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及检测控制技术

2019-10-21 02:36贺晓燕贺晋瑞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危害控制检测

贺晓燕 贺晋瑞

摘要:饲料在动物养殖中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饲料的营养价值直接决定了养殖的成败。该文针对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性质及对动物的危害分别进行探讨,介绍几种相应的检测技术和防控措施,以指导生产中饲料霉菌毒素的防控。

关键词:霉菌毒素;危害;检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103

0 引言

霉菌毒素是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次级有毒代谢物,这些代谢产物如果混杂在饲料中,不但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品质,通过采食途径摄入机体后,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各个脏器器官的正常代谢,进而给畜牧养殖产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霉菌毒素蓄积在动物制品中,未经严格的动物检疫进入流通环节,很容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霉菌的寄生途径多样,能在多种环境中繁殖生长,给霉菌毒素的防控带来很大难度。为有效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我国采取必要措施,规定了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1 常见霉菌毒素及危害

1.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致癌物质,它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生产的一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已经分离得到的黄曲霉毒素超过20多种。黄曲霉毒素进入动物机体后会损害肝脏组织,并伴随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相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1]。几乎所有动物对黄曲霉素都十分敏感,其中禽类最为敏感。禽类遭受到黄曲霉素侵害后,可诱发禽类肝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有毒有害物质。

1.2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潮湿温热地区最主要的仓储毒素之一,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毒性最强。在常温条件下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的结晶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轻微溶于水。紫外线照射下外观呈现绿色荧光变化。此种霉菌毒素通过饲料进入动物机体后,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使动物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赭曲霉毒素进入单胃哺乳动物机体后,会导致肾脏萎缩或者肿大,外观呈现灰白色,皮质表面凹凸不平,尿液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等症状。

1.3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白色结晶物,在碱性溶液和有机溶液中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不溶于水。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刻骨镰刀菌和三线镰酮等真菌繁殖产生的一种植物源性雌激素类物质[2]。该种物质具备雌激素的一些代谢特征。其中对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饲料中该种毒素的含量超标后会引起猪雌激素中毒,使母猪的发情不稳定,生殖器官红肿,生殖器脱出,造成假发情症状,严重时导致妊娠母猪流产。公猪采食了含有赤霉烯酮超标的饲料之后,会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乳头增大,睾丸萎缩。玉米赤霉烯酮除对猪造成危害外,还会对反刍动物的正常发情产生影响,导致发情不规律,长期不发情,排卵量下降,公牛射精量和精液质量下降,精子活力下降等症状。

1.4 伏马毒素

伏马毒素是镰刀菌的代谢产物,目前经过确诊的已经有11种,主要污染玉米等谷物粮食。该种毒素进入动物机体之后,会进一步抑制神经鞘脂类的合成,进而进一步中断神经鞘脂类的代谢。猪、马、羊、牛等动物采食含有毒素超标的饲料后出现的中毒症状最为明显。当仔猪的摄取量超过40 mg/kg后,肺脏出现明显水肿病变。马的摄取量超过5 mg/kg后,会引起大脑组织出现软化症,导致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血细胞比融合,血液中肝脏酶活性显著升高[3]。

2 检测技术

2.1 目测法

在畜禽养殖中,如果发现动物采食量逐步下降,饲料明显结块并发出异常的气味,则应该考虑饲料出现霉变。饲料中的霉菌大量繁殖中会产生大量菌丝,菌丝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蜘蛛网的网状结构,影响饲料的松散性,进而导致饲料结块。当肉眼观察到这些菌丝网状结构后,则表明饲料中已经有大量霉菌繁殖,说明霉菌毒素含量超标。该种方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2.2 显微镜检测法

不同霉菌在显微镜下会有不同的特定形态,并且具有不同的生物特性,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饲料中的霉菌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霉菌培养观察霉菌的具体生长形态和颜色变化,能判定饲料中存在哪些霉菌。如曲霉菌菌属生产的菌落呈现多种颜色,表面生长出大量绒毛,最开始呈现灰白色或白色,孢子形成后外观呈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不同霉菌形成的特定形态,能明确是哪一个菌属。

2.3 酶联免疫吸附法

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能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在酶标板上添加已知的抗原,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酶标记抗体和相关的样品提取液,混合均匀后,经过充分反应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酶底物,形成有色物质,最终加入终止液,终止整个反应。在检测过程中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抗原量。

2.4 荧光检测法

使用甲醛或者水对样品进行充分溶解后,液体过滤稀释,然后使用免疫氢核柱层析进行净化处理,使用超纯水将杂质去除后,再使用甲醇清洗,然后向其中添加溴溶液,作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通常该种方法操作较为简洁,费用较低,操作过程中避免了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是一种快速筛选霉菌毒素的有效方法。

3 控制措施

霉菌毒素的产生主要和环境温度、湿度、氧气、水分和pH值有密切联系。在饲料生产加工储存中,一定要注重减少环境中的污染源,应对加工设施,储存设施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杀菌处理,减少霉菌对饲料的污染。另外,在饲料储存中一定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和湿度,霉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 - 32℃。饲料生产加工出来后,先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包装储藏。饲料原料在储存中,谷物类饲料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不大于14%,蛋白质类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不大于13%。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或采用二氧化碳和氮气对饲料进行保存,能有效控制饲料中霉菌的繁殖生长。

4 结束语

霉菌毒素会对饲料生产以及畜牧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为有效预防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需要相关科研部门加强研究,研发出检测精确度更高,操作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及时掌握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和污染含量,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據。在饲料生产、饲料运输、饲料储存中,一定要加强空气流通,保障整个环节的清洁卫生干燥,减少霉菌繁殖生长的途径。在向动物投喂饲料前,一定要做好饲料营养价值检测,禁止向动物投喂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

参考文献

[1]曹金元,郭虹彩,张浩.饲料霉变对蛋鸡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8(1):36-37.

[2]景绍红,胡占云,景绍中.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J].猪业科学,2017( 12):88-90.

[3]张文英.畜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7):147-148.

作者简介:贺晓燕(1965-),女,汉族,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环境设计、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危害控制检测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