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武术文化对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价值的作用

2019-10-21 10:10房立轩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传统

房立轩

一、传统武术文化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主要内容之一。自汉代开始出现了“武艺”一词,清初称为武术,民国时期称之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武字意为止戈;术,方法。冷兵器时代保卫和平,阻止战争的方法。中华武术,大仁大义为先,武德为上。然传统武术流传至今大都栖身在民间,根据地域人文等特点形成多种多样的拳术派别等,传统习武者所受的是师道传承从而代代相传,这也是根據古代人民生活教育特点形成,因为当时的教育并不完善,大多学子得不到教育的机会,更多的是选择拜师学艺这种学习方式,如今教育十分普及,我认为传统武术也应适应时代潮流,走进学校当中,丰富课程内容,普及传承传统武术文化。

1.武德

武德是武术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习武者的学习形式学习精神都需根据武德思想,尚武并宗德的观念是其重要内涵。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2.尊师重道

武术是教育人习武学德,武术教育十分注重师道传承,“尊师重道”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德性,中外都是如此,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师道”的尊严,精神和礼仪上的风气,俨然已与“君道”相互对峙,构成“政”“教”互助的性质。尤其在过去的民间社会,不读书,不进学校,自由从师学习百工技艺为专业的人,终其一生而“尊师重道”的精神和行为,比起读书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习“武”的人,对于“师尊”更加重视。

3.目前小学体育课堂现状

首先小学生的天性便是活泼好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何种对话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并且获得收获,再者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其意志品质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课程锻炼,一堂40分钟的课程如何良好的培养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这些都是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所接触到的问题。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反思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探讨武术文化进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作用及运用方法

(一)古代小学教育思想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就是以培养人格的教育,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方可学知识,正如《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武术的教育思想也是遵循这个原则,才有了“未曾习武先修德”这一说辞。然而这时在古代所采取的传统方法,如何将这种传统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也应仔细考虑方可能成功。

(二)体育课堂中融入传统武术文化的目的

上文中提到了目前体育课堂的一些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也写到了传统武术文化对于人格教育的注重,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使得体育课堂更为科学合理,更加完善培养人才的方法,尤其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传统元素但不失其本身活泼快乐的特点,也融入“学武先习德”的优良传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传统武术,锻炼身体发展全方面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良好的礼仪习惯,概括地说就是“武练身,德修心,以武为媒,介入德育。”

(三)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者契合学校课程之商榷

对于学校普及的课程来说传统武术更适合于进入学校课程。目前我国开始在中小学当中推广武术健身操可见国家对于武术在学校传播的重视程度,我国武术有着良好的民众认可度,为了传承传统武术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应当努力发掘,大力推广是良策,但也要面对目前武术在我国发展的一些弊端,首先是武术人才大多集中在专业体育院校,武术功底虽然过硬,但稍许少了些传统武术的精神文化传承,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可以拿冠军的运动员,相对于对于习武者的德育思想便不是十分重视了。再者传统式武术的练习者人数可谓凤毛麟角,培养出的习武者数量也不多,也是问题。

(四)试论传统武术进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用方法

1.师资

一名优秀的习武者的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增加在职教师培训,二是师范院校当中的武术专业更多的吸纳人才,给予传统习武者更好的教育平台使他们走上教育岗位将传统武术传承下去。

2.内容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组织了一批武术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挖掘武术的工作热潮,经过几年的努力,挖掘了“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每个拳派又包括许多拳术和器械套路。这样的多姿多彩的传统武术殊途同归不免可惜。推行传统拳术的意义在于发展武术的多样性,在学校选择武术课程内容的时候考虑当地传统武术的特点选取内容。

3.设施

传统武术不受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要有一块空旷的场地就可以进行锻炼。在中小学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体育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我们可利用传统武术的这些特点,在这些中小学校推广,可以弥补学校武术教学条件的不足,同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4.形式

如今的社会交往当中不拘礼节,德育教育往往是一些口号、故事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注重礼仪规范将这种宝贵的传统传承下来。如今小学课堂十分注重读诵经典,并且在体育课堂中融入武术,学习武术的同时学习礼仪规范,从而达到“行知合一。”

以上论述大体表达了我对于传统武术文化进入小学体育与教育课堂的想法以及思路,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益,渐渐的遗失了民族文化本有的特点,如何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了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准小学体育教师,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切身体验,着实体验到可贵的民族精神应当在我们这一代发扬下去,我想作为习武者心中都是有这种期盼的,总之我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希望更多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堂当中,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得到终身受用的学问。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传统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