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研究

2019-10-21 19:19黄福佳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要】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百年传承,其逐渐成为屯堡人的文化标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安顺地戏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研究安顺地戏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积极探索安顺地戏的传承发展思路,对保存安顺地戏的传统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安顺地戏;屯堡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安顺,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自古即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除了拥有广为人知的“中国瀑乡”美誉,其还是“屯堡文化之乡”。

安顺特有的“屯堡文化”源于明朝,现已有六百多年的漫长历史。明朝初年,为巩固对云贵边疆的统治,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二十年(公元1388年)派遣共30万大军“调北征南”,并根据屯军需要,从江南各省征调大批移民附籍“调北填南”。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屯堡文化可谓为“明代古风,江淮余韵”,2001年国务院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军傩,俗称跳神,其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地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地戏”一词记载始见于道光年间刘祖宪编修的 《安平县志·风土志》:“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安顺地戏是屯堡人代代传承发展的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意义

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提出:“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1]安顺地戏拥有故事、唱本、动作、唱腔、锣鼓乐、脸子(面具)、兵器(道具),以及服饰等行头。除脸子(面具)外,大多数形态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审美特征承袭古典戏剧。由此可见,安顺地戏是具备“完全意义”的戏剧。

安顺地戏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屯堡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的一个军事演武与生活娱乐相结合的文化策略。明清时期的黔中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生活条件恶劣。此外,据统计,贵州“明清两代543年历史,有战事的年份共372年,占68.5%”。[2]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屯堡人聚族而居,结群自保,军事演武和生活娱乐结合而成的安顺地戏,作为维系和增进族群关系的文化载体由此应运而生。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着忧之。于是乃有跳神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3]二是屯堡人在仪式传统方面的需要。屯堡人长期沿袭着一些与地戏有关的节庆和赛神仪式。《安平县志·风土志》载:“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4](安平县即现在的安顺市平坝区)。此外,由于屯堡人世代居住于黔中地区,尽管其在生活和生产中执着地坚守自身的文化习俗,但是也与黔中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交融,也即是说,黔中文化对作为屯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顺地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安顺地戏是明朝江南文化、中原文化等在黔中地区文化交融的产物,其不仅是戏剧的活化石,而且是屯堡人在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并代代相传的一种独特戏剧。安顺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屯堡人常年的生活和生产智慧结晶,也是屯堡人对于先祖的歷史记忆承载,其传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由于生存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屯堡人传统生活和生产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屯堡文化出现被外界同化、变异,乃至消亡的危机,以屯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顺地戏为例,其传承发展面临着以下一系列问题。

(一)安顺地戏节日演出习俗衰退

根据传统习俗,屯堡人每年通常在正月新春时节(从农业正月初二开始)进行半月至一个月的地戏演出(俗称跳地戏),以及在秋收时节(七月初十至十五)进行三至五天的地戏演出。为增进屯堡村寨之间的感情,加强表演艺术学习交流,村落之间会互相邀请表演,演出活动十分隆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青壮年屯堡人大量外出务工谋生等影响,安顺地戏节日演出习俗逐渐受到冷落,参与人数、举办场次、隆重程度等都在下降。

(二)安顺地戏社会化演出影响

公益性社会化演出方面:安顺市因文化宣传需要而组织开展的安顺地戏公益性社会化演出,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屯堡村寨演出。由于社会化展演需要艺术效果,不得不对安顺地戏的原生态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舞台化包装,难以避免地对安顺地戏造成一定程度的异化。

盈利性社会化演出方面:在旅游业发展中,作为商演而存在的盈利性社会化演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对安顺地戏进行简化,乃至庸俗化,严重忽视了安顺地戏的表演精髓和文化内涵。例如,屯堡旅游景区里进行的安顺地戏商演,其演出时间与场所没有遵循传统惯例,演出程序删繁就简,传统冗长的仪式性活动被删减,原来需要一天,甚至多天才能演完的剧目,被粗制滥造地压缩为短短几十、甚至几分钟,安顺地戏表演沦为招揽游客的幌子。安顺地戏商业化的演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宣传推广安顺地戏起到一些作用,但是更多的会误导人们对安顺地戏的正确认知,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安顺地戏的传承发展。

(三)安顺地戏传承发展后继乏人

安顺市不断加大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力度,游客逐年大幅增长,屯堡人与外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以拓展,在外来先进的多元文化影响下,屯堡人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地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屯堡人,其价值观、审美观等趋于主流化、现代化。从整体上看,作为屯堡文化传承发展主体的屯堡人,其在现代化生活和生产中,对自身传统的屯堡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自觉日益呈现衰减的状态。以安顺地戏为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众多安顺地戏演出人员纷纷转行外出打工,安顺地戏演出队伍缺乏稳定性,且在结构上呈现明显的老龄化,年轻一代的地戏学员相当匮乏。此外,安顺地戏谱的孤本流传以及口传心授的传教方法,使得安顺地戏在传承人方面具有较大的传承偶然性以及失传的风险性。

三、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政府方面的作用

安顺地戏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安顺地戏属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安顺地戏传承人主体的屯堡人大多以务农为生,经济能力较弱,安顺地戏传承发展所需的经济保障较为匮乏。例如,目前安顺地戏博物馆主要还是由民间兴办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修缮和维护管理经费,导致安顺地戏博物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常年遭到破坏、面临流失等。因此,要加强政府方面对安顺屯堡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加强传承发展工作经费投入、营造有利的文化发展社会环境等行政途径,不断促进安顺地戏的传承发展。此外,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事业,即由政府牵头,发动联合社会力量,多渠道地拓展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经费来源,加强运用媒体手段对安顺地戏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安顺地戏传承发展。

(二)加强屯堡人的文化自信

明代随着调北征南、调北填南而迁徙至安顺繁衍生息的屯堡人,其作为“征服者”具有高傲的文化心态,但是,几百年来由于屯堡人一直固执地坚守自身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在时代变迁中,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较为滞后,且其在清朝、民国等时期不断受到外界歧视和压迫,导致其文化心态陷入自大和自卑的矛盾中。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迅速发展,屯堡人紧跟全国人民一道迈入现代化的生活。在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屯堡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其对于坚守传统文化的信念不再像以往那样坚定不移,尤其是受到外来先进多元文化的影响,屯堡文化面临变异、消亡的危机。作为屯堡文化重要部分的安顺地戏日益受到屯堡人的冷落,不仅演出队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而且演出活动民众参与人数也在骤减。因此,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的普及,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传播,让屯堡人深刻认识到屯堡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屯堡人对自身屯堡文化的文化自信,使其从内心认可安顺地戏文化,将其作为身份标识,在吸收融合外来先进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主动地将自身的屯堡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地促进安顺地戏传承发展。

(三)加强安顺地戏传承人的培养

传承人是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传承人队伍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安顺地戏传承发展成效。一是将屯堡文化引进校园,在当地中小学开设屯堡文化相关课程,在高校设立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并结合屯堡文化口耳相承、言传身教的傳承方式,设立安顺地戏培训处,弥补课堂教育的局限性,大力培养新生代安顺地戏演出队伍;二是认真做好县、市、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安顺地戏传承人开展各类培训、演出、展览等活动;三是引导安顺地戏传承人与时俱进地结合现代审美观、时尚元素等对安顺地戏进行创新性的完善,促进安顺地戏的现代转型,增强安顺地戏的文化辐射能力,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让安顺地戏积极地“走出去”,并结合文化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出安顺地戏独特的地域特色优势,把游客“引进来”,在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中切实推进安顺地戏传承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我国不断地提高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安顺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屯堡人特有的文化财富,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安顺地戏的传承发展不仅可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8.

[2]刘学洙.明清贵州沉重的军事负担[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2.

[3]贵州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M].安顺:安顺印刷厂,1983.

[4]刘祖宪等.安平县志[Z].清道光七年刻本,贵州省图书馆据上海图书馆藏本复制油印本,1964:106.

作者简介:黄福佳(1982-),男,布依族,贵州望谟,安顺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