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业发展视角下土地整治的意义

2019-10-21 05:43游蕴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现代化

游蕴

摘要:土地整治将农村土地化零为整,在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方面功不可没,是有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整治土地,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借助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积极倡导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农业产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发展。

一、土地整治的渊源

土地整治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而我国的土地整治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土地整治概念于1997年首次提出(当时被称为“土地整理”),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逐步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2009年、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土地整治,提出“大力推动土地整治”的要求,目的就是要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而国外如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土地整治历史悠久,已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整治程序及整治的政策措施[1]。在土地整治功能上,上个世纪60、70年代国外各政府纷纷把土地整治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首要措施。目前,由于农业生产过剩和人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土地整治的重点转向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农村整治的目标从提高农业生产力转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业竞争能力。通过土地整治,从地域系统整体的角度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协调。

在201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表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措施之一就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2]。但如何提升小农竞争力,把小农纳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土地整治作为整合零碎的土地、提高土地质量的措施之一,是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2]。

二、土地整治在农村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农村人口向非农化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且缺乏科学素养。分散型土地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农村的生产效率。另外,为实现农地生产的高效率、高产出与高质量,农村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农村耕地资源逐渐减少,耕地质量逐步退化,农村生产面临严峻挑战[3]。然而中国的粮食需求与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却持续增长。因此,大力提升以农业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既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

针对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产出效率低下、资源粗放利用、环境污染严重、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土地整治通过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建设生态防护工程,推动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组织化和可持续发展,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4] 。

(一)土地整治有利于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土地整治利于规整田块,使土地适度集中连片,并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期间提供完善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引导农业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生产方向向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作业方式转变,推动以产业化经营为重要技术路径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提供资源载体,创新土地及其附属资源要素的配置模式[4-5],构建土地适度规模化、农业机械化、种植产业化、服务信息化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为助推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集约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大战略。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措施,按照生产提高的要求,根据粮油、蔬菜等不同农作物产业链的需求,从技术层面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土地平整与集中、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与农田林网、土壤改良与培育、农业机械化耕作与配套、农作物种植与管护等工程技术进行集成,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3]。可见,土地整治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当地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帮助农村地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农村产业的振兴。

(二)土地整治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先决条件确定了以小规模经营的兼业农户为主体,然而农地经营规模“小、散、碎”的局面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3]。立足中国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地域类型,因地制宜地借鉴和综合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6]。而实施土地整治建设工程,通过土地整理与开发复垦,提供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减少耕地占用;增加可耕地数量,及时弥补耕地损失,合理分配和安排农村不合理用地,优化配置。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和土地污染、退耕问题。此外,也可以解决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农药化肥的滥用以及土地荒废和退耕而导致的农村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改变了传统农用地不合理利用的格局,扩大了经营规模,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增收;保障了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了国家农地资源的安全[7]。同时,经土地整治,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辐射相关产业,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兼顾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土地整治有利于调整土地权属关系,助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土地整治按照“全域规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集中连片”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与资本的“三重性”,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产收益和土地资本分配结合起来[7],并且,通过产权调整与土地流转有效对接,解放小农户的土地约束。同时,整合农村务工人员的闲置用地,推动对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分离小农户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促使農村土地有效流转和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土地资源向农村种植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集中,吸引整合更优质资源,利于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结语

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一方面明确了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肯定了其在农村产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指出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8],表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开展土地整治更有利于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方面取得显著效益。并且,土地整治的作用是有限的[1,4],还需要各个要素综合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国斌.德国土地整理给我们的启迪[J].浙江国土资源, 2008,(8):11-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3]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75-182.

[4]王玉莹,金晓斌,范业婷,等.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7,(08).

[5]信桂新,杨朝现,魏朝富,等.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9):262-275.

[6]吴海洋.农村土地整治:助推农业现代化[J].求是,2012,(7):51-53.

[7]徐静.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16.

[8]刘新卫,赵崔莉.土地整合探索与农村土地整治反思——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8(1):18-26.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整治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撮粮之术(下)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我的女巫朋友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又添新法护航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