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专业社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2019-10-21 18:21刘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创新能力

刘涛

摘 要:专业社团在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专业社团发展后劲乏力、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专业社团核心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和竞争实力薄弱。如何打破束缚专业社团在应用型高校中发展的瓶颈,实现学生专业社团又快又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专业社团建设;创新能力;竞争力

专业化社团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成长的第二课堂。根据社团活动内容的不同,高校社团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为发挥学生特长,愉悦身心,拓宽视野而成立的非专业类社团,如吉他社团、骑行社团、街舞社团、汉服社团、足球社团等。二是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为目的的专业社团,如软件编程社团、物联网联盟、环境工程社团、外语语言社团等等。与非专业类社团相比,专业社团立足于专业领域,参与人员少,规模不大,活动单一,制约了专业化社团发展。另外,专业社团活动组织往往流于形式,疲于应付,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探索有效的专业社团活动形式既是应用型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提高自身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

1.应用型高校专业社团建设面临的问题

专业社团在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阵地。但专业社团在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专业社团的发展。

(1)经调研,潍坊科技学院现有专业社团87个,每个社团必须配有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往往由辅导员或专人教师担任。目前学校对专业指导教师没有合适的奖励制度,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往往处于奉献精神甚至需要自筹经费来维持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发展后劲不足。

(2)社团组织活动盲目,缺乏统一的规划。一方面,对高校社团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指导不到位、活动组织不合理,专业社团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社团建设与专业发展脱节,校企合作和实验室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导致培养学生进程受到阻碍。仅靠简单的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很难将专业基础教育、实验技能和社团发展技能相结合,难以形成专业社团建设体系,难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3)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师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等,对专业社团建设不重视,甚至任由其自生自灭。由于缺乏专业建设团队统筹,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中,学生开展的活动往往根据少数干部的兴趣和意愿开展活动,社团活动追求形式,缺少内涵与活动层次许多活动仅停留在讲座,专业交流、简单竞赛等方面,与专业学习练习脱节,极少有社团能培训社团成员的职业素养。

二、专业社团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

(1)教师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实践,将理论与创新创业实战演练结合。首先,从学校层面上,应加大对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奖励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要系统化、专业化必须依托专业基础教育,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利用专业优势促进学生成长。以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为例,鼓励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到实验室完成项目工程,实现校企对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就业能力。

(2)基于专业兴趣组建的专业社团,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社团成员协作能力强,确保社团高效运转。专业社团兼顾学生专业学习、技能培养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教师指导下,社团精神和社团文化容易传承。教学结合,学生归属感强,学科竞赛优势明显,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高快。高校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个人能力提升和团队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两个方面。专业社团建设同样应注重这两项能力的提高,将社团建设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效衔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3)高校专业社团通过举办创业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创业项目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形成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社团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和校企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既实现学生成长,又促进教师与企业合作能力的提高。依据专业社团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化背景下学会如何组织专业社团活动、如何运作社团项目,如何进行社团管理,如何进行社团绩效评估,全方位锻炼学生的技能。

三、社团发展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1)构建导师带徒的创新创业团队组织模式

专业社团是依托某专业或某项技术研究建设的社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尤其是一些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仅靠学生自我研究、探索,很难保证活动质量,也无法保障社团安全。基于此,学校必须指派社团所属专业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由指导教师与社团学生结成对子,形成导师带徒的创新创业团队。为保证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和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对社团指导教师按指导次数计算工作量,将社团指导教师经历等同于班主任工作经历,在职称评审等活动中予以计算分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考核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证明在好的激励政策下,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性能达到极大提升,专业社团活动质量大幅提升。

(2)构建“课堂训练+社团技能训练+技能竞赛训练”的训练体系

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竞赛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形成技能竞赛日常训练平台和选拔培优平台。“课堂训练+社团技能训练+技能竞赛训练”三位一体,做到赛教融合、赛练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构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

通过专业社团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构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有效拓宽专业人才培养渠道。校企合作分析社团所属专业毕业生岗位要求,开发社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业社团实施“成果导向、任务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学校为社团技术技能训练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专门的训练场所和孵化基地,社团学生在指导团队的带领下,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服务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完成技术技能积累,在工作导向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结语

近年来,应用型高校生源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水平均呈现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出现层次化需求的现象,因此创新教育还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做一些手工作品,进行微创新训练以开拓思路;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注重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他们通过实践进行技术创新;对于学习十分突出的同学,学院为他们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专利申报、论文撰写等,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技術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学,姚天魁.基于专业社团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9.012.

[2]朱华兵,费志勇.高校专业社团建设贯穿教学全程的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89-91.

[3]杨平.浅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专业社团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6(10):122+121.

猜你喜欢
竞争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日本竞争力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