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财经素养培育尝试

2019-10-24 05:41曾志伟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财经金钱

曾志伟

财经素养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已成为中国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体验性等特点,教材涉及诸多理财、金钱等内容,可视为财经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此,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解读“五维三标”,厘清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内涵

2018年1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学段完整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即《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该框架将财经素养教育划分为五个维度: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从这五个维度出发,演绎出财经素养教育的思路,围绕维度、基本结构、基础要素,聚焦财经素养在三大培养目标上,即财经素养的认知目标、财经素养的技能目标和财经素养的态度目标,从而形成了“五维三标”框架[1]。

基于“五维三标”框架,我们尝试对财经素养内涵作出清晰而深刻的解读。财经素养是指具备财经知识与理解力,具有应用财经知识的技能,能够在不同的财经情境中作出适当有效的决策,从而提升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经济效益,获得财务幸福、生活幸福的体验。可见,财经素养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侧重于财经知识技能的学习积累;第二个层次侧重于应用财经知识技能,以及在应用中形成个人对财富、金钱的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一内涵基础上,我们认为,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应当将财经意识、财富观念、财富价值观等作为核心教育要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自身与财富、幸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金钱的有效管理、合理应用,使学生获得财经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对金钱对生活的责任感,具备自信理性决策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解决问题、面对生活的态度,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塑造。

二、财经素养教育路径探寻

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财经素养教育素材。在新的发展时期,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加贴近时代发展需求,也为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了基础。因此,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进行了尝试。

(一)聚焦教材与课堂,夯实财经素养基础

我们依据“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五个维度,梳理了相关内容(以四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为例)。以此为基础,聚焦课堂现场,通过巧用教材内容、巧设课堂活动、巧融其他学科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财经素养知识,形成正确的财富态度,拓展实际的财经应用能力。[2]

1.相机延展教材内容。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节约小标兵》单元,可将“性价比”这一财经知识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在学习“爱惜学习用品”时,教师设计了“学习用品性价比说明书”,要求学生用简短的字词描述购买学习用品时应注意的要点,以及如何尽量满足性能与价格需求。如此,深入挖掘与拓展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对金钱的认识不局限于“节约”,更有对商品品质与价格对比关系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习得准确评估物品价值的财经思维能力。通过教材内容的挖掘与激活,使之成为与学生对话的财经文本,构建对话式的关系模型,可激发学生财经素养发展的因子。

2.尝试学科整合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有效融合各学科知识点及相关思维能力。财经素养教育本身便具有跨学科特点,涉及阅读能力、数学知识、图表制作等。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础,融合各学科教学,能够使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财经素养的平台。

例如,道德與法治涉及管理零花钱、购买商品、节约环保等主题,我们通常将此类内容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亦趋于生动,学生对财经知识技能产生强烈兴趣并牢固掌握。在涉及购买商品的学习时,我们联系语文学科《金钱的魔力》等课文,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构,从购买商品延伸至金钱的本质、价值、意义等更深层次的财经教育,使学生对金钱、物质初步建立客观准确的认识。在涉及管理使用零花钱相关教学中,则结合数学课堂的“利率”,引导学生观察利率表,计算储蓄一定金额的利率;并通过数学题揭示销售策略、捆绑销售、商家打折本质等问题,以及阶梯电价水价的计算等,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的意义价值,使其获得财经素养并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

(二)创设主题生活场景,丰富财经素养体验

财经素养教育内容要使学生入脑入心,内化为自身素养,仅靠课堂上的知识技能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引领学生置身鲜活的财经场景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财经生活体验。因此,我们基于“五维三标”,以不同的主题活动实现不同维度的财经素养为思路,开发设计了12项财经素养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涵盖职业扮演、小小超市、细说税法、钱币奇趣、小小银行、风险我知道、保险知多少、模拟市场、国际贸易日、劳动最光荣、合理消费、环保小达人等多种活动方式。在主题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对财经知识技能的认知理解程度,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及深的原则,讲求循序渐进的个性化组织指导,以求每位学生均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财经素养。同时,我们将12项主题活动编制成学习册子,以主题内容为主线,以年级递进为编制依据,应用于学生主题活动过程中,并于有效应用之后记录活动效果及相关反馈。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财经知识积累等具体情况,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力求使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在“合理消费”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跳蚤市场活动的价值,请学生分小组自行制定预算方案,形成购物计划;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列出实际支出,与预算对照分析,撰写财务报告。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各小组的财务报告进行点评,使学生对自身是否做到合理消费,以及如何改进有所感悟,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发挥德育课程特点,将财经素养教育灵活穿插、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长为拥有丰富财经知识、正确财经价值观,于己于人都有益之人。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全文首次发布[J].大学(研究版),2018(03):2.

[2]蒋秀英.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41-42.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广东广州   511458)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财经金钱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语丝画痕
二则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