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机电行业对外贸易战略探析

2019-10-22 13:12杨兆辉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

杨兆辉

摘要:本文从传统机电行业加强对外贸易的现实意义出发,以A企业为例,提出了推动对外贸易战略优化升级的建议,旨在通过推动传统机电行业对外贸易战略优化,促使其妥善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和层出不穷的内外部风险与危机,并最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传统机电行业 对外贸易 总结与评价

一、加强对外贸易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发展的未来方向

当前,传统机电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对外贸易有利于其了解世界发展现状,在根本上促进自身组织管理模式、工作开展方式方法的优化升级,明确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有利于提高综合实力水平

对外贸易涉及传统机电行业生产与经营全过程,能敦促其开展一次交流与革新活动,实现内部协调性与整体能力提升,充分调动起内部积极性,加速构建团结统一、积极向上的良好行业文化,最终提高综合实力水平。

(三)有利于促进发展目标实现

对外贸易的深化开展,有利于抓住重要发展机遇,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聚焦生产与运营实效,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效,实现全方位的转型升级,促进战略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A企业为例的SWOT分析

(一)企业简介

A企业创立于2003年,属于装备制造企业,为工业生产中的通用数控母机提供专业的成套机床数控系统、成套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我国传统机电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长期领先,并通过吸收国际同行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领域的多项空白,对传统机电行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部需求潜力持续释放的大背景下,A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整体发展陷入困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A企业开始逐步拓展对外贸易。

(二)优势

(1)产业基础雄厚,重点产品优势明显。在政府和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机电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且在政策的支持下拥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重點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2)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相对完善。近些年来,传统机电行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龙头与配套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并重原则,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接,有效拉长了产业链,增强了行业内的配套能力。

(三)劣势

(1)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缓慢。我国传统机电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对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工作进展缓慢,无疑会影响其对外贸易开展。

(2)对外贸易开展的整体质量较差。受传统机电行业的特殊性质影响,其在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的传统管理思想较为浓厚,容易在对外贸易中出现权力缺失、相互推诿、低效高耗等不良现象,影响整体质量。

(四)机遇

(1)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前景大。2018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创出16.01万亿人民币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8%;按美元计价,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达2.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额为1.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商品出口总额的58.7%,与2017全年的58.4%基本持平;进口额为96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全商品进口总额的45.2%,较2017年全年的46.4%降低1.2个百分点。

(2)宏观战略的提出和行业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实践“新全球化”战略,促进各国“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此背景下贸易便利化策略不断出台和落实,给传统机电行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三、传统机电行业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内部实操技能培训,促使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工作人员能正确分析对外贸易开展的全部优越性;其次,立足现状,挖掘内部工作潜力,并通过制定制度等多种方式,调动工作积极性;再次,着眼于最新发展趋势,开展持续性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最后,在发掘内部工作潜力的同时,传统机电行业要面向社会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符合自身未来发展规划的专业性人才,在提高对外贸易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对外贸易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综合效率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标准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各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

(二)深化企业对对外贸易重要意义的认识

对外贸易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综合效率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标准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各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基于此,为了提高开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与水平,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形式,减少各种不良现象,传统机电行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则,致力于不断深化内部教育培训,强化对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人员的对外贸易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以通过增强其对开展对外贸易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升级和对外贸易实效的有效提升。

(三)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配套机制

科学、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是传统机电行业对外贸易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第一,深入学习和把握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新要求,根据自身各项工作的开展实际,建立健全操作章程与行为规范,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为工作人员提供制度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和资源损失;第二,立足整体,进行内部权责重构,避免对外贸易中可能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增强协同开展工作的综合能力,构筑良好的内部氛围;第三,从战略规划的高度出发,立足组织管理结构,建立起对外贸易与其它战略、工作间的紧密联系,以从根本上促使各工作协调、有序开展,增强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和应变能力,有效规避各种突发的经济事项和内外部风险与危机,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构建定期总结与评价制度

传统机电行业要秉承整体优化的理念,构建对外贸易定期总结与评价制度:第一,学习对外贸易先进经验,与自身制度进行对比,以根据时代与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推动对外贸易整体优化;第二,组建对外贸易监督部门或团队,结合对外贸易全过程,不断调整重点方向与方式方法,提高对外贸易的综合效率,减少失误和不良现象;第三,建立对外贸易开展责任制,明确各阶段工作开展的责任人或承担部门,专人专事,出现突发问题或情况时及时明确责任归属,并将相关参数与工作开展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将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与工作失误率降至最低。

(五)深化智能制造,打造知名品牌

在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机电行业在对外贸易中要实现产研结合,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改力度,在引入现代化智能操作平台和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品牌意识,用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和更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第一,推进技术优化升级,学习和引入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智能制造平台与技术,引导、支持传统机电行业实现工艺技术和设施平台的现代化、智能化升级;第二,强化创新能力,组建创新研发团队或专项负责部门,积极引入、开发行业最新的生产管理技术,最终实现对外贸易策略、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第三,着力打造品牌,在巩固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不断填补产品空白,完善生产线、产品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在品牌设计、包装、推广上下功夫,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伏广璐.新时期中国国际贸易合作研究—评《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合作战略研究》[J].新闻战线,2018,(23): 1.

[2]陈少华.机电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09): 1.

[3]邵磊.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以山东省为例[J].价格月刊,2018,(03): 3.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
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