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者,人恒重之

2019-10-23 04:00唐宝民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光武帝老师

唐宝民

永元二年(公元90年),刘开受封为河间王,立国四十二年后,刘开病逝,他的儿子刘政继承了王位。这个刘政啊,是个很任性的人,性情孤傲、不遵守法度。汉顺帝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就提拔有能臣之称的侍御史沈景为河间国相,让他前往河间就任。沈景到达河间后,前往王宫谒见河间王刘政,结果发现刘政没有穿衣服,伸着腿坐在座位上,态度非常傲慢。侍郎呼唤沈景,让他拜见国王,但沈景却不行礼,问:“河间王在哪里?”旁边的虎贲中郎将便说:“这不是河间王吗?”沈景说:“河间王不穿正服,與常人有什么区别!我今天是来拜见河间王的,哪是来谒见没有礼貌之人的!”刘政听罢,觉得十分惭愧,便立即回内室穿好衣服才出来见沈景,沈景这才向刘政行拜谒礼。沈景出宫后,站在宫门外,请来刘政的老师,责备他说:“我从京师出发时,陛下见我,说河间王不遵守法度,让我来检查、监督他。你们这些人啊,空享着国家的俸禄,却不训导河间王,这不是失职吗?”沈景因此上奏请求治河间王老师的罪,顺帝因此下诏责备刘政,并斥责了他的老师。从那以后,刘政不敢再怠慢了,对沈景极为尊重。

东汉戴凭官至郎中,有一年,光武帝刘秀诏令公卿开大会,群臣都入席坐下了,只有戴凭独自站立。光武帝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坐下来?”戴凭说:“这些博士解说经典的水平都不如我,而座位却排在我之上,所以我无法入席。”光武帝一听,立即召他上殿,令他与儒者们辩论学问,戴凭对许多问题都有独立的见解,光武帝很满意,就拜他为侍中,之后就经常召见他询问政事得失。

东汉有一个叫杨政的人,善于解说经书、教徒授课,他的学生有数百人,因此他很有名。有一回,他去杨虚侯马武府上拜访,马武认为不便见他,就借口有病了,不出来接待。没想到,杨政直接闯入卧室,径直走到床前,把马武推醒,抓住马武的手臂责问:“您蒙受国恩,担任辅佐大臣,不考虑广求贤士以报答君上的特殊宠幸,反而傲视天下英杰,这可不是修身养性的道理。今天你动一动,我就刺死你!”马武的几个儿子和左右随从闻讯大惊,以为遭到了打劫,各操兵器围住杨政,而杨政却神色自如。这时,恰好皇后的弟弟阴就来见马武,劝住了杨政,并一再斥责马武,令其与杨政交友。马武承认自己理亏,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怠慢杨政了。

有这么一句古话:自重者,人恒重之;自轻者,人恒轻之。自重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敬重;同理,自轻自贱的人,只能获得别人的轻视。上面谈到的沈景、戴凭及杨政三人,就是懂得自重的人,因而获得了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这不仅是一种人格气度,也是一种处世原则,能让自己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广泛尊重,从而使自己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  雪彤/图  雨田)

猜你喜欢
光武帝老师
妄自尊大
“糟糠之妻”的由来
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
妄自尊大
任延拒不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