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

2019-10-22 08:32咸印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胃癌营养发生率

咸印镯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新沂 221400)

近年来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并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其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严重威胁公众健康[1]。晚期胃癌的治疗措施仍以全胃切除术为主,但由于患者术前多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肿和营养不良等状况,机体免疫力和对手术耐受力较差,术后康复速度较慢[2]。为了促进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20例,含男、女性患者依次为12例和8例;发病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2.8±10.90)岁。对照组20例患者含男、女性患依次为14例和6例;发病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4.6±9.62)岁。此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且入组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案无异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类似且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没有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营养护理,具体:①做好术前营养护理:对一般状况好并且可以自己进食的患者,在术前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尽可能的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速度。对营养状况差并伴有不同程度幽门梗阻的患者,嘱患者采取流质饮食,同时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在术前6 d左右进行静脉补液,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②加强术后营养护理:术后营养护理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术后3~5 d,由于此时期手术口吻合度差,患者必须禁饮食并置胃管,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尽可能的减少内源性能量的消耗。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配合适宜的营养液静脉滴注。第二阶段为术后5~7 d,在此阶段肠道吻合口基本愈合且肠道功能有所恢复,拔除胃管的患者可从口进食,但由于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肠管代胃容量比较小,功能并不能全部恢复,排空速度延迟,因此应先鼓励患者饮温水,每次50 mL,连续2次间隔时间控制在2 h左右,3次左右患者若为出现腹部不适,则嘱患者进食全流质饮食。去除中心静脉置管,同时经外周静脉给予适量营养补充。第三阶段为手术结束后的7~10 d,此阶段患者胃肠道功能全部恢复,可完全通过口补充营养,每天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应在8378 kJ和200 g以上。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指标及营养指标比较()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指标及营养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3]: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患者护理后肠功能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通过统计学软件比较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指标及营养指标比较:研究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而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增加,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胃癌是近年来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并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目前胃癌患者仍以手术切除位置,但由于患者受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不能耐受大手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4-5]。本次研究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而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增加(P<0.05);且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33.33%)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0%)显著降低(P<0.05),这和多数研究报道相一致。临床实践表明,围手术期实施营养护理,既有利于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又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需求,增加术后机体康复速度,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6]。同时加强营养护理,还能尽可能的维护肠道基本功能,改善微循环,防止和减少细菌感染发生[7-8]。总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辅以营养护理,既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证机体对营养需求,又能够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胃癌营养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蔬菜与营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