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5例报道

2019-10-22 08:32李欢喜张雪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死胎羊膜单核细胞

李欢喜 张雪芹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福建 厦门 361000)

李斯特菌是革兰阳性杆菌,其菌属有2个群7个菌株,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唯一可引起人类致病的菌株,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孕期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或死产、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和新生儿败血症等。胎儿及新生儿感染后预后都很差,病死率达20%~30%。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共发生5例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胎盘拭子培养出产单核李斯特菌共5例,1例伴血培养阳性,发生孕周13+4~39+1周。孕妇临床表现:4例发热伴流感症状,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5例病例均有白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增多,CRP明显升高。胎盘病理均为Ⅱ~Ⅲ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其中2例伴脓肿形成。产后予抗生素治疗均痊愈。胎儿结局:2例流产,1例死胎,1例早产,1例足月产。见表1。

表1 5例李斯特菌感染孕妇一般情况

2 讨 论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土壤、动物、人类中均有带菌。其潜伏期为3~90 d,平均为3~4周,食物是引起李斯特菌病的重要感染源,它们包括酸卷心菜丝或卷心菜,用巴氏法消毒的牛奶,软乳酪,煮的欠热的鸡、火鸡肉、热狗、鱼和甲鱼,蘑菇、薄片食用肉类,包装保存在熟食店的块状乳酪和蔬菜等。1926年李斯特菌被首次报道,易感人群与免疫力降低有关,如老年人、妊娠期妇女、新生儿及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它可以使孕妇患感冒样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羊膜炎和胎儿感染,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死胎,病死率高达30%[1]。本组5例孕妇中4例均出现流感样症状,伴有发热,另1例症状不典型。5例孕妇血常规均提示白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计数,CRP明显升高,2例新生儿存活病例均表现为胎儿窘迫急诊剖宫产,术中羊水粪染,有恶臭。其中例1新生儿轻度窒息,血培养,胃液及气管内痰液培养均阳性,经及时抗感染治疗后产妇及存活新生儿均痊愈。李斯特菌具有嗜胎盘特性,孕期感染很容易造成宫内感染,其机制尚不清楚[2]。动物实验发现,其为细胞内菌,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侵犯胎盘则形成小脓肿,绒毛膜羊膜炎、绒毛炎等[3-4]。本文5例行胎盘病理检查的患者表现均符合急性胎膜绒毛膜炎,2例伴有脓肿形成。其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推荐静脉滴注高剂量氨苄西林(至少每日6 g),非过敏患者至少14 d,也有推荐联合应用庆大霉素,认为其与氨苄西林有协同作用[5]。

因此,应加强宣传李斯特菌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妊娠妇女有意识避免食用易引发李斯特菌病的食品,如奶酪、生鱼、火腿等,特别是冰箱贮藏过久的食物。对孕中、晚期有发热及流感样症状、同时伴羊水有臭味的孕妇要引起重视,对怀疑有感染的孕妇应采集子宫、阴道、组织碎块以及胎盘子面、母面等进行细菌培养[6]。同时对其新生儿做血液、脑脊液、胃液及咽拭子等细菌培养,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减少围生期感染引起的新生儿死亡。

猜你喜欢
死胎羊膜单核细胞
人羊膜修复肌腱损伤的研究进展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人羊膜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