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开口有限空间油池火燃烧特性分析

2019-10-24 09:13陈兵张世奇时训先黎昌海陆守香
中国舰船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舱室火源开口

陈兵,张世奇,时训先,黎昌海,陆守香

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7

0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上贸易作为低成本的贸易方式受到广泛重视,航运业迎来大发展时期。船舶作为大型运输工具,内部空间结构复杂、设施设备密集且可燃物众多。而火灾作为船舶常见的灾害事故,处置难度极大,且外部救援力量难以到达,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

船舶舱室内部空间是典型的有限空间,火灾发生时室内外气体通过开口进行交换,决定了可供燃烧的氧气量和流出的烟气量,因而对火灾发展过程和扑救方法起决定性的影响。Kawagoe[1]通过研究地上建筑内木垛火的燃烧特性,总结提出了通风因子的定义,即在一定通风因子范围内,燃烧速率与空气流入速率成正比。Thomas 等[2-3]和Babrauskas 等[4-6]利用通风因子对舱室火灾燃烧速率进行了表征。

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有限空间,船舶舱室往往通过顶部的水平开口与外界环境连通,导致其火灾特性与常见的垂直开口情况(门、窗等)不同,因此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并开展了相关研究。Jansson 等[7]和Takeda[8]改变舱室开口位置,将开口设置在了舱室顶部中央,研究表明,在该条件下固体火的燃烧始终较为稳定,但燃烧速率低于开放空间同样尺寸的固体火灾。在一个正方体的模拟舱内,Wakatsuki[9]将唯一与外界相通的开口设置在了舱室顶部中央,油池火燃烧实验表明,当开口尺寸较小时,O2浓度下降快,火焰熄灭时燃料尚未耗尽;随着舱室顶部水平开口尺寸的增大,火焰持续燃烧,直至燃料完全燃尽。Morehart 等[10-11]针对顶棚有开口的有限空间内气体扩散火焰的燃烧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O2的体积浓度在14%~16%(火源直径为0.50~0.089 m)范围内时,火焰会因为缺氧而自动熄灭。在黎昌海[12]、胡靖等[13]和Utiskul 等[14]开展的有限空间火灾实验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火焰自熄灭现象。

为了解释有限空间内的火灾自熄灭现象,Nikitin[15],Quintiere 和Rangwala[16]建立了基于火焰周边环境温度、起火空间内O2浓度和外界热传递的火焰自熄灭临界条件。Utiskul 等[17-18]计算了燃烧速率数值与O2浓度和空间环境热反馈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实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李强[19]和李田成[20]对有限空间内的火场温度分布、烟气流动规律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描述了顶部开口处气体流动模式对舱内烟气运动规律的影响。李杰等[21]系统分析了不同载荷条件下船舶火灾的特殊性。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前人主要关注的是顶部开口有限空间内的火焰蔓延过程,并描述了火焰因缺氧而导致的自熄灭现象。但在顶部水平开口位置、开口尺寸等因素发生改变后,有关其对舱室内火灾发展模式、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的影响方面,研究尚不充分,对有限空间火灾燃烧特性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本文将针对船舶顶部水平开口有限空间火灾发展过程、特点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船舶防火设计及火灾扑救工作的有效实施,减少并控制火灾事故。

1 研究方案

本文利用顶部开口船舶舱室模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实验舱尺寸为1 m×1 m×0.75 m(长×宽×高),其中一侧为光学玻璃,以便观察,其他侧面则由铁板制成,并进行绝热处理。水平开口位于顶部一角,呈正方形。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开口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900,625,400,225,100和25 cm2。

图1 显示了实验舱内火源及测试设备在实验舱内的布置情况。庚烷油池放置在实验舱底部中央位置处,实验分别使用了油池直径D=10,14 和20 cm 这3 种尺寸的圆形油池。为便于控制燃烧过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使用了组分单一、燃烧稳定的正庚烷(浓度为98%)作为燃料。油池内庚烷的初始厚度为1.3 cm,燃烧过程中没有补充燃料。油池下方放置有一电子秤,测量范围为6 kg,测量精度为0.01 g,可实时测量燃烧过程中燃料的质量变化。为测量火焰底部附近的气体组分及其浓度,将气体浓度检测仪的探头放置到了距油池边缘0.15 m 位置。通过调整开口尺寸和油池直径,实验工况和结果如表1 所示。表中,各数值均为重复性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火焰熄灭模式

实验过程中,在不同的开口面积和火源条件(不同油池直径)下,火焰出现了2 种熄灭模式。本文将因O2浓度不足而导致的火焰熄灭称为“缺氧熄灭”模式,将燃料完全燃烧后造成的火焰熄灭称为“燃料耗尽熄灭”模式。

2.1.1 “缺氧熄灭”模式

图2 显示了火焰“缺氧熄灭”模式下开口面积对油池火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图中,Av为水平开口面积,mb,ext/m0为燃料消耗率,即火焰熄灭时通过燃烧消耗掉的燃料质量与初始燃料质量之比。燃料消耗率的大小表示燃烧消耗的燃料量。在本文实验中,当火焰熄灭时,3 种面积油池火的燃料消耗率在0.35~0.5 范围内,大部分的燃料没有燃烧。由图2 可以看出,在相同火源大小条件下,虽然开口面积显著增大,但燃烧消耗的燃料总量相对稳定,并没有明显增多。D=10 cm 油池火的燃料消耗率在0.3~0.4 范围内变化,D=14 cm 油池火的燃料消耗率从0.15 增加到了0.2。可见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火焰熄灭时油池内仍剩余有大量的燃料,增大开口面积不会导致火灾规模明显变大,且在同样的实验舱室尺寸条件下,火源尺寸的影响比较微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相同尺寸油池,在完全相同的工况下,仅改变初始燃料质量,燃料消耗率也会随之改变。因为在相同的工况下,可以消耗的燃料是一定的,初始燃料多,则燃料消耗率变小;初始燃料少,则燃料消耗率变大。

图1 实验布置示意图及试验台实景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 and experimental setup

表1 实验测试结果Table 1 Experimental results

图2 “缺氧熄灭”模式下的燃料消耗率Fig.2 Fuel consumption rate under“oxygen-lack extinguishing”mode

实验研究发现,浮力作用会使烟气羽流上升,在撞击舱室顶棚后沿顶棚延展并形成顶棚射流。射流遇到竖直壁面后向下发展,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烟气层。随着燃烧的进行和烟气的逐渐增多,烟气层不断变厚,其下边沿持续下降。图3 给出了燃烧过程中火焰底部附近O2,CO 和CO2等气体浓度的变化过程。在D=14 cm 油池火实验中,当Av=25 cm2时,点火初期舱室内的火灾烟气向上流动,火源根部附近的气体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点火20 s 后,火灾烟气撞击实验舱室顶棚后下降,舱室底部的O2浓度开始下降,CO 和CO2的浓度逐渐升高。火焰熄灭时,空气中O2浓度降至13.2%,CO的体积浓度达610×10-6以上。结果表明,在水平开口有限空间火灾中,烟气在燃烧的中、后期会沉降到舱室底部,并被卷吸进入火焰参与燃烧。

图3 火焰根部气体浓度变化过程(D=14 cm,Av=25 cm2)Fig.3 Variation of gas volume concentration near the flame root(D=14 cm,Av=25 cm2)

本文研究中,在“缺氧熄灭”模式下,随着水平开口面积的增大,火焰熄灭时O2浓度从12.8%增加到了16%,但当氧气浓度超过16%后,火焰将能维持燃烧直至燃料耗尽,火焰熄灭模式变成“燃料耗尽熄灭”模式。

2.1.2 “燃料耗尽熄灭”模式

图4 气体浓度随燃烧时间的变化过程(D=10 cm,Av=900 cm2)Fig.4 Variation of gas volume concentration with buring time(D=10 cm,Av=900 cm2)

图4 给出了D=10 cm,Av=900 cm2工况下,火源根部附近气体组分浓度的变化过程。在燃烧初始阶段,O2,CO2和CO 的浓度几乎不变,但在点火25 s 后空气中CO 和CO2浓度开始上升,O2浓度随之下降,其后保持在16.5%以上直至火焰熄灭。与“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的O2浓度变化情况相比,在“缺氧熄灭”模式下,O2浓度随着燃烧的持续不断下降,直至火焰因O2浓度不足而熄灭。

2.2 火焰形态特征

图5 “缺氧熄灭”模式下的火焰形态(Av=225 cm2)Fig.5 Behavior of flame under“oxygen-lack extinguishing”mode(Av=225 cm2)

图6 “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的火焰形态(Av=900 cm2)Fig.6 Behavior of flame under“fuel-lack extinguishing”mode(Av=900 cm2)

“缺氧熄灭”模式和“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的火焰形态特点鲜明,图5 和图6 分别给出了Av=225 和900 cm2条件下D=10 cm 油池的火焰形态变化过程。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燃烧初期火焰明亮,至稳定燃烧阶段火焰开始呈现出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的蘑菇形状,火焰高度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之后,火焰出现明显的涡旋,形成螺旋上升型火焰,最终脱离火源,在该形态下,火焰高度波动较小且根部火焰面大小几乎保持不变,但沿油池中心线有轻微的左右弯曲摆动;而在燃烧末期,火焰难以保持在整个油池面上燃烧,开始逐渐脱离油池向上运动,然后在油池的上方熄灭。在“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火焰始终保持细长形态,清晰可见,直至燃料完全耗尽,且火焰一直在油池表面燃烧。

2.3 燃烧速率

图7 显示了D=10 cm 油池火在不同水平开口面积条件下燃烧速率的变化。由图可以看出,燃烧速率与火焰形态有很强的相关性,D=10 cm 油池火的燃烧速率在整个燃烧过程中波动较小。

图7 不同水平开口面积对油池火燃烧速率的影响(D=10 cm)Fig.7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eiling opening size on burning rate of pool fire(D=10 cm)

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燃烧速率经历了快速增长、维持稳定和不断减小的过程。随着水平开口面积的增大,稳定燃烧阶段的质量损失速率较为稳定,且与开放空间中同样尺寸庚烷油池火的燃烧速率基本一致。可以得出结论,当油池直径不大时,尽管由于空间结构的影响导致氧气浓度减小,但质量损失速率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对于尺寸更大的油池,有限空间的影响十分明显,其燃烧速率相比开放空间燃烧的幅值大幅减小。

在“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平稳燃烧阶段后,燃烧速率再次迅速升高并形成第2 次稳定燃烧状态。根据Chen 等[22-23]的研究结果,可知这2 个阶段分别为过渡阶段和沸腾燃烧阶段,其标志着油池内的燃料出现了整体沸腾现象,此时质量损失速率是稳定燃烧时值的1.5 倍。

但是,在燃烧初期,2 种熄灭模式燃烧速率的变化曲线差异并不明显,这表明在燃烧初期,舱室内的O2含量可以维持池火燃烧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相比开口面积,火源尺寸对燃烧速率的影响更明显。

3 结 论

本文通过改变顶部开口面积和油池尺寸,开展了顶部开口有限空间油池火实验,并对火焰熄灭模式、火焰形态以及燃烧速率等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基于火焰熄灭的原因,可以将顶部开口有限空间火灾燃烧过程分为“缺氧熄灭”和“燃料耗尽熄灭”2 种模式。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火焰熄灭时燃料有剩余,仅有部分燃料被消耗掉,且在给定的舱室结构中,随着油池火尺寸的增大,燃料消耗率减小。火焰在燃烧过程中卷吸着含氧量不断降低的烟气混合物,当O2浓度大于16.5%时,火焰能够维持燃烧直至燃料耗尽。

2)火焰形态受火源尺寸和开口面积大小的共同作用。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火焰明显呈现出收缩和膨胀的现象;在“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火焰在整个燃烧过程中都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形态,直至燃料耗尽。

3)在“缺氧熄灭”模式下,相比开口面积,火源大小对燃烧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由于燃料达到沸腾燃烧状态,火焰燃烧速率再次出现快速增长和稳定燃烧过程。另外,当火源尺寸较小时,相比开放空间的自由燃烧,火灾在有限空间内的燃烧速率并未明显减小,尽管此时有可能会发生自熄灭现象。

猜你喜欢
舱室火源开口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基于二维布置图的三维舱室自动建模技术
舰炮弹药连续内爆对舱室毁伤效应的仿真分析
“新永安”号客滚船整体舱室空调系统设计
紧急时刻还能灭火的花瓶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不易滑落的毛巾
如果
谢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