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10-22 03:33张馨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
关键词:压积凝血酶原病症

张馨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吉林 吉林 132000)

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状主要是出血症状,也是致使患者死亡主要因素。查询有效预测评估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肝硬化病症病情。临床研究显示[1],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测属于肝硬化病症诊断主要标准。本次就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诊断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象,分析凝血酶原指标与血小板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诊断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均在40~78岁,平均年龄为(57.4±6.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均在41~79岁,平均年龄为(57.6±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采集两组受检人员清晨空腹静脉血液1~2 mL,血常规抗凝血处理之后充分摇匀,血凝使用血凝用试管静脉血液2.7 mL,充分摇匀,根据相关的规定分离血浆,将血浆分离之后待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与配套的试剂,对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压积与平均血小板体积进行测定。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器与配套试剂进行检查,标本均在2 h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测定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测定结果以()表示,行t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分布的宽度(PDW)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与大血小板压积(PCT)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肝脏是抗纤溶物质与纤维蛋白溶解物的合成重要场所,具备调节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作用。若患者肝脏出现问题,肝细胞会受到损伤,肝脏内部凝血酶原与纤维蛋白酶原凝血因子功能会受到明显损伤,凝血因子合成量会显著减少,凝血酶原时间会相对延长。

血小板主要是来源机体成熟骨髓巨核希伯胺,血小板大小与体积会提示出骨髓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与血小板生成的情况[2]。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的宽度、大血小板压积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参数和血小板功能存在良好相关性,能够间接的反应出血小板功能状况。

付春艳[3]的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分布的宽度(PDW)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与大血小板压积(PCT)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要长于健康人员,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病症患者与健康人员当中存在差异,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是肝硬化疾病诊断当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4]。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指标水平要明显高健康人员,是肝硬化病症诊断与病情轻重判断的主要指标,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压积凝血酶原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红细胞压积对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青春期病症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新生儿母子AB0血型不合溶血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