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中液氨储罐的仪表阀门控制与安全措施研究

2019-10-21 14:38王维俊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8期
关键词:DCS控制系统安全管理

王维俊

摘要:液氨是剧毒品,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轻者造成人身的伤害,同时也对工厂的设备造成化学腐蚀。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及生产停车事故。因此,做好液氨储罐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净煤气的安全、连续、稳定、优质、高效。在化工生产中,某些工艺要求在低温的条件下进行,这就要求化工企业配备相应的制冷系统以满足工艺要求。本文以某项目为背景,着重分析氨制冷系统中液氨储罐的安全措施,包括仪表与阀门的设置、温度报警系统、压力报警系统、液位报警系统及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系统等。

关键词:氨制冷;DCS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安全管理

1.引  言

近年来,很多企业为满足生产要求配备了相应的制冷系统,而制冷系统通常采用氨作为制冷剂,氨是一种理想的自然制冷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因此化工生产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液氨储罐的安全管理

液氨储罐属于Ⅲ类压力容器。气化厂对液氨储罐的管理采用了系列化的三级管理方法:总厂级主管部门(机动处)—分厂级管理—车间级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有专业部门对全厂氨吸收制冷系统的液氨储罐实行定期的检验,并将大容量的液氨储罐列为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做为工厂安全监察的重点工作。液氨储罐的液氨贮存量一般留有10%-20%的空间,这样可有效保证液氨储罐安全使用。十多年来,气化厂始终将液氨储罐的安全列为生产中的头等大事,尤其在夏季高温时,采用有效的降温,在储罐上设置了水幕喷淋的办法,从而确保了液氨储罐的安全使用。每年专业部门都对系统内的液氨储罐实行安全技术检验及安全评价,使液氨储罐的使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液氨储罐的压力表

压力表是液氨储罐的主要安全附件之一。由于液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压力表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腐蚀及相应级别的双金属压力表。压力表需要每3个月进行校验,确保压力表使用灵敏可靠。为了确保更换压力表的安全,须在压力表下面装设截止阀,在生产中对液氨储罐的压力表显示数据进行每1小时作跟踪记录,以便更好地掌握液氨储罐的压力变化情况。

4.液氨储罐的作用

以某项目的氨制冷系统为例,经制冷压缩机至蒸发式冷凝器冷凝下来的低温液氨流入液氨储罐,由液氨储罐向生产装置提供低温冷源,以满足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环境温度,因此在氨制冷系统中液氨储罐起着中间缓存的作用,是一个中间缓冲罐。

5.液氨储罐上仪表及控制阀门的设置

5.1温度仪表的设置

如图1液氨储罐的工艺仪表流程图所示,在液氨储罐上设置现场温度仪表TG0031,以就地显示液氨储罐上部的温度值,供现场巡视人员进行温度的记录以及和控制系统温度值的比较;设置温度传感器TE0001,以进行液氨储罐的超高温度监测,具有超高温报警及连锁控制功能,用于SIS安全仪表系统;设置温度传感器TE0005,以进行液氨储罐的下部温度监测;设置温度传感器TE0006,以进行液氨储罐的高温监测,具有温度指示、高温报警及连锁控制功能,用于DCS控制系统。

5.2压力仪表的设置

如图1液氨储罐的工艺仪表流程图所示,在液氨储罐上设置现场压力仪表PG0035,以就地显示液氨储罐的压力值,供现场巡视人员进行压力的记录以及和控制系统压力值的比较;设置压力传感器PT0001,以进行液氨储罐的高压监测,具有压力指示、高压报警及连锁控制功能,用于DCS系统;设置压力传感器PT0002和PT0003(一用一备),以进行液氨储罐的超高压力监测具有超高压报警及连锁控制功能,用于SIS安全仪表系统。

5.3液位仪表的设置

如图1液氨储罐的工艺仪表流程图所示,在液氨储罐上设置液位传感器LT0001,以进行液氨储罐的高、低液位的监测,具有液位指示及报警功能,用于DCS系统;设置液位传感器LT0002,以进行液氨储罐的超高液位的监测,具有超高液位报警及连锁控制功能,用于SIS安全仪表系统;设置现场液位计LG,以就地显示液氨储罐的液位高低,供现场巡视人员进行液位的记录以及和系统的比较。

5.4控制阀门的设置

如图1液氨储罐的工艺仪表流程图所示,在所有进出液氨储罐的气氨或者液氨管道上均设置两级阀门,一级手动控制阀门和一级气动控制阀门,为提高其安全性,同时还应配套设置紧急泄氨器。众所周知,液氨储罐属于压力容器,为保护液氨储罐一级为提高其安全性还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设计及选型请读者参考其相关规范及要求。

6.DCS控制系統和SlS安全仪表系统

6.1温度报警系统

按相关要求温度报警系统至少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正常工作温度的上限,本项目液氨储罐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 在30℃至35℃之间,按规范要求第一级报警阈值取 =35℃,对应绝对压力 =1.38MPa。第二级为第一级报警阈值的1.25倍至2倍,则第二级报警阈值 =(1.25~2) ,本项目取 =1.25 ,即 =43.75℃,对应绝对压力 =1.7MPa,且满足规范要求的低于介质的闪点或燃点,同时也低于容器的设计压力。当液氨储罐系统温度达到第一级报警阈值t1=35℃时,通过罐体上的温度传感器TE0006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DCS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连锁打开降温喷淋系统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XV0004,进行喷淋降温;当液氨储罐系统温度达到第二级报警阈值 =43.75℃时,通过罐体上的温度传感器TE0001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SIS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连锁液氨储罐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XV0001、XV0002及XV0003关闭,即关闭所有进出液氨储罐管道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并连锁关闭上下游工艺装置。

6.2压力报警系统

按相关要求压力报警系统至少设置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正常工作压力的上限,本项目液氨储罐系统的正常工作压力 在1.19MPa至1.38MPa之间,按规范要求第一级报警阈值为 =1.38Mpa。第二级为容器设计压力的80%,本项目液氨储罐容器的设计压力 =2.10MPa,则 =80%, =1.68MPa,此报警阈值低于安全阀的设定值满足规范要求。当液氨储罐系统压力达到第一级报警阈值 =1.38MPa时,通过罐体上的压力传感器PT0001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DCS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连锁打开降温喷淋系统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XV0004进行喷淋降温;当液氨储罐系统压力达到第二级报警阈值 =1.68MPa时,通过罐体上的压力传感器PT0002或PT0003(一用一备)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SIS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连锁液氨储罐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XV0001、XV0002及XV0003关闭,即关闭所有进出液氨储罐管道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并连锁关闭上下游工艺装置。

6.3液位报警系统

按相关要求液位报警系统高、低位至少个设置一级,报警阈值分别为高位限和低位限。本项目液氨储罐罐体直径 =2600mm,规范规定储罐最高液位时所对应的容积不超过罐体容积的80%,由此计算超高液位报警阈值为 =1900mm。高液位报警阈值为 =1500mm,低液位报警阈值为 =500mm。当液氨储罐系统液位达到高液位报警阈值 或低液位报警阈值 时,液位传感器LT0001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DCS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当液氨储罐系统液位达到超高液位报警阈值 时,液位传感器LT0002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SIS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连锁液氨储罐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XV0001、XV0002及XV0003关闭,即关闭所有进出液氨储罐管道上的气动电磁控制阀并连锁关闭上下游工艺装置。

6.4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按相关要求可燃气体报警至少应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不高于25%LEL,第二级报警阈值不高于50%LEL。

6.5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按相关要求有毒气体报警系统至少应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5%,但当最高允许浓度较低,现有检测报警仪器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第一级报警阈值可适当提高,其前提是既能有检测报警,又能避免职业中毒,故此本项目氨的有毒气体报警的第一级报警阈值为22.5mg/m3,符合要求;第二级报警阈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2~3倍,故氨的有毒气体报警的第二级报警阈值为50mg/m3,也满足要求。

7.结束语

基于液氨储罐的特殊危险性,在生产中应有紧急事故预防及处理预案,并且每年应最少进行1次防止突

發事故处理演习,以便增强紧急事故处理队伍的应急能力,时时备全事故处理所用的工具,装设在专用的事故柜里,并有专人负责保管,要经常维护、保养及检查,使之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液氨储罐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各相关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它的危险性,只有全面系统地对液氨储罐进行安全管理,不放过任何与其相关联的工艺、设备、仪表等诸多环节,把液氨储罐作为重大危险源管理,使之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窦鑫禄. 浅谈氨制冷系统中液氨储罐的安全措施[J]. 纯碱工业, 2019, 247(1):39-41.

[2]高梦非. 氨分解装置中液氨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8):150-155.

[3]熊从贵. 氨制冷剂冷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实践[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18(06):236-239.

[4]张智超. 液氨储罐连续泄漏事故后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7, 43(3):38-42.

[5]潘东. 液氨储罐事故后果模型分析及技术改造思路[J]. 过程工程学报, 2018, 18(S1):67-71.

[6]戚怀松. 氨制冷压力容器相关法规标准关于氨液成分要求的探讨[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6(1):17-18.

[7]杨俊通. 氨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0(1):114-115.

[8]杜荒. 液氨制冷系统特定空间氨气泄漏扩散规律研究[D]. 天津大学, 2017.

猜你喜欢
DCS控制系统安全管理
基于DCS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对智能化学分析仪表的控制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PLC型DCS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新华XDC800在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新华XDC800在脱硫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