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买一把好砍刀

2019-10-25 08:42西门
时代风采 2019年10期
关键词:砍刀杨志菜刀

文 西门

金秋十月,这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大好日子,一位诗人深情地歌唱:“这是一个丰满的季节,这是一个壮丽的故事,这是一支年轻的颂歌,这是一首辉煌的史诗!”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从北斗巡天到嫦娥奔月,从南京长江大桥到粤港澳大桥……在中华大地上,一个个奋斗者正在绘就中华民族伟大的追梦复兴图。

差不多从年初开始,我们也在策划着干一件事,办一场云南省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用镜头定格祖国锦绣河山,以浓墨重彩绘就凌云壮志,为建功立业的劳动者画像,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立传,为这个感天动地的伟大新时代明德。

厉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的国!

人也一样。

中国人在许多方面实在太厉害了。比如周代的剑,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了,出土时仍然寒光闪闪,锋利无匹。

研究古代兵器的先驱周纬先生曾经拿它去砍厨房的菜刀,“厨刀辄缺其口”。

一把“铜绿满身”、绣迹斑斑的剑,“何以尚能犀利坚固若此?”

都怪我们的祖先太牛!

兵器谱上,剑为至尊。

由此铸就的干将、莫邪、鱼肠、青冥、龙泉等宝剑,无不如雷贯耳。

一直以来,江湖和民间虽以刀剑并称,不过,剑是高贵轻盈的,在农家必是香火上供着的祭祀之物,在城市则置之书房顶礼膜拜;而刀则有些低贱笨拙,随便丢在哪里都无所谓。

剑又是优雅唯美的,而刀是粗鲁世俗的。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华服佩剑,必是锦上添花,你要是带把刀,似乎太搞笑了。

有些另类的屈原,腰悬陆离长铗,才是诗人的标配;佩刀,或许就成了砍柴的农夫。

剑重装饰,虽光彩夺目,但一不小心又会成为银样镴枪头;刀则实用,无论砍刀、弯刀、菜刀、柴刀,还是水果刀,都是居家必备,代表了丰衣足食的人间烟火。

历史上那么多人物,他们注定了与刀结缘,除此之外,用什么都觉得别扭。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其实与赤兔马一样,都是他的化身。横刀立马,则天下无敌,你要是“横”剑,则有些滑稽。

杨志的刀,其实就是他的命。杨志说它一是“砍铜剁铁,刀口不卷”,二是“吹毛得过”,三是“杀人刀上没血”。结果泼皮牛二非得让杨志杀个人看看,杨志忍无可忍,把牛二杀了。

刀还在,就是杨志,刀卖了,杨志的身体和灵魂也就被抽空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其成名作就是两把菜刀闹革命。菜刀家家有,革命故事也就家喻户晓。

喜欢刀的男人不少,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出差,看上好的刀就会买一把带回来,带不了就托运。我出差的时候,他甚至委托我帮他带。

他们爱上一把刀,不知是欣赏刀砍瓜切菜的痛快,还是喜欢其削铁如泥的锋利?刀的勇武,也让人生出一丝担心:寒光闪闪的刀,会伤人吗?

这在睡不安稳的时代,或许是一个男人呵护妻小、甚至保家卫国的需要和担当,但在如今的太平时代,在马放南山的时刻,老百姓的刀枪不妨入库了。

只需在厨房备刀就行。

现代人的幸福生活,除了用剑作装饰以示高贵优雅装装样子以外,还必须有实用锋利以便切肉砍骨头的好刀。

都说现代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过围墙,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在小康生活的厨房里,一家人必须有几把好刀。

我们家厨房的刀一直不太给力,尤其砍骨头的刀,都快成传家宝了,后来买了几把外国货,花钱不少,名气不小,就是难得称心如意。

有一天早上,我提了一只老家带来的活鸡去宰杀,在农贸市场的那家店里,一位头发凌乱的女人手中的刀寒光一闪,手起刀落之间,砍点鸡骨头犹如砍瓜切菜。

我不喜欢店上的味道,但喜欢那把刀。

我不仅成功宰杀了鸡,还花五十元钱买回了一把“春城”牌斩骨刀。

我喜欢那个“斩”字:迎风一刀斩!

我把半只鸡置于菜板上,斩刀小试,同样砍瓜切菜。

老婆问:“那么快就砍完了?”

我说:“太好用了!我还没砍过瘾呢。”她试探着问:“要不,买只羊来砍砍?”我没意见。

香港作家张小娴说:“女人首先要给自己买一床好被子。”

我说:“男人首先要给自己买一把好砍刀。”

猜你喜欢
砍刀杨志菜刀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推荐书目《小砍刀传奇》
菜刀帮丢刀事件
菜刀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登山
看风水
杨志的失察及其启示
巧用菜刀没烦恼