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分析

2019-10-22 13:12彭兰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彭兰

摘要:我国的发展已进入了新时代,各个方面都迎来了改革的热潮,而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发展基础,它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起着监督控制作用。在新时期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内部资金,让国有企业可以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较大的改革变化,造成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日渐增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管理手段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效推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国有企业将内部控制体系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能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一、国有企业概述

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参与控制或者投资的企业,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导着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国企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财务管理活动系统化、内容决策化、职能专业化的特点。在目前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主要有三个模式,相融式财务、分权式财务、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国有企业的子属公司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完全掌控,总公司间接管理子属公司,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国有企业的子属公司对财政问题没有话语权,总公司决定财务管理,总公司的管理人员全权决定子属公司的员工安排,收益分配和相关投资,子属公司就决定公司的内部支出收入,以及短期预算。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结合了以上两者的特点,在分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集权,根据集权模式将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分为分散型和集中型,国有企业总公司对其子属公司拥有绝度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权力,子属公司相对来说较为独立,自负盈亏,可以决定自己的经营。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少规避风险意识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多数的企业都会重视企业资金的流转,但是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却不是很在意。少数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体系不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尽管一个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随时都会受到财务风险的威胁,因此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规避意识。虽然有的国有企业有了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一方面不完善,另一方面企业的落实度不高,仍旧忽视财务风险问题,导致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发挥不了它真正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能有效结合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经济市场逐渐扩大,国有企业的决策者也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随之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制定财务管理的制度,内部控制体系也得到同步发展。然而,仍旧有少数企业在制定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时不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一味地借鉴国内优秀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借鉴来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能有机结合,限制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管理的责任权利分配不明确

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分配责任和权利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所以,在企业财务方面出现疏漏,找不到直接负责人,财务管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其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无序。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紧密联系,相互之间影响。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责任权利分配混乱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国有企业必须尽快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要将制度积极落到实处,让它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能有效结合。

(四)财务管理理念不正确

成本和效益统筹观念不明确,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按照规范去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成本管理工作不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决定着国有企业是否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的重要,也不能够很好的利用会计信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而且质量也不好,国有企业管理层不能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尽管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落实程度不高,而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原则,还有少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最终制定的制度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相反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措施

(一)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财务管理人員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状况,国有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培训财务人员的能力,在企业内部开设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比如财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相关知识,学习与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的法律条例,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合法、有制度、符合规范。企业也可以邀请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进公司,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给财务管理人员宣讲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是财务管理人员增强规避风险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观看法律教育片,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让其能够更好地约束自身。

(二)重视内部控制体系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设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国有企业平稳持续地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完善内部资金审计,拨款报账审批等制度,保证国企内部资金的审核审批能顺利进行。使用公司内部的推广平台,向公司员工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些干部职工要加强培养,使公司全体员工都可以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当然,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也要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走向信息化,使用信息技术会使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在此之前,财务管理部门一般都是用手工记账,这种方式有许多不利影响,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不能保证结果正确。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它的正确性,而且操作步骤也相对来说较为简便,后面如果要进行审查也十分方便,借助信息技术节省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四)优化完善国有企业的绩效和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公平的对待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要健全激励机制。首先,国有企业要对自身的工资体系进行改变,需要让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得到的工资与他们的实际付出成正比,优化待遇留住员工;其次,国有企业内部应该要设定一定的优胜劣汰机制,使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具备竞争意识,能让他们更好地工作;最后,对企业之前的绩效评估方法进行改变,重新提出一套合理有效地绩效评估体系,让评估结果影响员工的升职和薪资福利。

(五)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完成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排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以及突出问题,尽量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首先,要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而且要求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熟悉了解相关法律条例,以及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前,需要提前进行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审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其次,要给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利,让他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对公司资金的流动严密监视,确保资金流转正常;最后,监督管理财务人员,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防止出现违反法律的情况。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存在许多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缺少规避风险的意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不能够把有效结合,财务管理的责权分配不明确,财务管理理念有偏差,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问题多加重视,深入分析,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一些其他的基本计算及技能。管理人员明确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紧跟时代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估以及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力度。国有企业要不断审视自身发展的不足,制定的解决方案要考虑市场发展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重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保证国有企业实现快速平稳的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郝芳芳.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法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0):234-235.

[2]金红伟.探究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 2018, No.484(14):65-66.

[3]鄭喜平.刍议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全国流通经济, 2018, 2186(26):51-52.

[4]宋晓葳.探讨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 2018, 495(21):80-81.

[5]唐礼霞.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 No.874(13):176-177.

[6]唐进年.新时期国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财会学习,2018, 201(27):23-24.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