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纹饰美学表现形式探析

2019-10-23 01:15蔡文娟
景德镇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元青花青花瓷青花

/蔡文娟

仿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说到青花瓷,元青花就如同符号一般出现在脑海中。细细想来,元青花对于青花瓷的符号化不是没有道理的,元代青花瓷业的空前繁盛,就是元青花标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元青花的造型、纹饰以及青花料无一不透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元代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特色融为一体,以三维的方式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青花瓷的产地诸位想必也是耳熟能详,景德镇,这个千年制瓷古镇。景德镇于东晋时期建镇。以前曾称新平镇、昌南镇。宋代景德年间,宋真宗命景德镇烧御器,于底书“景德年制”款。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这个小镇顿时名声大噪,带动了当时这个闭塞之地的经济发展。元代政府对景德镇制瓷业非常重视,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这是元代在地方上设置的,唯一掌烧瓷器的官方机构。“浮梁瓷局”在泰定年间就被撤销了,代之而起的是“税课局”,也就是元代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置的专门收瓷窑税金的机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青花瓷的烧制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烧制的青料以及温度远远不及元代青花瓷,为此唐代青花瓷被很多人不看作是“青花瓷”行列的。

仿元青花四爱梅瓶

青花纹饰,是中国陶瓷绘画的集大成者。中国陶瓷绘画一到青花,好像从此有了恒定的审美视觉。青花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即使现在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元青花主题纹饰的题材主要有植物、动物、人物等。一般的鹿、鹤、狮子、松石梅、海棠、牡丹、菊、瓜果、八宝等独立的形象都是装饰在器物的中段、腹部或中央等比较醒目的位置。其他部位装饰一些植物类的辅助纹,像卷草、锦地、钱纹、莲瓣、缠枝花、焦叶、云纹、水波等。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另外受到元曲、版画的影响,表现人物故事的装饰纹样也出现在青花瓷上。

仿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局部

细说起来,元代青花瓷的纹饰不仅仅是传达出了形式美,更多的也有时代人文的美,在纹饰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就能看出。比如说人物图,就完美地映射着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此时人物图大多是描绘杂剧、“平话”故事,也有“四爱”之类,构图以庭院、花树、山石为人物活动背景,远观有色块对比的装饰效果,近看有名物特征和笔墨情趣。元代人物图可分为细密和疏简两式。细密式举个例子,如果仕女在庭院徜徉,四周曲栏横斜,花木扶疏,则都在均衡的布局中。细观画风严谨,人物发式、手饰、衣裙质地及织锦图案都描绘具体、细腻,极有讲究。用笔工细生动,色泽鲜丽。简笔式简而不粗拙,垂柳、流云、丛竹都是均衡分布,富有装饰味。人物及配景虽较简单,仍显现较细腻的手笔。人物图配景的卷云,多用作隔离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和空间,起转换的作用。元代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故事,显然它与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流行及元代戏剧的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文学艺术对元代陶瓷装饰工艺的深刻影响。麒麟纹是元青花装饰中富有时代特征的题材之一,麒麟为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在元青花纹饰中其形象特征是鹿头、牛蹄、马尾,并常与花草、瓜果纹组合成画,也有与龙凤纹同时绘于一器的。元代青花瓷上的麒麟纹饰都是矫健奔腾的姿态,形象准确,用笔严谨,色调浓丽,是元青花艺术的经典。青地白麟牡丹纹图也是一件有名的佳作。另外常于器肩上绘麟凤穿花纹,形态特征与装饰图画大致相同,但画法稍简约,鳞片钩线而不染色。

其次,牡丹题材的青花纹饰也是在元代青花比较常见的。其中,青花牡丹纹饰塔盖瓷瓶,于1975年在江西九江近邻墓葬出土。墓主葬于延祜已末年,此瓶为早期元青花瓷的代表作,是元代牡丹纹饰最早、也最完整的器物之一。用国产钴料,蓝中含灰,且泛铁红色。器身以六道弦纹分上、中、下三组,腹部绘缠枝牡丹四朵,作为单一的主体形象出现,构图简约,画面疏朗,肩部堆塑狮首、象首各一对。同时,这时的青花牡丹题材出现了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特色改变。元代征服欧亚大陆,使原来西部和北部边界处于完全开放,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穆斯林人大批东迁,随之产生的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同时,元代对海外贸易采取积极态度,设立市舶司,增强商品出口,包括东南亚、西亚和南非在内,与元朝保持贸易的国家有十多个,青花瓷器是大宗商品之一。所以,这时的牡丹纹饰也有了时代的特征。首先是牡丹纹饰的图案化增强,成熟后的牡丹纹不再是写实的描绘,而是都作图案化处理。器身纹饰也层层叠加,呈现波斯器物的装饰风貌。如元青花云龙兽耳盖罐。1980年11月在江西高安城锦江南岸元代窖藏出土。造型也经过规模的图案化处理,如花瓣的边沿统一为等距的圆弧形。其次,牡丹纹多见与西域植物纹组合,牡丹纹与外来植物纹饰,如石榴、西瓜、葡萄等浑然一体,这种组合在元代极盛,体现了元青花瓷图案特征。如上海博物馆藏元青花蕉石瓜果纹菱口盘。从口沿至盘心作三层图案装饰,盘口印缠枝菊花纹,用青花料涂地,衬以凸起的白菊花,盘内缠枝牡丹,先以钴料勾出轮廓线,再在白地上绘细纹水波,盘心画芭蕉葡萄、竹石瓜果等。此类大盘专销西亚伊斯兰地区,故伊朗和土耳其有较多的收藏。最后,这时的牡丹纹饰色泽十分明艳。绘制青花的钻料,有国产和进口之分。进口钴料主要来自中亚和南非,称苏泥勃青,又称苏麻离青、无名异、撒卜泥,低锰高铁具有呈色鲜艳,富有浓淡色界等特点。国产钻料在江西、浙江、云南、甘肃等地,高锰低铁呈色蓝灰或蓝黑,青料积聚处有蓝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元代进口钴料的应用,使牡丹纹饰显得艳丽。进口与国产钴料色泽的差异,丰富了青花的色彩变化,也成为元代牡丹纹饰的色泽特征。

元代青花瓷的独有特色亦是时代造就的,青花兴盛发展的火苗是被元代统治者的蒙古族尚白色尚青色的民族美感特色所点燃,但这历史的契机,顿时打通了中华民族审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任督两脉。“元四家”山水画的水墨清华、元人花鸟画的“墨花墨禽”,单色纯净而清润的视觉迅速流行,而在瓷器装饰这里,简约雅致的单色青花瓷便是最好的出路。

仿元青花系列之鱼纹壶承

猜你喜欢
元青花青花瓷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郭德纲巧用寓言劝爱徒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纯净的青花瓷
青花瓷
水墨青花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