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9-10-22 08:3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张 玲

(铁岭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指的是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1]。该类患者临床治疗以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为主,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且身体各方面机能情况低下,特别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同时还有可能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脑细胞代谢造成影响[2]。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后需及时采取急救,并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确保患者生命健康[3]。本院旨为进一步探讨合理有效的低血糖防止措施,结合临床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均>60周岁且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其中男性患者血糖低于2.78 mmol/L,女性患者低于2.50 mmol/L,排除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由25例男性患者及15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为(68.50±2.50)岁,患者病程长达2~20年,平均病程为(10.25±3.25)年。

诊断标准:任意时间血糖超过11.1 mmol/L;空腹血糖值超过7.0 mmol/L;空腹状态下,男性血糖低于2.78 mmol/L,女性患者低于2.50 mmol/L,临床表现为冷汗、头晕、恶心、四肢冰凉、惊厥等。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目前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总结低血糖反应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急救措施包括:保证绝对卧床,及时为患者补充葡萄糖,在低血糖发作之时,立即给予患者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糖果、饼干、果汁等;若患者可自行用食,给予患者低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另外采用浓度为20%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推注,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恢复患者神志,当患者突发昏迷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1.2.1 低血糖反应监测: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患者饮食习惯、现用药等,可在餐前、餐后或者胰岛素注射前后对患者血糖进行测量,当发现患者血糖指数异常或者患者出现头晕乏力、虚汗等症状时,需立即联系医师判定是否存在低血糖反应症状,同时加强夜间巡查,避免患者在晚上出现低血糖症状。

1.2.2 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患者年纪较大,心理抗压能力较差,且对疾病的认知度较差,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多处于焦虑、紧张的情态,严重不利于患者血糖恢复。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为患者详细介绍低血糖反应发生时的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1.2.3 饮食护理:少食多餐,饮食计划多变,尤其对于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必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防止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低血糖反映。用药剂量需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医师嘱咐调整,出现低血糖反应,立即摄入糖分。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机能交叉,药物应选择相对温和的降糖药物,初始剂量不宜过多,循序渐进,慢慢调整剂量。

1.2.4 运动指导: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严格的运动计划,运动时选择无障碍、无安全隐患的场所,时间定为餐后1~2 h进行,运动时长不宜超过30 min,每周运动4~5次,保持定时定量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注射胰岛素后至饭前这段时间应避免剧烈活动。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患者低血糖反应诱因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30例患者在1 d之内血糖恢复正常,9例患者在1~3 d内恢复正常,患者血糖浓度高达3.9 mmol/L,仅有1例患者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0.25%。

表1 低血糖反应诱因[n(%)]

3 讨 论

糖尿病史一种常见的代谢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反复发作性,多发于老年患者,病情具有反复性。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方面机能较差,加上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质及脂肪新陈代谢较为紊乱,患者容易由于病程的迁延,在病情发展至中后期时对血管、肾脏、四肢等部位诱发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4]。而临床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为主要治疗方法,通过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稳定病情。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并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引起严重脑血管病变,身体机能衰竭[5]。因此,必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进行有效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主要与患者饮食、用药以及运动等方面有关,在给予及时的急救措施之后,还应该从这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6]。饮食方面对患者进行合理安排,少食多餐,但必须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定时定量,患者不得私自减少或增加食物的摄入量,禁止患者擅自服用保健品。用药不当也是发生低血糖反应得原因之一,降糖药与胰岛素使用过量会导致血糖大幅度的降低,极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监控患者用药量,不得随意变动。通过适当的运动,能有效增强患者体质,但注射胰岛素后至饭前这段时间应避免剧烈活动[7]。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患者引起低血糖反应的诱因主要是因为饮食摄入量不当、胰岛素注射过量及空腹下剧烈运动所致,各占50%、20%及25%,由于摄入不正规的保健品所导致低血糖反应的患者仅占5%,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血糖情况均在1~3 d内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提高身体机能,改善体内血糖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