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2019-10-22 08:3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缝隙心绞痛发作

鲍 爽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冠心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如果不能对该疾病患者及时加以治疗,则可能对其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1]。为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为(71.58±2.36)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为(70.63±3.41)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加以严密监察,合理评估其自身疾病认知度,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2]。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具体如下: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心声,满足患者各项合理需求,同时合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让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知该项疾病,积极配合相关医师加以治疗,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次,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情况,嘱咐其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保持营养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及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对维生素摄入量加以控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化自身免疫力,从而促进病情康复[3-4]。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预后情况观察对比。心绞痛发作情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表(SAQ)为参照,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稳定、活动受限、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四项基本内容,评分越高护理越好[5]。预后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再次心梗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三项内容,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统计分析数据,预后情况以n(%)表示,卡方检验。心绞痛发作情况用()表示,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及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后,患者各项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及实验组经护理后,患者预后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结 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自身预后情况,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无缝隙护理,其要求护理人员不断优化自身专业技能,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全面评估其自身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纾解其自身不良情绪,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合理开展健康宣教活动,让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知自身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营养搭配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合理开展体育锻炼,促进病情得以早期康复,从而显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7-8]。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后,患者心绞痛发作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预后效果也比常规组好,(P<0.05)。由此可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能改善其自身生存质量,降低心绞痛发作率,使得最终的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雨的缝隙
心绞痛
空中翱翔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