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

2019-10-24 04:55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510800刘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饮水功能障碍障碍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510800)刘蕊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严峻,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大部分老年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例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及吞咽功能障碍等[1]。针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患者残疾率和死亡率。本次研究针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旨在探究该种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集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在明确研究内容和目的后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均经影像学确诊脑卒中,并已经排除合并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组别随机划分,包括对照组73例,观察组73例。对照组中有43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62~75岁,平均年龄(67.2±3.2)岁;观察组中有41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61~76岁,平均年龄(66.5±3.1)岁,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数据在统计学软件中不存在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行性。另,本次研究已上报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开展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考核合格后为患者提供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其意识状况,可否对语言刺激产生反应,能够直立坐位或长时间维持头部位置,能够自主咳嗽,是否存在流涎症状,舌头能够活动及范围,以及呼吸、发音情况。在上诉所有指标中,若患者存在任意一项指标异常则可评定为吞咽障碍。若无异常,需实施吞咽饮水试验。指导或辅助患者直立坐位,先后将5ml水进行3次吞咽,60ml水进行1次吞咽试验,观察患者口外是否漏水,是否缺乏吞咽动作,是否饮水过程中有咳嗽、呛咳及气促情况,吞咽后其发音是否异常等。根据量表进行结果评价,分值与患者吞咽功能呈负相关。根据患者饮水情况对视误咽情况进行评定,饮水时有呛咳或饮水后发音异常判定误咽,饮水时无呛咳或饮水后无发音异常判定非误咽。②饮食管理,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为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饮食管理,针对轻度患者:为患者及家属开展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对患者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并提供康复训练。保证患者进食环境的安静氛围,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进食方面,若非必要不与患者进行交流。抬高患者床头避免反流。吞咽障碍患者应食用软食,小口慢速进食。可在食物中加入适量藕粉进行食物稠化以预防呛咳。患者进食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同时必须有人陪同进食。针对中度患者:基于上述护理措施外,可为急性期患者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病情缓解且稳定后开展康复训练。针对重度患者:鼻饲进食前抬高其头部,并确定胃管的位置无偏差。鼻饲前对胃管使用温开水冲洗,控制好鼻饲进食量、温度及速度。初始鼻饲阶段进食量200ml为宜,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可恢复经口饮食。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评定标准参考藤岛一郎吞咽功能量表[2]评分,分值超过9分(包括9分)评定为痊愈;分值介于6~8分评定为显效,分值介于3~5分评定为有效,分值介于1~2分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②不良反应包括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评定标准为:有既往误吸史患者,X片结果显示肺纹理改变,或有新病灶,同时包括体温超过37.5℃、痰量增加、肺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数或中性粒细胞数增加等条件中任意一项,可评定吸入性肺炎[3]。进食时发生呼吸受阻导致患者呼吸停止为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计算,经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行X2做统计学检验,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误吸及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临床中针对吞咽障碍患者多采取各种手段的治疗,未能意识到患者功能评估的重要性。有临床研究表明[4],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70%,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属于一次性吞咽障碍,但是其会对患者临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导致非一次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漏诊。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摄入不足、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较高,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理想,康复时间延长。因此针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对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以往临床中对患者是否存在误吸情况的筛查采取观察其饮水过程中是否发生呛咳的方式,虽然该种筛查方式操作简便,但是患者误吸概率高,虽然水不会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但是严重误吸情况下大量饮用水进入气道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首先对患者意识、唇舌、咽喉及体位控制等情况进行常规检查,针对无异常者进行饮水试验,可有效规避患者误吸风险,进而使得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良好提升。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由于进食障碍,多伴有营养不良情况,这对于患者的康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将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级别,分别根据其特点及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同时模式的饮食管理干预,既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有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饮水功能障碍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跟踪导练(四)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跨越障碍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