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两种版本的演唱风格

2019-10-21 18:07兰泽扬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彭丽媛演唱风格阿宝

兰泽扬

摘 要:陕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陕北文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自然赋予了陕北地区丰厚的民族风俗文化,也孕育着一群热情勇敢、性情豪爽的陕北人民,同样更是形成了热情和粗狂的陕北民歌。《兰花花》便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歌曲曲调高亢有力。其有两个演唱版本,一是彭丽媛专业的民族唱法,另一个是阿宝的原生态唱法。彭丽媛的演唱柔美圆润,而阿宝的演唱清晰有力,地方性风味极强。本文就这两位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及情感把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陕北民歌;《兰花花》;两种版本;彭丽媛;阿宝;演唱风格

一、陕北名歌《兰花花》简介

陕北民歌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信天游”,《兰花花》就是具有“信天游”风格的一首陕北民歌,它的语言淳朴生动、犀利并铿锵有力,曲调高亢有力,讲述了封建时期一位女性兰花花的悲惨一生,同时也写出兰花花坚决不屈服的刚烈性格,对封建统治压迫的强烈反抗,却也有力得刻画出兰花花内心渴望爱情、追求爱情的决心。《兰花花》具有相当浓郁的陕北地方性他点,也正因为把人物故事刻画地形象生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不同演唱者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演绎这首歌曲,同样也赋予了这首歌曲不同的韵味,所以使得这首歌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在歌词方面,《兰花花》的歌词朴素且平凡,虽是用如此平凡的语言描绘,却用短短的几句歌词精炼地道尽了兰花花一生的故事。《兰花花》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但一共有八段歌词,每段歌词都是以重复的旋律歌唱,每段歌词都是对兰花花每段故事的描述,每段旋律的重复都是对人物形象的升华。

在旋律方面,《兰花花》是属于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一种。“信天游”是陕北民歌最有特点以及最著名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是被全国各族人民以及世界各族人民所熟知的一种民歌体裁,它具有十分浓烈的陕北风味,强有力地表达出热情豪爽的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信天游”一般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歌曲,其上句旋律显得高亢有力,旋律音区跨度较大,属于开放式;下句则相反,旋律比较平缓,音区跨度较小,属于收拢式。《兰花花》的旋律有张有弛,且张弛有度,前面旋律多用大跳式的级进凸显兰花花的性格,旋律由自由开放式的写法到收拢式;中间悲情部分旋律少用大的级进写法,多用长音拖腔,表现出兰花花内心的无比悲伤之情;最后则是回归主调的旋律进行,在第八段第一句末稍有变化,但在情感方面却有无限深情。

演唱《兰花花》的版本众多,其中彭丽媛和阿宝的演唱最具有代表性。彭丽媛是科班出生,毕业于中国音乐音乐学院,演唱风格则是专业的民族演唱方式。而阿宝是未进行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通过星光大道被我们所熟知,是一位原生态的民间歌手。两位演唱者本身在风格定位和演唱方式上就大有不同,所以在演唱《兰花花》是自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两位演唱者的演绎在我们分析比较《兰花花》的演唱风格时是极具代表性的。彭丽媛注重演唱的柔和圆滑,属于传统的民族唱法;阿宝则使用原生态唱法表现,吐字清晰有力,地方性韵味极强。

二、演唱风格

(一)、唱法比较

彭丽媛采用的是标准的民族唱法,用专业以及科学的方式来发声,声音十分通透,有足够的气息来支撑,也产生得有良好的共鸣,让人一听就觉得十分悦耳动听。她的演唱版本在歌曲一开始用柔美的语调唱出“青线线儿的那个蓝线线儿”,描绘出了兰花花初次见世的一种甜美、喜悦的心情。而到了后面“三班子吹打”时,可以感觉到她在演唱时的情绪不再是开头那样甜美,而是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悲惨情绪,这表现出兰花花被迫嫁到周家的无奈,以及强烈反对封建统治压迫的决心。

而阿宝采用的是具有“信天游”特征的原生态民歌唱法,他的节奏自由而不受曲谱的严格限制,其陕北民歌的风格韵味更加强烈。阿宝在演唱时都用的真声,而不是彭丽媛式的专业民族唱法,他用陕北方言演唱,这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甜美的风格,而是地域性极强的陕北地区风格,精准地体现出陕北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情,阿宝的唱法更能让我们准确的把握陕北地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咬字

咬字在演唱一首歌曲中尤为重要,在演唱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曲时,把歌唱的咬字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出声、引长、归韵”,“出声”就是字头要咬准,“引长”就是注意字腹的延长,“归韵”就是字尾要收清。

彭丽媛在演唱时的咬字十分标准,运用普通话演唱,没有加入过多的地方性語言,旋律线条十分流畅,给人以唯美圆滑的感觉。咬字时清晰且细腻,“出声”多在齿上。她运用了儿化音来表现陕北民歌的特点,如“清线(儿)线(儿)的那个银线(儿)线(儿)”和“爱死个人(儿)”。她在演唱中也加入了一些衬词,如“咱们两人的死活(哟)”,使歌曲更口语化,这样能很好地把握以及接近人物的性格,也能在演唱时发挥更多的情感表现力。

阿宝在咬字时则跟彭丽媛有着十分明显的对比,他在咬字时强劲有力,使得整首歌曲陕北风味更浓。阿宝的整个演唱体现出了“信天游”特征的原生态唱法,节奏较为自由,咬字时位置比较靠前,用真声演唱,鼻音非常重,表现力十分丰富,有极强的地方风味。所以他的演唱在旋律感方面并没有彭丽媛那么柔美悠长,而更多的是一种高亢的陕北民族风。咬字时地方性方言极其浓厚,如“生下一个那兰花花”中“下”字,阿宝发音为“ha”;“生生地爱死个人”这个“人”阿宝用的是陕北人的口音“reng”;“爱”也是用的陕北方言,咬字特别夸张,用的是舌头与软腭紧紧贴在一起发的音,如同四川方言发声一样,这样的音一出,便有极强的地方风韵。

总的来看,彭丽媛的咬字比较归于专业的传统民族发声,而阿宝的咬字陕北风味甚浓,更贴近于陕北的民族特征。

(三)、情感把握

我们知道《兰花花》这个故事讲述了兰花花在封建主义时期的不幸命运,但在情感把握方面,因为两位演唱者的经历及学习背景不同,所以呈现给我们的也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版本。

彭丽媛的演唱版本在一出来时,她声音就婉转细腻,包括咬字和情感拿捏等,曲调给人以优美的圆滑感。而在最后“咱们两个的死活哟”明显速度放慢了,并在曲中加入了哭腔的唱法,这样更好地描绘出兰花花这一生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唱出她内心那种不愿屈服但又无力反抗的无奈之情。可以说彭丽媛的演唱非常符合兰花花人物的情感刻画。

阿宝的整个演唱基调则比较明亮,节奏又比较自由,情绪比较高昂。他在刻画兰花花的人物形象时更多注重的是一种韵律美,因为他的曲调不显得平滑,而更多的是一种原生态的“信天游”风格,咬字方面十分夸张,完全用地方性语言演唱,给我们塑造的兰花花则是另一个具有强对比的一个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陕北女性刚烈的一面。可能这也能让我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位更清晰的陕北女性热情豪爽以及刚烈的人物形象。

如果说彭丽媛的演唱让我们体会到了兰花花悲惨的境遇,那么阿宝的演唱则是让我们看到了陕北女性对封建统治的一种不屈不挠的强烈反抗精神,以及兰花花内心渴望爱情、追求爱情的决心。

【结语】

本文通过对《兰花花》两个版本演唱风格的比较分析,让我们了解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演唱者彭丽媛在演唱时更多注重的是字正腔圆的传统民族唱法,而非科班出生的民间歌手阿宝更多注重的是采用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原生态唱法。而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演唱,都让我们对陕北地区的民歌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使得陕北民歌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兰花花》两种演唱版本的比较分析[J].戏剧之家,2017(18):68-69.

[2]张坤.浅析改编陕北民歌《兰花花》演唱中的吐字[J].大众文艺,2014(02):159.

猜你喜欢
彭丽媛演唱风格阿宝
一抽烟就翻脸
English Clause Syntax
青年彭丽媛
牧云的女孩
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熊猫阿宝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丽媛style
韩国热议如何接待彭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