,玩深沉是要不得的,故弄玄虚更是不可取的。唯有心里想着群众、时刻关注群众、语言贴近群众,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才能收到好的宣讲效果。

三是必须解决如何接的问题。如何接的问题,也就是宣讲的方式方法问题。比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互动,怎样掌控会场、怎样应对突发情况、怎样把握时间等等。关于开头,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结尾也很重要,因为结尾留给听众的印象往往很深。好的结尾的总的原则是简洁有力、余音绕梁,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促使其不断思考和回味。这些,都需要宣讲者在宣讲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完善。

第四,就是必须真信真讲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可以说非常深刻。试想,一个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理论课怎么会讲好呢?只有真信,才能用真情,只有用真情,才能打动群众。只有真讲,用心去讲,才能讲出水平、讲出特色、讲出风格,那种抱着完任务、做样子、玩花样的心态是讲不好的。真用,才能令人信服。自己讲理论,并且用理论去规范自己的行动,言行一致,才能真正感染人、打动人,如果台上讲的呱呱叫,做的却是另一套是万万不行的。

第五,就是必须下苦功去备课。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講好理论课、要想讲课接地气,非下苦功备课不可。这里的备课,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好理论,先学、深学、将理论烂熟于心,才能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二是备好听众,讲课前,具体了解听众的文化层次、所想所盼,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是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特点,以便宣讲时能联系当地的实际,从而避免讲课脱离实际,学用两张皮的现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是我们一定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的语言艺术。他讲话时,总是讲故事、用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所以,总书记的讲话,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欢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政策好不好,就看老百姓哭和笑”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已经在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广为传播。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对的大都是广大基层听众,更要像总书记那样,多用大家熟知的、易懂易记的、寓教于乐的语言去进行宣讲,一定会受到好的效果。

以上是自己在理论宣讲接地气方面的几点体会,希望能对广大基层理论宣讲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