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呼吸重症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9-10-22 08:31范崇军王耀辉秦国琦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卧床通气重症

范崇军 王耀辉 秦国琦

(龙口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龙口 265711)

医院感染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约半数的住院死亡与医院感染有关。本文尝试分析老年呼吸重症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总结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老年患者184例,其中男120例、女64例,年龄(67.2±5.2)岁。其中发生医院感染对象28例,纳入病例组,未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对象纳入对照组。

1.2 方法:医院ICU常规的医院感染防控。收集病例组、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因素分析

1.3 观察指标:医院感染发生基本情况,治疗、预后基本情况。对照组、病例组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治疗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年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等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表示,对照组与病例组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184例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20例、其他部分感染8例。经验性使用抗生素20例,降阶梯应用抗生素8例,主要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对象。感染发生时间(12.4±3.6)d,感染控制时间(3.1±1.6)d,抗生素使用时间(13.4±3.5)d,抗生素耐药6例。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其他严重并发症8例、最终死亡4例,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发器官衰竭。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等计量资料对比()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等计量资料对比()

注:与病例组相比,*P<0.05

表2 病例组与对照组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n(%)]

2.2 因素分析:病例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卧床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年龄、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原值赋值,营养不良等作为自变量,按照“是=2、否=1”赋值,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按照“是=2、否=1”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时间[OR=1.036,95%CI(1.012~1.112)]、机械通气时间[OR=1.074,95%CI(1.045~1.184)]、营养不良[OR=1.314,95%CI(1.256~1.774)]、糖尿病[OR=1.126,95%CI(1.105~1.456]、脱机困难[OR=1.350,95%CI(1.241~2.67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3 讨 论

研究显示对于重症监护室的老年重症患者而言,医院感染仍然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同时还可能存在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等其他类型的感染,目前医院获得性肺炎约占医院感染总数的一半以上[1]。医院感染是老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医院感染对象病死率14.3%(4/28)。

从因素分析来看,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卧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脱机困难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从其他文献的meta分析来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确实与机械通气时间、营养不良时间有关[2]。除以上因素外,糖尿病也与医院感染有关,这可能与高血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免疫功能减退、细胞损伤有关[3]。卧床时间更长的对象,更容易出现痰液蓄积,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小结:老年呼吸重症患者医院内感染仍然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重视呼吸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与卧床时间,纠正营养不良。

猜你喜欢
卧床通气重症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重症不惑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